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護層厚度的厚度規定
第9.2.2條處於一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規定減少5mm,但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二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表面採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一類環境數值取用。
預制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預制肋形板主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按梁的數值取用。
第9.2.3條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本規范表9.2.1中相應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第9.2.4條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40mm時,應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
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板,其上表面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第9.2.5條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處於四、五類環境中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第10.1.2條國家標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必須對重要部位進行結構實體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強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需要對重要構件,特別是懸挑梁和板構件,以及易發生鋼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採用非破損(用先進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測定儀)或局部破損的方法檢驗。此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7~+10mm;對板類構件為-5~+8mm。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為合格。當合格點率小於 90%,但不小於 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檢驗,當兩次抽減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才能判為合格。且每次抽樣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允許偏差的1.5倍。
2. 鋼筋保護層厚度多少在什麼規范上查
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版小於鋼權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如下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
環境類別
板、牆、殼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二
a
-
20
20
-
30
30
-
30
30
b
-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註:
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mm.
詳見建築結構設計規范
3. 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用什麼規范 合格率要求多少
(GB50204-2002)中第5.5.2(表)中的具體要求,合格率應達到90%以上。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構件進行檢驗;
3. 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4.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本附錄 E.0.4 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首先明確一個定義何為鋼筋保護層,混凝土構件中最外層鋼筋到混凝土結構邊緣的距離就是鋼筋保護層厚度,按照《混凝土鋼筋檢測技術規程》(JGJ/T152-200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雙標准檢測方法用以確定。
2、 對照圖紙確定被檢測部位鋼筋規格,例如剪力牆鋼筋豎向鋼筋
8@200,保護層厚度為15mm那麼牆體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合格標准為保護層合格範圍為[18~28] mm (計算過程:保護層偏差范圍[-5,5]mm,而剪力牆的豎向鋼筋的保護層標准值應為保護層厚度加上水平筋直徑也即是15+8=23 mm,扣除偏差[-5,5]就是[18~28 ]mm為合格)。
3、 利用鋼筋掃描儀進行牆體鋼筋保護層檢測,並在圖紙相應位置做出標識,檢測方向及位置標識。
4、 每測一組均應及時記錄,並把檢測檢測數據填寫在提前准備好實測表格里,把為合格點進行標識,最終計算出保護層的合格率。
4. 水利工程鋼筋保護層厚度規范上是多少
這個和你的建築物與水接觸的環境有一定關系。相比於房建,水利工程鋼筋保護層要大一些
5. 鋼筋保護層厚度規范當中有沒有最小值的要求
根據年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保護層厚度不再是縱向鋼筋(非箍筋)外緣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離,而是「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滿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對受力鋼筋有效錨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表:
拓展回答:
保護層厚度: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層小部分墊層的距離程度。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從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層鋼筋公稱直徑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對後張法預應力筋,為套管或孔道外邊緣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滿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對受力鋼筋有效錨固的要求。
6. 基礎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鋼筋根數,構件長的兩邊保護層一般是5-6公分,算鋼筋長度時候,鋼筋末端的保護層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規范對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鋼筋和箍筋、構造鋼筋分開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護層的要求,箍筋也有保護層的要求。但是,新規范統一規定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其實混凝土驗收規范上對此有一條說明:混凝土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要求,其允許偏差最大值不得超過1.5倍。
(6)鋼筋保護層厚度規范是什麼擴展閱讀: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網路-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7. 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怎樣確定的
在不同的環境中,如果結構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頂梁或柱子不應小於15毫米,這樣後牆就不能小於10毫米。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8.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是多少允許的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因部位而異,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是 10mm 。
1、不回同部位鋼筋保護層答厚度的標准:
3、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保護層。
(8)鋼筋保護層厚度規范是什麼擴展閱讀:
鋼筋保護層的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9. 各種鋼筋保護層厚度都是多少,有標准嗎
鋼筋的保護層與來混凝土的強度等自級和混凝土所處的環境有關,構件類型(梁、板、牆、柱)有關。查平法圖集也可知道。環境,看一下設計文件上面注寫的。強度等級看一下設計文件(施工圖)上注寫的。
這些規定可在混凝土設計規范上面查得。設計人員就是依據此規范作出規定並寫入它的設計圖紙中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可去眾智網下載。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