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梁鋼筋的最小直徑取多少
梁的縱向受力鋼筋復,梁高不小於 300mm 時,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 10mm;梁高小於 300mm 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 8mm。
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 30mm和 1. 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 25mm和 5d。
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 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1)樓房主梁鋼筋低筋是多少公分擴展閱讀:
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
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Ⅱ 梁的底筋錨固長度是多少厘米
計算方法: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梁底鋼筋的錨固分中跨和邊跨。
中跨:也就是柱子兩邊都有梁的情況,這時梁底鋼筋要嘛直接拉通,要嘛錨進柱子中,錨固長度為LaE和hc/2+5d的較大值(hc為柱在縱筋方向上的寬度,d為錨固鋼筋直徑)。
要是柱子不夠寬,梁底鋼筋也不用彎折,可直接伸進另外一跨的梁中(要是這一跨的梁高度不夠高,梁底鋼筋伸不過去,那麼做法同邊跨)。
邊跨:也就是柱子一邊才有梁的情況,這時梁底鋼筋需要錨進柱子0.4LabE的長度,並向上彎折15d。
梁承托著建築物上部構架中的構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築上部構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依據梁的具體位置、詳細形狀、具體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大多數梁的方向,都與建築物的橫斷面一致。
在框架結構中,梁把各個方向的柱連接成整體;在牆結構中,洞口上方的連梁,將兩個牆肢連接起來,使之共同工作。作為抗震設計的重要構件,起著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梁既有框架結構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剪力牆結構中的作用。
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且跨高比小於5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一般在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下,連梁的內力往往很大。
雖然梁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其變形規律和受力特點是一致的。梁的截面高度取決於梁的跨度,一般截面高度是跨度的1/10~1/12,梁截面寬度是其截面高度的1/2~1/3。
設置在基坑周邊支護(圍護)結構(多為樁和牆)頂部的鋼筋混凝土連續梁,其作用其一是把所有的樁基連到一起(如鑽孔灌注樁,旋挖樁等),防止基坑(豎井)頂部邊緣產生坍塌,其二是通過牛腿承擔鋼支撐(或鋼筋混凝土支撐)的水平擠靠力和豎向剪力。
Ⅲ 混凝土樓板的鋼筋直徑和間距分別是多少
間距300毫米,直徑10毫米。
負筋長度1M。分布筋6個的一級鋼就好,板厚不應小於120;扣筋8個或10個的三級鋼間距150左右.2米 ,間距200MM這個是雙向板。
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3)樓房主梁鋼筋低筋是多少公分擴展閱讀
1、板式樓板:單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2,板內受力鋼筋沿短邊方向布置,板的長邊承擔板的荷載。
雙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大於2,荷載沿雙向傳遞,短邊方向內力較大,長邊方向內力較小,受力主筋平行於短邊並擺在下面。 板式樓板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20mm,經濟跨度在 3000mm之內。適用於小跨度房間,如走廊、廁所和廚房等。
2、肋形樓板: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所以板內荷載通過梁傳至牆或者柱子上適用於廠房等大開間房間。
3、井字樓板:縱梁和橫梁同時承擔著由板傳下來的荷載一般為6~10m,板厚為70~80mm井格邊長一般在2.5m之內常用於跨度為10m左右、長短邊之比小於1.5的公共建築的門廳、大廳。
Ⅳ 三層樓房地樑鋼筋要用多少厘鋼筋
三層樓房地梁鋼筋,縱筋直徑大於等於12mm,小於等於25mm的鋼筋都適合;分布版筋、箍筋,8~權12mm的就行。這就是應對題目最工整的答案!
至於需要不同直徑的各多少,這是工程設計圖紙既定下,才能算得出的。
Ⅳ 樓層底板鋼筋第一根距梁邊應是多少
這個在施工手冊以及16g圖集中有相關圖示和說明。無論是樓層底板鋼筋還是梁的箍筋,第一根鋼筋距離邊緣一般都為50毫米,即5公分。
Ⅵ 梁底筋搭接長度一般是多少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鋼筋是建造房子的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個物件,用鋼筋的目的就是讓家裡更安全和結實,既然使用趕緊做梁,鋼筋的搭接長度也是有要求的,不是自己隨隨便便做的,而是要按照施工的規范進行操作,梁底筋搭接長度一般是多少?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鋼筋是建造房子的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個物件,用鋼筋的目的就是讓家裡更安全和結實,既然使用趕緊做梁,鋼筋的搭接 長度 也是有要求的,不是自己隨隨便便做的,而是要按照施工的規范進行操作,不僅僅節省鋼筋,而且也比較安全。那麼我就來告訴你梁底筋搭接長度一般是多少?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梁底筋搭接長度一般是多少
梁的位置板扎鋼筋,一般來說要控制在50~75厘米之間。如果進行焊接,長度一般來說在30~50厘米之間,這也符合了澆築混凝土結構的規范要求。另外進行綁扎的過程當中,還要結合它的類型來具體劃分,比如直徑在25~28毫米之間,不建議採取綁扎搭接。
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1、在還沒有安裝干凈之前,就應該先要對它的直徑,尺寸還有數量鋼號等進行檢查,看下是否與料單還有藍圖相符。
2、在進行梁鋼筋的綁扎時,一定要保證它的主筋還有箍筋的跟數和間距,不能有遺漏。
3、對梁主筋錯位焊接的時候,一定是要按照規范要求來做,其焊接長度一定要大於10d,位置也要符合規范。
4、在擺放箍筋之前,要把它的間距在梁側的模板上給畫出來。
5、先把位與主梁下方的用於縱向受力的還有彎起的鋼筋給穿起來,之後再按畫好的間距,把箍筋給逐一分開。
6、若是 框架 梁的話,在它上方的豎向鋼筋,應該要穿過中間節點。還有它的錨固長度也要大於45d,並且進行箍筋綁扎的時候,是採用套扣法。
7、為了確保保護層的厚度,需要在主、次梁的受力筋下墊上墊片。要是受力筋是兩排的話,還要用短箍筋墊於二層鋼筋的中間。
以上是我介紹的梁底筋搭接長度一般是多少?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對於鋼筋搭接的問題我們已經了解,大家在搭接的過程中細節要重視起來,如果自己不會施工的話,還是需要找專業的人來操作的,畢竟剛接的搭接也不是兒戲,會影響以後家裡的安全。
Ⅶ 七層的樓房,一、二樓框架結構,請問基礎梁和柱子需要多大,鋼筋多大
主梁跨度超過6米設24cm×60cm底筋Ф22,麵筋Ф18,跨度5m以下設24cm×50cm,底筋Ф
Ⅷ 建築的鋼筋與鋼筋之間 的間距 國標規定是多少
如果是梁鋼筋的最小間距的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9.2.1 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3 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8)樓房主梁鋼筋低筋是多少公分擴展閱讀: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11)冷軋扭鋼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鋼筋DBJ14-BG3-96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許偏差:
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帶肋鋼盤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帶肋鋼筋橫肋應符合下列基本規定:
橫肋與鋼盤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於45度,當該夾角不大於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橫肋與間距l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
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3)長度及允許偏差
a、長度: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其盤重及盤徑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b、長度允許偏差: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不得大於+50mm。
c、彎曲度和端部:直條鋼筋的彎曲變應不影響正常使用,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4%;鋼筋端部應剪切正直,局部變形應不影響使用。
梁與板
①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②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③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⑤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註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
⑥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
⑦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Ⅸ 鋼筋的2排鋼筋應該與麵筋/底筋凈距離是多少依據在哪裡出處要詳細
梁鋼筋的2排鋼筋應該與麵筋或底筋的凈距離是大於25mm,並大於主筋直徑。
詳情見國家建築標准圖集16G101一1第62頁。
梁、柱筋間距
Ⅹ 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主梁主筋一般直徑要求
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主梁主筋一般直徑要求的直徑為6.5、8、10、12。鋼筋型號有,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等。圓鋼標識為HPB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用作柱,梁箍筋及板的主筋和分布筋。
螺紋鋼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為常用,在農村低層的磚混結構中16以下最為常用。
高層樓房鋼筋接頭在幾層
26層樓房鋼筋的接頭在每一層都會有的,他的柱子一般都會下夠一個層高的長度,在每一層樓的柱子鋼筋接頭都是在樓板以上50公分到一米的地方,必須要錯開進行連接設置接頭,而不能把所有的接頭設置在同一個平面上,每一條柱頭在每一層都會有接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