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樑上部能滿足抗壓要求即可,有時沒必要配置鋼筋,那為什麼在設計中會在上部較粗的通長筋以及非通長筋
從抗壓的角度分析是沒有必要
但從抗震的角度分析:由於地震的橫波和縱波對建築物產生的不止是彎曲,還會有扭轉和剪切力。為確保結構的安全要求在梁不僅要滿足抗壓,仍要滿足抗震要求的抗剪和抗扭。故上部鋼筋我們一般稱為構造鋼筋,架立鋼筋。
樓主可參看很多抗震構造要求的書籍進行深度學習
2. 你好,請問VT1-0.0要怎麼配置抗扭鋼筋
給你夾點私貨,平時遇到VT1我都不按N來配的,根據規范大於450按G來配就夠了,因為內梁的縱筋本身也有抗扭的作用,出容計算書的時候把VT1這行刪掉就行了。大於1的時候再按實際面積配扭筋,你這樣弄沒人會說你錯,你回一句這樣更符合實際更省材料就行了。
3. 逍遙安卓模擬器開啟vt但是沒有高配選項
一、進入BIOS
1
參考以下按鍵,開機時按住對應的鍵進入BIOS:
組裝機以主板分,華碩按F8、Intel按F12,其他品牌按ESC、F11或F12;
筆記本以品牌分,聯想ThinkPad系列按F1,其他品牌按F2;
品牌台式機按品牌分, Dell按ESC,其他按F12;
如果仍然不能進入BIOS,找找電腦(主板)說明書或者參考BIOS設置怎麼進入圖解教程。
二、開啟VT
1、Phoenix BIOS機型
(1)進入BIOS,選擇Configuration選項,選擇Intel Virtual Technology並回車。注意:若無VT選項或不可更改,則表示你的電腦不支持VT技術。
4. PKPM計算中 抗扭筋值是怎麼換算成抗扭筋實配的。譬如VT16,在自動配筋中給出的也是6f14,這是如何換算了。
VT16是全部抗扭鋼筋面積,PKPM在配筋時,按構造要求配置腰筋,然後計算剩餘所需抗扭鋼筋面積:全部抗扭鋼筋面積-腰筋面積,平均分配給上下縱筋。
5. pkpm,求解釋下圖的各個數值的意思。還有配筋的時候角筋算在側面裡面嗎還是算一半
0.57是軸壓比
11是X方向一邊的配筋面積(包括角筋)
12是Y方向一邊的配筋面積(包括角筋)
3.2是一根角筋的截面積
G2.6-0.0是柱子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在100間距范圍內,X或Y方向的各肢箍筋總面積(程序給出的是XY方向的較大值,你可以查看「構件信息」看看兩個方向分別多少)
1.9是樑柱核心區配箍面積,演算法同上
其實這些在SATWE用戶手冊中都有,而這本書在網上有電子版,可以去網路文庫找。
6. 求配筋,pkpm配筋的計算結果,
首先,單純從抗扭的配筋來看,計算結果VT4遠遠不用配到8根12。
所以估計你的梁截面比較大,需要構造上的配筋,軟體直接將構造筋轉化成抗扭筋了。
配抗扭筋的時候首先要滿足VT後的數字,其次看構造,滿足梁側的構造鋼筋間距不超過200(不清楚可以翻看圖集,上面有詳細的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梁不大的話直接就用抗扭筋代替構造鋼筋了,兩者就是錨固方法上的不同。
希望可以幫到你。
7. PKPM 中實配鋼筋圖 與計算配筋有什麼區別
前者是所配鋼筋的面積,後者是計算需要鋼筋的面積。
按照規范要求(強制性條文),實配鋼筋不能小於計算配筋。當然大出太多也不經濟並且可能超出最大配筋率。
8. 為什麼三樁承台頂部沒有配筋,本人初學,還望指教
三樁承台抬一個柱子,承台頂部沒有負彎矩,不需要配置鋼筋,混凝土抵抗壓力。
9. 素砼是由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那麼我們澆築的底板有一層分布筋,他不受力,是素砼嗎
混凝土裡面只要有鋼筋就不稱素砼,「澆築的底板有一層分布筋,他不受力」,如果鋼筋不受力那就不用放鋼筋了,根據你說的一層分布筋應該是受力的起抗裂作用。
10. PKPM VT-1
0.77的配筋率很大么?
規范上,抗震框架梁的縱筋配筋率不宜大於2.5%,PKPM也是控制這個值,可比0.77%大多了。
非抗震的場合,梁縱筋的最大配筋率取決於雙筋截面的有效受壓區高度。由於PKPM無法計算這個(因為無法確定你實配的受壓區鋼筋面積),所以並未控制,你可以自己去算。但即使按照單筋截面算,最大配筋率總應該大於2%的,更何況雙筋截面。
第二張圖你所謂的錯是哪裡?VT1-0.1?這只是說明這根梁存在一定的扭矩,需要額外加配梁側抗扭縱筋總面積至少1平方厘米,並且每根箍筋的截面積至少0.1平方厘米(6毫米鋼筋面積為0.28平方厘米)。這個要求很低,只要滿足構造要求配一點梁側抗扭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