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剪力牆洞口每邊配置3根直徑14補強鋼筋,那麼整個洞口一共配置多少補強鋼筋呢
總共配置12根鋼筋來補強
B. 剪力牆洞口補強鋼筋怎麼補
剪力牆開孔並且這個空的截面超過規范允許的開孔大小以後,在孔的外周要增加鋼筋,以保證剪力牆的強度和抗裂,這些新補充的構造筋就是剪力牆洞口的補強筋,其實質是加固補強。具體03g101有詳細規定。
C. 剪力牆(兩排),洞口每邊補強鋼筋為3根直徑14的鋼筋,是補在一排上還是怎麼放置
洞口加筋是抄因為此處的開洞已經影響到了鋼筋的配筋率,所以在剪力牆上被洞口截斷的鋼筋,通過在洞口四周設補強鋼筋來處理,一方面配筋率滿足要求,一方面避免洞口處由於應力的突變,造成砼承載力降低或裂縫等。這樣 你聽明白了么,也就是說加筋的位置恰好是被截斷鋼筋的位置。
D. 鋼筋平法剪力牆計算。
剪力牆端為端柱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水平筋長度
外側鋼筋連續通過,伸至牆對邊,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錨入端柱內,長度=牆凈長+錨固
錨固取值:
當柱寬-保護層≥Lae時,錨固=Lae;
當柱寬-保護層<Lae時,錨固=柱寬-保護層+15*d。
圖36
豎向筋根數
根數=牆身凈長-1個豎向間距(或2*50)/豎向筋間距+1
(圖36)
八、剪力牆開洞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水平筋長度
長度=水平筋伸到洞口邊-保護層+15d
03G101-1P16
水平筋根數
水平筋距離洞口邊50mm或二分之一個間距
豎向筋長度
長度=水平筋伸到洞口邊-保護層+15d
豎向筋根數
豎向筋距離洞口邊50mm或二分之一個間距
拉筋根數
(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所佔面積-暗梁面積-連梁所佔面積)/(橫向間距*縱向間距)
洞口加強構造
當矩形洞寬和洞高均不大於800mm時,洞口補強縱筋構造(圖111);當設計注寫補強縱筋時,按注寫值補強;當設計未注寫時,按每邊配置兩根直徑不小於12mm且不小於同向被切割縱向鋼筋總面積的50%補強,補強鋼筋種類與被切割鋼筋相同。
03G101-1P16、17、53
註:括弧內標注用於非抗震
圖37
-42
當矩形洞寬和洞高均大於800mm時,洞口補強縱筋構造
圓形洞口直徑不大於300mm時,補強縱筋構造
圓形洞口直徑大於300mm時,補強縱筋構造
註:剪力牆開洞除了洞口加強縱筋構造外,還有連梁斜向交叉暗撐構造和連梁斜向交叉鋼筋構造兩種情況,連梁斜向交叉暗撐的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的縱筋錨固長度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撐的箍筋加密要求適用於抗震設計(03G101-1P52)。
(圖37) (圖38)
(圖39) (圖40)
(圖41) (圖42)
九、連梁鋼筋計算
剪力牆牆梁分為:連梁、暗梁和邊框梁。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中間層連梁鋼筋
縱向鋼筋長度=洞口寬度+2*max{錨固,600}
03G101-1P16、51
錨固取值:
當柱寬(或牆寬)-保護層≥Lae時,錨固=Lae;
當柱寬(或牆寬)-保護層<Lae時,錨固=柱寬-保護層+15*d;
註:當連梁端部支座為小牆肢時,連梁縱向鋼筋錨固與框架梁縱筋錨固相同。
圖43
圖44
圖45
箍筋根數=(洞口寬度-100)/間距+1
頂層連梁鋼筋
箍筋根數=(洞口寬度-100)/間距+1+(左錨固-100)/150+1+(右錨固-100)/間距+1
雙洞口連梁鋼筋
圖45
(圖43) (圖44)
(圖45) (圖46)
十、暗梁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暗梁鋼筋計算
當暗梁與端柱相連接時:
縱筋長度=暗梁凈長(從柱邊開始算)+左錨固+右錨固
錨固取值:
當柱寬(或牆寬)-保護層≥Lae時,錨固=Lae;
當柱寬(或牆寬)-保護層<Lae時,錨固=柱寬-保護層+15*d;
圖47
當暗梁與暗柱相連接時:
縱筋長度=暗梁凈長(從柱邊開始算)+2*Lae(或La)
箍筋根數=暗梁凈長/箍筋間距+1
(圖47)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牆梁側面縱筋和拉筋
當設計未注寫時,側面構造縱筋同剪力牆水平分布筋;
03G101-1P51
當連梁截面高度>700時,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直徑應≥10mm,間距應 ≤200;當跨高比≤2.5時,側面構造縱筋的面積配筋率應≥0.3%。
圖46
拉筋直徑:當梁寬≤ 350時為6mm,梁寬>350時為8mm,拉筋間距為兩倍箍筋間距,豎向沿側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牆梁對牆身鋼筋的影響
豎向筋長度:剪力牆的豎向鋼筋連續穿越邊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連梁不影響剪力牆的豎向鋼筋計算。
水平筋根數:剪力牆水平鋼筋連續穿過暗梁和連梁
拉筋根數=(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所佔面積-暗梁面積-連梁所佔面積)/(橫向間距*縱向間距)
拉筋構造見03G101-1P35
十一、剪力牆變截面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豎向筋計算
牆身變截面下層豎向鋼筋長度:層高-下層鋼筋露出長度-板厚+錨固Lae(La)
豎向鋼筋構造如圖03G101-1P48
圖48
牆身變截面插筋長度:1.5LaE+本層露出長度+與上層鋼筋進行搭接(如採用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豎向筋根數:牆身凈長-1個豎向間距(或2*50)/豎向布置間距+1
E. 剪力牆洞口補強鋼筋怎麼補
兩種補法:
1,如果不沉重建議用植筋法--及鑽比鋼筋大1號的孔5CM深,放入植筋膠後插入鋼筋,把十字交叉處扎緊澆築混凝土。
2,如果是沉重牆,建議砸開混凝土把鋼筋按原來的配筋大小及數量搭接焊接,搭接焊接處不小於10CM。
注意--洞口接茬處一定要清洗干凈,不可有油污。
F. 剪力牆集中標注的洞口每邊補強鋼筋的數量是指牆一面的還是兩面的
以不大於300的矩形為例,每邊放2根,則共8根鋼筋。剪力牆裡面四周加4根,外面四周加4根,一邊一根。11G中見P78,其中有一句話寫:洞口每側補強縱筋按設計值。那麼應該是兩面都加的。
G. 剪力牆開方形洞口應該怎麼布加強鋼筋
如果設計圖紙上有可參照設計圖紙制安,如設計圖紙沒有具體做法或給圖集號可以參見03G101-1第53頁內容,或參見11G101-178頁內容(改圖集為新圖集)。
H. 剪力牆一測開洞怎麼補加強鋼筋
你好
請問你是用什麼軟體做的?
廣聯達還是魯班。
你可以使用零星構件來添加,或者是單構件來添加。。
一般剪力牆的開洞的加強鋼筋在結構說明中有會寫明
加強多少鋼筋。
你按規定添加就OK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I. 鋼筋施工中洞口切斷鋼筋面積百分之五十怎麼計算
如果設置補強縱筋大於構造配筋,
則需注寫洞口每邊補強鋼筋的數值;如果設置補強縱筋不大於構造配筋,則按「洞口每邊加鋼筋≥2Φ12且不小於同向被切斷鋼筋總面積的50%」執行。按每邊700/250≈3根,且不小於同向被切斷鋼筋總面積的50%」執行,應該按每邊加鋼筋3Φ12,別忘了剪力牆兩排鋼筋啊,所以3Φ12*2=6Φ12
J. 剪力牆附加筋長度如何計算
如果是一級鋼的話,圓圈內的彎鉤要做成180°的彎鉤,該彎鉤軟體自動計專算的;如果是二級屬或三級鋼,則不需要做彎鉤的。 該加強筋在其它鋼筋里輸入。
圈圈表示鋼筋截斷符號,說明鋼筋長度就到此為止(不含彎鉤)所以,根不不用計算彎鉤長度。 再者,你看到彎鉤的角度灰常刁鑽,和拉筋的彎鉤有實質性的區別,所以以後大樣圖紙,鋼筋帶這種彎鉤的都不要計算彎鉤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