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混凝土道路修補怎麼辦
一、接縫的修補方法
1、用小扁鑿鑿除舊填縫料,用鋼絲刷清理縫壁,並用吸塵器等設備吸干凈縫內塵灰。
2、接縫的下部填25mm-30mm高的泡沫塑料嵌條。
3、用配製好的水泥嵌縫料進行嵌填接縫,並壓實、抹平即可。
二、壓力灌漿法(使用縫寬不大於0.5mm的窄縫)
首先用細鉛絲及壓縮空氣機清除縫隙內的泥土雜物,可用高壓水沖洗,然後沿裂縫每個30cm設置灌漿嘴,用膠帶將縫貼好,並塗上松香和石蠟,以防漏漿。可用聚硫改性環氧,聚酯類材料在30~40分鍾內用壓力灌入縫內,直至灌滿。
三、表面龜裂的修補方法
1、對於表面裂縫較多及表面龜裂,可把裂縫集中區劃為一個施工面。
2、將其施工面中的裂縫鑿成一塊3cm-6cm深的凹槽。直至較穩固結構層。
3、把混凝土碎屑吹除干凈。
4、澆築所選擇修補材料,振搗、壓實、抹平。
5、按所用材料的要求進行養護。可用聚合物砂漿及其他粘結性良好的修補材料。如環氧修補砂漿。無收縮環氧灌漿料等。
四、局部性較寬裂縫的修補方法
(一)可採用擴縫灌漿法進行修補,施工步驟如下:
1.先順著裂縫用沖擊電鑽將縫口擴寬成1.5cm的溝槽,形成帶狀槽,槽深根據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2/3板厚。
2.用壓縮空氣徹底清除殘渣等,槽內鋪設潔凈的5~10mm的石子。灌入選擇的灌漿材料,振搗、壓實、抹平。
3.按所用材料的要求進行養護。可用聚合物砂漿及其他粘結性良好的修補材料。如環氧修補砂漿。無收縮環氧灌漿料等。
(二)裂縫鑿槽嵌補法
沿裂縫鑿出V形槽,槽兩邊混凝土面修理平整,槽內清除干凈,然後在槽內嵌補粘結材料,如環氧砂漿等化學補強劑。
修復時現對表面鑿毛,將破損的鬆散物全部清除,沖洗干凈,塗刷同標號的水泥砂漿(或其他粘結材料),再澆築水泥混凝土。
五、貫穿性裂縫修補方法
條帶罩面法:
1.沿裂縫兩側各約20cm處,鋸出兩條深5~10cm的切縫(視裂縫寬度和深度而定)。
2.鑿出該范圍的混凝土。
3.然後沿裂縫兩側15cm,每隔50cm鑽一直徑2.5cm深7cm的鈀釘孔。
4.用空氣壓縮機或高壓水沖洗干凈,再均勻塗刷水泥砂漿。
5.鈀釘孔填滿砂漿,將去污除銹的鈀釘插入口內安裝。
6.然後澆築早強混凝土。振搗、壓實、抹平,養護。
六、角隅處裂縫修補
沿裂縫15cm處,鋸出一條切縫,深度大於8cm.將裂縫處路面鑿除, 直至較穩固結構層。鑿除面保持粗糙,將破損的鬆散物全部清除,沖洗干凈,塗刷同標號的水泥砂漿(或其他粘結材料),槽內可鋪一層20x25cm的鋼筋網,再澆築水泥混凝土。並做好與鄰近板的接縫。縫內可充填瀝青膠。
七、換板
將混凝土板切割鑿除,對基層進行處理,結合鄰近板的原有設計做好接縫。原有傳力桿的不要破壞。按要求澆築混凝土。振搗、壓實、抹平,養護。
B. 主路路面修復直筋要多少
公路路面砼植筋間距500至800之間。具體的按涉及要求:1、沒有植筋間距的規范,一般植筋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植;2、砌築工程植筋,一級圓6的鋼筋,一般是牆體拉結筋間距500, 圖紙都有交代;3、拉結筋一般豎向間距500,240牆並排2根,兩邊距離牆皮60,中間鋼筋間距120;370牆並排3根,兩邊距離牆皮60,3根鋼筋間距250/3
C. 道路上2平方的深30公分的坑,忘記放鋼筋,直接倒混凝土了怎麼辦
我個人覺得如果厚度達到30公分的混凝土
混凝土強度達到c30或者c25
其實不放鋼筋也是沒有問題的
一般的車是壓不壞的
D. 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的時候需要鋼筋嗎
需要用到鋼筋。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鋼筋的作用:
普通混凝土板:在邊緣和角隅設鋼專筋,加強抗拉強度,減少屬塑性變形。
鋼筋混凝土板:主要目的並不是增加板的彎拉強度,而是把開裂的板拉在一起,使斷裂面相互咬合並保證板的結構強度。
在混凝土路面板內,沿縱橫向配置鋼筋網,配筋率為 0.1~0.2%。鋼筋直徑8~12毫米,縱筋間距15~35厘米,橫筋間距30~75厘米。
鋼筋設在板表面下5~6厘米處,以減輕板面裂紋的產生和擴張。板厚和縱縫間距與素混凝土路面相同,但橫縮縫間距可增至10~30米,並設傳力桿。在地路基軟弱地段和交通特別繁重處,也可將鋼筋網設在板底面之上5~6厘米處,或設雙層鋼筋網。
(4)砼路面恢復放鋼筋怎麼申請擴展閱讀:
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工序是:
1、安裝邊模、接縫嵌條、傳力桿和鋼筋網等;
2、拌和混凝土混合料並運至工地;
3、攤鋪與振搗混凝土混合料;
4、整平混凝土表面並刷毛或刻防劃滑小槽;
5、養生與填縫。此外,還有試用真空吸水、振動碾壓等工藝於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E. 砼路面設計是否應加上鋼筋
砼路面設計是應加上鋼筋的。
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板內配置大量網狀鋼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配筋率一般在0.6%~0.8%,並以縱向配筋為主。縱筋直徑一般為12~16mm,間距最小0.1m,最大0.23m,橫筋直徑8~12mm,間距0.3~0.75m。縱筋沿板長方向連續布設,其搭接長度至少0.5m或為鋼筋直徑的30倍。配筋設於板面下1/3~1/2板厚范圍內。配筋後允許路面板產生縫隙甚小的分散裂紋,除施工縫外可取消橫縫,只在板端或與構造物相連接處用幾道脹縫或錨定構造設置端縫,提高了路面的行車質量,減少了養護工作。但由於使用鋼材量大、造價高、施工繁雜,故目前應用較少。
普通鋼筋混凝土路面
路面也稱有接縫的素混凝土路面,是在路面板中不設置鋼筋或僅在板的邊緣和角隅處配置少量鋼筋,面層板內不配置鋼筋的水泥混凝土面層,採用現場澆注方法修建的路面。這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面層類型。道路路面的混凝土面層通常採用等厚斷面,其厚度變動於18—30cm范圍內,視軸載大小和作用次數以及混凝土強度而定。由於施工簡便,造價較低,是使用得很廣泛的路面結構。這種路面在縱向設有縱縫,橫向設有脹縫和縮縫,分別用嵌縫條或填縫料填塞。在脹縫和縮縫處可設置傳力桿,在縱縫處可設置拉桿。}昆凝土板多為等厚式,也可做成厚邊式或梯形斷面。如果路面板厚度較大,可以採用雙層式結構,下層混凝土的強度可以稍低。
F. 鋼筋混凝土路面的恢復工作
這是架空的么,比如有管道穿過什麼的。那不是橋了嘛。
這個其實可以找重型溝蓋板,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直接恢復的話,要把鋼筋給接上,這個可不容易
G. 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鋼筋擺放方式
針對你的一系列問題給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鋼筋的排列問題,道路的受力鋼筋是垂直於道路,而分布鋼筋平行於道路。
2、受力鋼筋設置於下層,分布鋼筋在上層。
3、問題的第二點理解是錯誤的,35d指的是鋼筋的搭接長度。
4、問題的第三點指的是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對於道路來說,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於它的。
5、問題中的另外一個5公分指的是兩層鋼筋網片之間的垂直距離,施工時用馬凳筋墊起來(提示:馬凳筋在設計圖紙中是不出現的,屬於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標號應該在C30~c50之間,小了不抗壓,容易損壞,太高造價高且脆性大。
鋼筋支架
鋼筋標高採用支架固定,鋼筋支架不僅要能夠保證鋼筋網的穩固,其自身也要足夠穩定,以防攤鋪混凝土時被推倒。
另外,鋼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層,以避免鋼筋支架阻礙cRcP面板的自由伸縮,或防止面板伸縮造成支架鋼筋破壞基層。為此,採用中16鋼筋彎拉製作成「廳』形,並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鋼筋支架橫向間距約為150cm,縱向間距為120Cm,即每隔一根橫向鋼筋下設置支架。施工時將部分鋼筋支架點焊在橫向鋼筋下方,然後將已焊接好的縱向鋼筋綁扎在橫向鋼筋之上,從而形成穩固支撐的鋼筋網。
只點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攤?鋪混凝土時,其它部分的鋼筋網會受到一定的推力,點焊在橫筋上的支架較少,鋼筋網受到基層表面的阻力也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滑移,可以避免產生翹曲變形。
實踐證明,該鋼筋支架在攤鋪混凝土時,確保了鋼筋網的穩固定位,而且該支架還具有加工簡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與經濟實用等優點
H. 鋼筋混凝土路面的鋼筋安放問題
主要問題可能在抄路基襲,一般路基好的話,20cm厚C20混凝土路面不會經常被壓碎的。
直徑10毫米,雙向雙層間距160,底面鋼筋離底部墊層4公分,墊層厚度10公分。上層鋼筋離砼表面距離不少於兩公分半。混凝土標號為C30(最好購買商品混凝土,自配的話注意配合比)角隅鋼筋就是鋼筋yi夾角形式焊接,用於受力特殊位置,加強作用,銳角交叉處和漲縫用到。
(8)砼路面恢復放鋼筋怎麼申請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
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