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樁與基礎柱的鋼筋怎麼連接
基礎樁與基礎柱的鋼筋不是直接連接的,兩者沒有直接連接的要求;
對於樁基礎,專基樁的鋼屬筋是錨入基礎承台或者基礎底板內的,基樁鋼筋錨入基礎底板或承台的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7倍,對於部分預制樁,需在樁端根據設計要求設置樁端連接鋼筋來錨入基礎內;樁端鋼筋要求斜錨入基礎承台或基礎底板內,斜錨角度一般為60~75度。
基礎柱鋼筋一般是直接錨固入基礎底板、基礎承台內,柱筋底端部需彎折,以利於固定和錨固。
⑵ 上下柱鋼筋直徑不一樣怎麼搭接
框架結構中的柱筋為了滿足抗震要求一般都採用焊接,
二層比一層多的鋼筋應該伸入一層柱內,滿足錨固要求。
⑶ 柱筋的連接方法,如何區分這些方法及接頭位置
關於柱鋼筋接頭,一般只用4種連接方式:
1,電渣壓力焊!就是指將鋼筋垂直內對接後用電渣壓力焊機子將其穩容固,後倒上焊渣就可以焊接了!這種接法目前是建築工地上最為普及的!
2,機械連接!就是指用和鋼筋直徑相等的螺絲來連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直徑25鋼筋以上的接法!
3,焊接!就是通常說的壓弧焊!目前正在逐漸被建築工地所漸漸淘汰!
4,綁接!就是指直接將鋼筋綁扎在一起就可以了!主要用於12毫米以下直徑的鋼筋!如構造柱和剪力牆!
5,它們的接頭位置在03G101圖集上有明確規定!你只要做到在柱凈高的1/3就大致差不多了!
⑷ 柱子縱向不同規格的鋼筋如何連接
對於你提的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當時我們是直接用焊機焊接的,但回是質監站讓我們答返工了,要求我們重新錨固在框架梁內,並在梁內生柱。後來經監理詢問總監後說:「當柱子縱向受力鋼筋連接高於2個標號才需重新錨固」即Φ25鋼筋與Φ28鋼筋連接需重新錨固。但我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出處。
建議你向設計院等其他權威部門咨詢
⑸ 框架柱鋼筋如何搭接
1、現在框柱一般都採用電渣壓力焊,不需要搭接,一端對另一端即可。
2、第一層也就版是那1根18的伸出凈權跨1/ 3,第二層也就是2根16的伸出1/4凈跨即可。
集中標注只標注通常筋,原位標注包括通常筋和支座負筋,是對集中標注的修改,原位標取值注優先。
了解框梁框柱多看看11G101,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框架柱裡面18和22的鋼筋怎麼連接用什麼連接方法
一般設計說明裡均會按鋼筋直接規定鋼筋的連接方式,框架柱里鋼筋基本不用綁扎,18和22鋼筋推薦採用電渣壓力焊, 亦可以用變徑套筒, 個人覺得結合施工方便2種皆可。
⑺ 柱子鋼筋的搭接有哪些要求
柱子鋼筋的搭接的要求有:
(1)加密區內不可以搭接
(2) 搭接位置基礎頂面三分之一 樓面六回分之一
具體要求:答
主要是指綁扎搭接,關於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16或22或 25或28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
作為鋼筋工,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曉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剪力牆鋼筋的搭接與眾不同,豎向鋼筋的搭接分兩種類型,一二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大於28時的搭接頭需要錯開,中間隔500mm;三四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小於28時的搭接頭可在同一區段內,搭接長度均為錨固長度的1.2倍。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⑻ 框柱鋼筋的連接
梁與柱的連接節點主要分為柱貫通型和梁貫通型,以柱貫通型為主。當主梁採用版箱型截面時,梁-柱節點權宜採用梁貫通型節點。
節點根據其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剛接節點、半剛接節點和鉸接節點三類。
剛性連接:剛性節點的連接方式也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全焊連接、全栓連接和栓焊連接三種。
半剛接節點:在非地震區的高層建築鋼框架,主梁與柱可採用半剛性連接,即容許節點有一定得變形。
鉸接節點:梁-柱的鉸接節點採用螺栓連接,在柱上焊接連接板,然後利用高強度螺栓(摩擦型或承壓型)將梁的腹板和連接板連接,連接板的厚度不應小於梁腹板的厚度,連接螺栓不應小於3個。
⑼ 下柱鋼筋比上柱鋼筋直徑大時,如何連接
KZ縱向鋼筋下柱鋼筋比上柱鋼筋直徑大時,下柱鋼筋分批伸入上柱,回可綁扎搭接,也可採用機械連答接和焊接連接。下柱鋼筋分批伸入上柱具體要求,抗震KZ縱向鋼筋連接見11G101-1第57頁,圖4;非抗震KZ縱向鋼筋連接見11G101-1第63頁,圖4。
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