『壹』 麻煩大家,請問建築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框架中鋼筋的標准值是多少
你可以去查一下施工手冊。
『貳』 一級抗震和二級抗震分別是指的抵抗多少級地震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我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建築結構抗震等級一般規定
(1)多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措施是根據抗震等級確定的,抗震等級的確定與建築物的類別相關,不同的建築物類別在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的抗震烈度與建築場地類別有關,也就是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烈度與抗震計算時的設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台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本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本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丙類建築: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I類時,除6度外,應允許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按建築類別及場地調整後用於確定抗震等級烈度,按調整後的抗震等級烈度。
3)抗震設計時,多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根據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A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1確定。當本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A級高度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本節第9條規定的特一級採用,甲類建築應採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註:本規程「特一級和一、二、三、四級」即「抗震等級為特一級和一、二、三、四級」的簡稱。
4)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5)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6)抗震設計的多高層建築,當地下室頂層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按上部結構採用,地下一層以下結構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四級,地下室柱截而每側的縱向鋼筋面積除應符合計算要求外,不應少於地上一層對應柱每側縱向鋼筋面積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樓范圍且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其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四級。9度抗震設計時.地下室結構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7)抗震設計時、與主樓連為整體的裙樓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部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8)房屋高度大、柱距較大而柱中軸力較大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或採用高強度混凝土柱。
9)高層建築結構中,抗震等級為特一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除應符合一級抗震等級的基本要求外,尚應符台下列規定: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Λ_V`,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O.02採用;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中、邊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L.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U%;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Λ_R`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0.03採用,且箍筋體積配箍率不應小於1.6%;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取1.6%。
『叄』 HPB400級鋼筋,二級抗震,C30,直徑18,Lae=
HPB400級鋼筋,二級抗震,C30,直徑18 ,Lae=?
如果是HPB300級鋼筋:
Lae=35X18=630mm。
如果是HRB400級鋼筋:
Lae=40X18=720mm。
鋼筋的錨固長度Lae的計算,請查閱16G101-1第57、58頁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表。
『肆』 工程規范中各級抗震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計算公式:LaE=ζaE La。式中:LaE——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 ζ版aE——為抗震錨固長度修權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受拉鋼筋錨固長度(非抗震)。計算得來的
抗震一、二級的查表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35d。
抗震等級三級是40d。
『伍』 一層框架二級抗震鋼筋要求
抗震等級為二級的框架5層結構如果是縱向受力鋼筋則必須使用用帶「E」鋼筋
帶E鋼筋適用范圍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1.2.3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3.9.2.2.2的強制性條文,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採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鋼筋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於9%。
其實,滿足此3個指標的鋼筋是牌號帶「E」鋼筋,其他鋼筋不太可能滿足此條件或經試驗確定。
帶E鋼筋的使用范圍:
1 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四級抗震和非抗震建築不需要使用帶E鋼筋;
2是框架,含框剪結構中框架,具體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牆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樓板,也不包括剪力牆結構中的代號為KL的「框架梁」(沒有框架柱哪來框架梁?剪力牆結構中標識為KL稱「框架梁」不妥,高規7.1.3「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框架梁設計」,但它並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牆的組成部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等其他結構類型不需要帶E鋼筋;
3、是上述框架構件的縱向鋼筋,箍筋和其他鋼筋不需要帶E鋼筋;
4、 以上1、2、3條同時滿足才需要帶E鋼筋,只滿足其中一項或二項的不需要帶E鋼筋。如四級抗震的框架、二級抗震的剪力牆、三級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帶E鋼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伸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需要帶E鋼筋;
『陸』 二級抗震 c35混凝土鋼筋錨固多少
按GB50010-2010計算:先算基本錨固長度Lab
Lab乘ζa=La(非抗震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調節系數=LaE(抗震錨固長度)
以題為例
二級抗震
c35混凝土
HRB335鋼筋.鋼筋直徑≦25.鋼筋表面環境正常情況。
Lab=α·fy/ft·d=0.14×300/1.57·d=26.75d。
La=ζa
×Lab=1.0×26.75d=26.75d。(非抗震錨固長度)
LaE=1.15×26.75d=30.76d
。(抗震錨固長度)
同理可得二級抗震的HRB400鋼筋的LaE=36.9d
。
『柒』 HPB400級鋼筋,二級抗震,C30,直徑18的樁心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首先應是HRB400,二級抗震,c30,直徑18錨固長度應是40d。即錨固長度為7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