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熱軋鋼筋檢測報告有屈服強度和極限強度,而冷軋鋼筋檢測報告只有極限強度,沒有屈服強度
熱軋鋼筋拉應力到達屈服強度時,會出現很明顯的屈服現象(就是不增加拉力下專繼續變形的現象),在應力屬--應變圖上能明顯的看得出比例極限點、上屈服點、下屈服點等以及強化段曲線、直至極限強度而拉斷(屈服強度就是上屈服點的應力值)。
冷軋鋼筋因冷加工改變了鋼材的晶構,沒有較好的延伸率,不具備熱軋鋼筋的柔韌性質,它的屈服點非常不明顯,幾乎接近強度極限。但是它的極限強度高於熱軋鋼筋,這一點是我們看中的優點,在適合場合下可以利用。
Ⅱ 那些材料在拉伸試驗時不產生屈服現象
除低碳鋼和中碳鋼及少數合金鋼有屈服現象外,大多數金屬材料沒有明顯的專屈服屬現象,因此,對這些材料,規 定產生0.2%殘余伸長時的應力作為屈服強度σ 0.2可以替 代σ s,稱屈服強度,σ 0.2為條件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
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無明顯屈服點的屈服強度0.2實際上是只RP0.2的值,這個需要用試驗機才能測試。
Ⅲ 為什麼書上沒有鋼筋拉伸階段
鋼筋拉伸試驗步驟:
1、檢驗原材進場合格證、名稱、牌號
2、試樣尺寸的測量(直徑d),精確至0.01mm.
3、 試樣原始標距,為測定伸長率,在鋼筋縱肋上每5mm打一標記。
4、根據鋼筋原材直徑更換合適的夾具。
5、開動電源啟動萬能試驗機,根據鋼筋長度調整上下夾具的距離。並夾穩鋼筋關閉防護網。
6、關閉回油閥,打開進油閥,調整拉伸速率使機器開始運轉並觀察顯示器
7、 指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
8、拉至鋼筋斷裂,完成拉伸試驗整個過程
9、 取下試驗完成後的鋼筋,關閉試驗儀器,取下試驗夾具。
10、記錄屈服荷載Fel和最大荷載Fm。
11、斷後伸長率的測定。將斷裂後的鋼筋在斷裂處對齊,盡量使標記所在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以斷裂處為中心點,向兩邊各數1/2原標距長度所對應的標記格數(原標距為LO=5d),量測斷後標距的實際長度L,精確到0.25mm。
鋼筋的拉伸性能四個階段是彈性變形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縮頸階段。
1、彈性階段
在彈性階段,變形Δl很小。在比例極限范圍內,載荷P與變形Δl成線性關系。
2、屈服階段
在彈性階段之後,Δl-P曲線出現鋸齒狀,變形Δl在增加,而載荷P卻在波動或保持不變,這個階段就是鋼筋材料的屈服階段。
3、強化階段
屈服階段過後,試件恢復承載能力,需要增大載荷才能使試件的變形增大,這一階段被稱為強化階段。
4、頸縮階段
載荷在達到最大值Pb後,試件某一局部地方橫截面積明顯縮小,出現「頸縮」現象。
Ⅳ 鑄鐵拉伸變形為什麼沒有屈服,強化及縮頸等階段
鑄鐵拉伸變形沒有屈服,強化及縮頸等階段。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鑄鐵屬於脆性材料,拉伸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沒有明顯的頸縮間斷,相同規格的兩種材料受壓時,它們內部應力處處相同,但是低碳鋼抗壓能力非常強。
Ⅳ 怎麼區別鋼筋有屈服點和無屈服點
鋼筋在使用過復程中如出現脆斷,很制可能是無屈服點鋼筋。應進拉伸試驗,進行區別。達到屈服點時有屈服點的材料曲線在試驗拉力不繼續增加時材料仍在伸展變長。無明顯屈服點的隨試驗拉力產增加而變長,即在材料斷裂前拉力一直增加。
Ⅵ 造成材料沒有明顯屈服的原因
1、參照《試驗室資質管理准則》中試驗參數與設備是否匹配;
2、按照試驗室鋼筋拉伸試驗規范程序進行拉伸試驗即設備拉伸速率不宜過快;
3、鋼筋原材料確實是屈服與極限較近,屈強比不符合標准要求。
Ⅶ 為什麼測拉伸實驗屈服強度是0謝謝
應該說是測不到,或沒有,屈服是材料的一種性能,代表變形的某個階段 ,屈服強度是對應這個階段的強度,有些材料沒有這個屈服的性能或表現不明顯,也就看不到屈服強度
這是材料本身性能決定的屈服強度不明顯或沒有
力學試驗機的精度也會影響屈服點的讀取,可以的話用小一點的量程
Ⅷ 鋼筋拉一次之後再拉為什麼沒有屈服階段了
第一次張拉以達到了他的屈服點,第二次張拉屈服點沒有變化但鋼筋的抗拉強度增加了,比如冷拔絲就得用了鋼筋的這一特點來增強鋼筋的強度。
Ⅸ 鋼筋發生脆斷的原因有哪些
是何種材質鋼筋?
由「出現脆斷」現象可以判斷,鋼筋拉伸試驗沒有出現塑性平台或明顯屈服平台。
一些調質鋼和冷拉處理的鋼筋,是沒有屈服平台的。
參考:
鋼筋的機械性能
一、鋼筋的拉伸試驗
鋼筋主要機械性能的各項指標是通過靜力拉伸試驗和冷彎試驗來獲得的。由靜力拉伸試驗得出的應力一應變曲線,是描述鋼筋在單向均勻受拉下工作特性的重要方式,靜力拉伸試驗是由四個階段組成的:
1、彈性階段
材料在卸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的性質,叫做彈性。因此,這一階段叫做彈性階段。
彈性階段的最高點所對應的應力稱為彈性極限,因彈性階段的應力與應變成正比,所以也稱比例極限。
2、屈服階段
當應力超過比例極限後,應力與應變不再成比例增加,這時,應力在很小的范圍內波動,而應變急劇地增長,這種現象好象鋼筋對於外力屈服了一樣,所以,這一階段叫做屈服階段。在屈服階段,鋼筋的性質由彈性轉化為塑性,如將外力卸去,試件的變形不能完全恢復。不能恢復的變形稱為殘余變形或稱塑性變形。
此時的波動的應力的最大值稱為屈服上限。最小值稱為屈服下限。工程上取屈服下限作為計算強度指標,叫屈服強度(或稱屈服點、流限)。
3、強化階段
鋼筋拉試驗過了第二階段即屈服階段以後,鋼筋內部組織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重新建立了平衡,鋼筋抵抗外力的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增加。應力與應變的關系表現為上升的曲線,這個階段稱為強化階段。
與強化階段最大應力就是鋼筋的極限強度,稱為抗拉強度。
4、頸縮階段
當應力達到極限強度後,試件的薄弱截面開始顯著縮小,產生頸縮現象,即進入頸縮階段。由於試件頸縮處截面急劇縮小,能承受的拉力隨著下降,塑性變形迅速增加,最後該處發生斷裂。
軟鋼筋的屈服階段較為明顯,而硬鋼(碳素鋼絲、刻痕鋼絲、冷拔低碳鋼絲屬於硬鋼)在拉伸試驗中屈服則很不明顯,也沒有明顯的屈服點。
硬鋼的特點是抗拉強度高和伸長率小,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彈性階段長而塑性階段短,試件破壞時沒有明顯的信號而突然斷裂。因此,在構件中採用硬鋼配筋時,必須注意這些特點。
Ⅹ 為什麼鋼絲屬於無物理屈服點的鋼筋
鋼絲材質不屬於低碳熱軋鋼,且經過冷加工(冷拉、冷拔等)。它的拉伸性能規范定為無明顯屈服點的鋼筋。並不是無屈服強度(有規定確定屈服強度的方法),只是沒有明顯屈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