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級鋼規格為10的一米鋼筋的重量是多少
計算鋼筋質量(重量)有個通用公式
1M鋼筋重量=0.00617×D的平方
D是鋼筋的直徑
一米直徑為10mm的鋼筋重量為0.00617×10×10=0.617Kg
❷ 直徑10的鋼筋屬於光圓鋼筋還是帶肋鋼筋
帶肋的鋼筋最小的也是從12mm開始,10的鋼筋屬於光圓鋼筋,屬於高線線材,又叫盤圓,目前3970元一噸,北京乾盛成價格之6月中旬價格有所下降。
❸ Φ6、Φ8、Φ10螺紋鋼筋1米分別有多重
鋼筋每米的重量為來:直源徑*直徑*0.00617(單位:KG)/米。
1、Φ6的鋼筋每米重:6*6*0.00617/6=0.222KG/米。
2、Φ8的鋼筋每米重:6*6*0.00617/8=0.395KG/米。
3、Φ10的鋼筋每米重:6*6*0.00617/10=0.617KG/米。
1、螺紋鋼是熱軋帶肋鋼筋的俗稱。 普通熱軋鋼筋其牌號由HRB和牌號的屈服點最小值構成。H、R、B分別為熱軋(Hotrolled)、帶肋(Ribbed)、鋼筋(Bars)三個詞的英文首位字母。
2、熱軋帶肋鋼筋分二級HRB335(老牌號為20MnSi)、三級HRB400(老牌號為20MnSiV、20MnSiNb、20Mnti)、四級HRB500三個牌號。
❹ 鋼筋Φ10/12@200表示什麼意思
表示的意思是直徑為10mm的鋼筋與直徑為12mm的鋼筋交錯布置,鋼筋中心之間回的間距均為200mm。
各個符號意義答如下所示:Φ表示鋼筋的直徑,單位一般用mm表示。而/表示兩種直徑的鋼筋交錯布置,@表示鋼筋間距。
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4)直徑為10的鋼筋怎麼寫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❺ 直徑為10的鋼筋的單位重量
告訴你鋼筋通用計算公式:直徑的平方(mm)*0.00617/1000 的出的是kg/m,你問的圓10的就是 10*10*0.00617/1000
❻ 三級剛直徑為10的鋼筋公稱直徑為多少
三級剛直徑為10的鋼筋公稱直徑為多少
答:帶肋鋼筋公稱直徑d=10mm,內徑版d1的公稱尺寸:9.6mm。允許偏權差:±0.4。
參考依據《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
❼ 直徑為10的鋼筋
<本估價表中注有「×××以內」或「×××以下」者,均包括「×××本身」,「 ×××以外」或「×××以上」者,則不包括「×××本身」。>
❽ 鋼筋Φ{}10是啥意思
你好同學,這是表示鋼筋的直徑是10毫米的意思,謝謝。
❾ 一級鋼規格為10的一米鋼筋的重量是多少
計算鋼筋質量(重量)有個通用公式
1M鋼筋重量=0.00617×D的平方
D是鋼筋的直徑
一米直徑為10mm的鋼筋重量為0.00617×10×10=0.617Kg。
毎米鋼筋的重量,可通過下列簡便方法或公式計算,適用於任何不同直徑鋼筋。
一 毎米鋼筋的重量簡方法計算:等於直徑乘直徑乘0.00617即0.00617 d²=XXX㎏/m
二 公式計算:
1、W=πr²×L×ɡ÷1/1000
2、W=π×d²/4×L×ɡ×1/1000=πd²/4×L×ɡ×1/1000。
式中:W——重量(公斤)
d²——鋼筋直徑的平方;d(單位、毫米)
π——圓周率:3.1416;
r²——鋼筋半徑的平方;r(單位、毫米)
L——長度,(單位、米)
ɡ——比重,7.85克/厘米³
【例】鋼筋直徑10mm,求其毎米理論重量?
解:①W=10×10×0.00617=0.617(㎏/m)。
②W=πr²×L×ɡ÷1/1000=3.1416×5²×1×7.85×0.001=0.617(㎏/m)。
③W=π×D²/4×L×ɡ×1/1000=3.1416÷4×10²×1×7.85×0.001
=0.7854×100×1×0.00785=0.69(㎏/m)=0.617(㎏/m)。
❿ 帶肋直徑為10的鋼筋的原始標距是多少
A1. 原始標距的標記和測量在試樣自由長度范圍內,均勻劃分為10mm或5mm的等間距標記版,標記的劃分和測量應權符合GB/T228的有關要求。
A2 拉伸試驗按GB/T228規定進行拉伸試驗,直至試樣斷裂。
A3 斷裂後的測量選擇Y和V兩個標記,這兩個標記之間的距離在拉伸試驗之前至少應為100mm。兩個標記都應當位於夾具離斷裂點最遠的一側。兩個標記離開夾具的距離都應不小於20mm或鋼筋公稱直徑d(取二者之較大者);兩個標記與斷裂點之間的距離應不小於50mm或2d(取二者之較大者)。見圖A1。
以上規定見國標GB1499.2-2007附錄A
答:原始標距總長不少於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