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3G101-1圖集 第66頁,
指的是除角筋的所有上部鋼筋,即一排和二排筋,不包括構造筋
B. 懸挑梁麵筋一排、二排的長度演算法。
一排鋼筋長度= L-0.025+12d+錨固;二排鋼筋長度=L*0.75+錨固。
一排鋼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後90度下彎12d;一排鋼筋之非角筋當梁長1<4hb時,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後90度下彎12d。
而是在適當位置45°斜向彎到梁底鋼筋位置,沿梁底鋼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處收頭。二排鋼筋在0.751處45°斜向彎到梁底鋼筋位置,沿梁底鋼筋方向前行10d處收頭。
(2)懸挑梁第一排縱向鋼筋為什麼45度彎折擴展閱讀:
懸挑梁頂面的縱向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而且不少於兩根。鋼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且滿足以下要求: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梁截面高h≥800 mm時,可彎起60°。
梁截面高較小時,可彎起30°;為了避免彎起鋼筋在彎轉處因其合力將混凝土壓碎,鋼筋在彎轉處應有一定的圓弧形,圓弧半徑一般不小於彎起鋼筋直徑的10倍。
C. 鋼筋下料:懸挑梁XL上部第一排縱筋中間的鋼筋向下彎折,是在什麼位置向下彎折呢(有圖)
是的,同時要滿足下圖的那個10d的長度,然後反推彎起點,這個是根據混規里吊筋的規范來的
D. 挑梁鋼筋規范要求
1、為方便施工,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子梁)的中間支座上部縱筋的延伸長回度a值在標准構造詳答圖中統一取值:第一排非通長筋從柱(梁)邊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長筋延伸至Ln/4位置。
2、懸挑梁(包括其他類型梁的懸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縱筋伸出至梁端頭並下彎,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l為自柱(梁)邊算起的懸挑凈長。當具體工程需要將懸挑梁中的部分上部鋼筋從懸挑梁根部開始斜向彎下時,應由設計者另加註明。
E. 懸挑梁第一排上部縱筋距柱子多少處彎折伸至梁底
懸挑梁第一排上部縱筋距柱子3/4處彎折伸至梁底.
F. 懸挑梁鋼筋如何構造
1,懸挑梁鋼筋構造:懸挑梁受力在上面,上面的鋼筋要比下面的鋼筋大。同時要滿足鋼筋的描固長度和配筋率。
2,懸挑梁鋼筋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當懸挑長度大於1500時(建築單位除特別說明外為mm),需加彎起鋼筋。
3,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會不滿足要求,所以在後面還得根據實際情況慢慢調整。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
4,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懸挑梁的構造
(1) 梁頂面的縱向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而且不少於兩根。鋼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且滿足以下要求: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梁截面高h≥800 mm時,可彎起60°;梁截面高較小時,可彎起30°;為了避免彎起鋼筋在彎轉處因其合力將混凝土壓碎,鋼筋在彎轉處應有一定的圓弧形,圓弧半徑一般不小於彎起鋼筋直徑的10倍。
(2) 彎起鋼筋應根據施工對鋼筋骨架的穩定和結構計算確定,當懸臂長度大於1.5 m時,無論計算是否需要,均要設置一排(從根部算起)彎起鋼筋。若懸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時,宜設置多排彎起鋼筋。
(3) 梁底部架立筋應不少於兩根,其直徑不小於12 mm。
G. 懸挑梁端部鋼筋為什麼要下彎
做吊筋用,前端有梁時需要下彎再回鉤,再45度角上彎。正好吊住前端的梁。前端沒有梁是不需要回鉤做吊筋,只要錨固好就夠了。
H. 懸挑梁第二排縱向鋼筋彎下去的位置是0.75l,但是第一排彎下去是多少啊 ,還有就是彎下去的角度是多少啊
第一排鋼筋是否彎下去要按計算結果確定,應當是在鋼筋不需要點La或LaE後下彎,角度要根據梁高度確定。下彎點梁的高度<800mm時為45°,下彎點梁的高度≥800mm時為60°
I. 請說明彎起鋼筋與橋梁縱向軸線的夾角為什麼要設置成45°左右
剪應力的主應力,與正截面呈大概45,所以設置成45。
J. 懸挑梁裡面下彎45度再彎平直叫什麼那個鋼筋,具體規范要求是什麼謝謝
懸挑梁裡面下彎45度再彎平直叫什麼那個鋼筋,
答:好象還沒有名稱。如要使大家理解不妨叫:懸挑梁L>hb第一排端部下彎鋼筋。
具體規范要求是什麼?
答:G101圖集中是純懸挑梁XL和各類梁的懸挑端配筋構造中規定:
1、在第一排鋼筋至少要有兩根角筋,並不少於第一排鋼筋的二分一,其餘縱筋彎下。
2、下部再彎平直長度≥10d,且下部再彎平直起彎點距前掛梁內側50mm。
3、當L<4hb時,不將鋼筋在端部下彎。(例如:L外挑1200mm,hb=400mm,4hb=4×400=1600mm,1200mm<1600mm,不將鋼筋在端部下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