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如何設置
應在板邊上部設抄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
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
(1)柱子變小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上部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2、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
3、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㈡ 大圓柱子變小方柱子鋼筋怎麼綁扎
小柱子的四角鋼筋利用圓柱鋼筋向內彎折4厘米就可以了(在圈樑位置斜進),中間四根則要插筋,圓柱的其餘鋼筋截斷封頭.
㈢ 樓板扣筋規范,柱子變小,鋼筋如何配
樓板扣筋規范:扣筋的規范叫法應該是: 板的支座負筋,兩端需設置90度彎鉤 長度為版板厚減一個保護層。詳細做法權見國標圖集11G101-1第92頁。
㈣ 柱子變徑部位的鋼筋如何處理
1、看抄03G101-1圖集第36頁右上角的「襲圖2」,就是解決柱縱筋「上大下小」這個問題的。
2、具體說是這樣:第36頁「左三圖」是解決柱縱筋「上下一般粗」或「上小下大」的情況的。當柱縱筋「上大下小」時,下一層較細的柱縱筋就不能像「左三圖」那樣伸出上一層500(左右)和較粗的柱縱筋連接,只能把較粗的柱縱筋伸到下一層中間,在那裡與較細的柱縱筋連接。
3、在施工時,為了避免「下一層」柱縱筋出現兩個連接點,我和於.12.12在本論壇討論過這個問題,你可以打開看看。
㈤ 柱子澆築完後發現鋼筋小了怎麼處理
一、請設計核算一下是否能夠滿足,如滿足,可不做處理。
二、如果不滿足,將柱子截面增加補澆混凝土,必要時再配一些鋼筋。(補澆混凝土時原柱面鑿毛處理)。
㈥ 請問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如何設置
16G101-1圖集68頁上有圖示。
一般是採用重新插筋的做法。
請採納
㈦ 柱截面尺寸變小鋼筋怎麼處理
1、假如600變500是一側縮小100,梁高大於600,那麼把多餘的4跟22鋼筋直錨,高度為伸過梁底1.2倍錨固長度,其餘鋼筋與上部連通,鋼筋在梁內調整為上部位置。
2、假如600變500是兩側各縮小50,梁高大於300,處理方法同第一條。
3、如果不能滿足前兩個條件,則需要把變截面處鋼筋在梁麵筋下部彎鉤,上部鋼筋重新預埋,下部鋼筋彎鉤長度為柱縮小長度加200,上部鋼筋錨固為1.5倍錨固。
由於柱筋每側減少數量為1根在提前一層考慮上層鋼筋錯開的問題,應在壓力焊時注意焊接鋼筋長度,保留的4根22鋼筋全部保留較高的鋼筋,原角筋較矮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的鋼筋,原角筋較高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減去焊接錯開長度的鋼筋。
(7)柱子變小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上部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2、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
3、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㈧ 柱鋼筋大變小怎麼做能否百分百留頭下插變小鋼筋
一般不建議如此操作。
一般是由下柱大鋼筋伸出樓面,直接和上柱小鋼筋搭接。
請採納
㈨ 上柱鋼筋直徑變小,請問如何施工。
較為嚴謹的做法應該是下柱鋼筋在樑柱節點處錨固。上柱鋼筋重新插入。但這樣較浪費鋼筋且樑柱節點處鋼筋較多,難以施工。
做的較多的做法是下柱鋼筋伸出樓面在樓面上進行搭接或焊接。
㈩ 請問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如何設置
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只能按左第1圖往下1.2LaE(或1.2La非抗震,圖在65頁上。不截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