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什麼測鋼筋直徑
你好,一般進場的鋼筋直徑都是用游標卡尺或者螺旋測微儀來測的,要注意測出來的鋼筋直徑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超出范圍應責令退場。
此外,若是檢測已澆築完成梁、柱等構件中的鋼筋的話,可以用鋼筋探測儀來檢測鋼筋的保護層、直徑、根數、間距等。
B. 鋼筋直徑到底怎麼量
鋼筋直徑用游來標卡尺量,源一頭在肋上另一頭不在肋上量得的尺寸即為鋼筋的直徑。
公稱直徑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鋼筋直徑,但是公稱直徑沒方法直接測量。
鋼筋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安裝和維修方便而人為規定的標準直徑。所以它是一種名義直徑(或直接稱呼為直徑)。與實際直徑有差別,例如,鋼筋公稱直徑為10mm,其實際直徑可能只達到了9.98或者是10.05。
拓展資料: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
C. 如何用游標卡尺測量帶肋鋼筋內徑
一、把游標卡尺拿出來,用布把尺的表面的油擦乾凈,使其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下圖所示;
D. 鋼筋的公稱直徑怎麼測量
直徑30mm以下的鋼筋,將其內徑取為整數,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為11.5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12mm;直徑30mm以上的鋼筋,將其內徑取為整數後再加1,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國38.7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38.7→39+1=40(mm);如果內徑就是整數,直接加1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為31.0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32mm。
鋼筋的規格用公稱直徑(也稱計算直徑,舊標准曾叫型號)的毫米數表示。公稱直徑與鋼筋直徑(即鋼筋基圓直徑+橫肋高度)不相等,它等於公稱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直徑。
E. 鋼筋尺寸如何測量
公稱尺寸就是指產品的具體標准尺寸(就是具體的能夠測量的尺寸,帶肋內鋼筋的內徑、肋高、容肋距等)。
允許誤差正規叫做:允許偏差,是指在公稱尺寸的基礎上的尺寸波動范圍(標准中有規定)。
舉例:公稱直徑的為φ10mm的鋼筋。內徑公稱尺寸就是9.6mm,允許偏差為正負0.4mm;橫肋高公稱尺寸1.0mm,允許偏差正負0.4mm;間距公稱尺寸7.0mm,允許偏差為正負0.5mm。
GB
1449.2-2007(16)(鋼筋混凝土用帶肋鋼筋)中有明確的規定。
F. 鋼筋直徑如何測量
最好用游標卡尺.
G. 鋼筋怎麼測量內經
量什麼呀,直接稱一下就知道鋼筋是不是國標,演算法是直徑乘直徑再乘0.00617就是鋼筋的一米重量單位是KG
例如:10點的鋼筋
10×10×0.00617=0.617KG
答案是直徑10cm的鋼筋一米重0.617公斤,國家允許誤差值應該在5%左右,也就是說重量不小於5%都算是國標的。
H. 如何測量鋼筋直徑
如果是圓鋼,用千分尺直接測量就比較精確了,測量時要多測幾個角度,然後取平均數。
如果是螺紋鋼,可截取一定長度,稱重反算直徑,截取的長度長一些,精度就高一些。
I. 螺紋鋼筋直徑測量方法是怎麼測
用游標卡尺直接量直徑:一側卡肋,一側卡光面,量三個截面計算平均直徑,折減5%即可的辦法。
根據國家標准GB 1499.2-2007《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的規定,如果要對熱軋帶肋鋼筋的斷面尺寸的檢測,既要檢測其內徑(它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還應檢測其肋高。
如果兩者都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則截面尺寸符合規范要求。規范內對各種公稱直徑鋼筋的內徑、肋高的公稱尺寸及允許誤差都作了規定。
(9)如何測鋼筋內徑擴展閱讀:
螺紋鋼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
一、以幾何形狀分類,根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及肋的間距不同進行分類或分型,如英國標准(BS4449)中,將螺紋鋼分為 Ⅰ型、Ⅱ 型。這種分類方式主要反應螺紋鋼的握緊性能。
二、以性能分級,例如我國現行執行標准,螺紋鋼為(GB1499.2-2007)線材為1499.1-2008)中,按強度級別(屈服點/抗拉強度)將螺紋鋼分為3個等級;日本工業標准(JI SG3112) 中,按綜合性能將螺紋鋼分為5個種類;英國標准(BS4461)中,也規定了螺紋鋼性能試驗的 若乾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