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混凝土施工縫連接鋼筋如何布置
一. 鋼筋砼結構施工縫的留置位置
在現澆砼結構中,砼無論豎向澆築還是水平澆築都要分段進行,每一段之間必然不可避免的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從而形成由於施工手段而引起的砼的間斷面,這個間斷面被稱為施工縫。盲目的無序的留置施工縫,會給結構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規范規定了兩個原則。第一是施工縫應留置在結構受剪較小的部位,第二是施工縫應留置在便於施工的部位。將這兩條原則展開後,形成針對不同情況、不同結構類型的具體施工縫留置的形式和位置,需要遵循以下具體要求:
1、 柱子應留置水平縫,梁或板應留置垂直縫。
2、 柱子:在基礎施工時,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在梁、柱相交處,施工縫應留在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或吊車梁的上面,對於無梁樓板,施工縫應留在柱帽的下面。
3、 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毫米處。當板下有梁托時,應留置在梁托的下部。
4、 對於長、寬比大於二比一的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於板短邊方向的任何位置,同時施工縫應為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5、 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築。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
6、 牆體:可以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牆的交接處。
7、 對於雙向受力的樓板、大體積砼結構,拱、穹拱、薄殼、蓄水池、斗倉,多層鋼架及其他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的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
二. 施工縫的處理方法
過去對施工縫的處理,都採取人工鑿毛、刷毛、沖毛、高壓水槍沖刷等辦法。這些辦法都行之有效,但是沖毛的時間隨氣溫而異,春秋季節,在澆築完畢後10~16小時開始;夏季掌握在6~10小時;冬季則在18~24小時後進行。如果時間掌握得不好,過早會使混凝土表面鬆散或沖擊表層混凝土;過遲則混凝土已硬化,不僅增加工作難度,而且不能保證質量,也加大了鑿毛、排清和清洗的工作量,影響施工進度。
在多年的施工實踐中,工程技術人員總結出用「栽石法」處理施工縫。具體做法是:當基礎混凝土澆搗完之後,應立即在基礎與上部牆接觸面的部位,將事先洗好澆築混凝土用的碎石子栽到已澆搗好的混凝土裡面,石子栽深為碎石子直徑的2/3左右,栽石面積約占接觸面的2/3以上。等待混凝土終凝後(夏季一般在14~20小時),用鐵鉤鉤去栽石縫之間混凝土表面的乳皮,使其露出沙粒。在支模板之前,將其沖洗干凈,在澆築上層混凝土時,先鋪一層2~3厘米與混凝土同號的水泥砂漿,以利於上下層新老混凝土之間黏結,保證構件的整體性和防滲性。
用「栽石法」處理施工縫,一個人只用10多分鍾就能栽完10多平方米的面積。在幾個施工工地推廣,很受施工單位的歡迎。
「栽石法」處理混凝土施工縫,簡單易行,既省工、省料,又不破壞混凝土結構,又有利於新老混凝土的膠結質量,是保證構造物整體性良好的有效措施。
B. 現澆板鋼筋如何布置
現澆樓板在澆築的時候要植入鋼筋,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建築達到了抗剪、抗拉的效果,現澆板鋼筋如何布置?
一、現澆板鋼筋如何布置
現澆板布置鋼筋的時候要選對鋼筋的規格,一般來說要選擇直徑達到8~10毫米之間的種類,然後選擇交錯的方法來進行布置。另外還要將之間的間距設置達到10厘米,比如第1根設置的是8毫米的,第2根就要設置10毫米,第3根就要選擇8毫米,第4根在10毫米。按照這樣的方法來交錯進行,就能夠滿足承重的能力。接頭的部位選擇搭接的方式,搭接長度需要符合要求。
二、現澆板有裂縫如何處理
1、現澆板出現裂縫,這是一種常有的建築結構問題。一旦發現樓板出現了開裂,要盡快地處理。處理的方法,可以通過樹脂灌注的方式,比如選擇環氧樹脂,也是主要的一種材料。本身能夠帶來一定的強度,並且後期澆築成功之後,還能夠避免化學的侵蝕,灌入的縫隙大小能夠達到0.05毫米。
2、還可以選擇定荷的方法,如果必須要恢復斷裂面的強度,這種方法就比較適合,然後再通過U型釘嵌入到之前已經開好的槽溝當中,最後再通過環氧樹脂粘合劑進行固定。
3、還可以通過表面封閉的方法,這種封閉方法適合於靜止的裂縫,也就是說後期裂縫不會繼續擴大化。通過這種密封裂縫來防止有 其他 的物質,比如有二氧化碳、化學成分侵入。
4、如果裂縫比較大,還可以選擇灌漿的方式,通過普通的水泥灌入到其中,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有一種是聚合物的灌漿料,還能夠在潮濕環境當中使用。
我總結:現澆板布置鋼筋非常重要,能夠提高整個房屋的抗震和抗剪性能。而如果布置不合理,很可能就會導致現澆板承重能力增加,出現負荷過大的問題,導致開裂現象。
C.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D. 農村自建,地梁鋼筋應該怎麼布置
布置時滿足以下要求即可:
1、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
2、梁縱向受力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對上部鋼筋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下部鋼筋不應小於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於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
3、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las,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梁中混凝土能擔負全部剪力時,las≥5d;當梁端剪力大於混凝土擔負能力時,對帶肋鋼筋las≥12d,對光圓鋼筋las≥15d。
(4)措施鋼筋如何布置擴展閱讀
過梁鋼筋計算方法
一般計算長度為凈跨加500mm。植筋時,需要計算植入深度然後加一個搭接長度。
基礎連梁鋼筋計算方法
直鋼筋: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彎起鋼筋: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搭接長度
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圈樑鋼筋計算方法
圈樑的鋼筋和梁的不同,周圈封閉式,外圈搭接,內圈到邊。還要考慮元寶筋。一般是在角一個,T角兩個。圈樑與構造柱是抗震構造措施,不存在誰是誰的支座,鋼筋之間不存在錨固的事。
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屋面圈樑內到達矮女兒牆的壓頂上部水平轉折12d 收頭;圈樑轉活封閉,大角附加45°筋上下共兩根。目前貌似沒有完整的計算理論,一般圈樑配筋是縱向鋼筋是4根ф12,箍筋ф6,間距200—300。
E. 如何布置鋼筋
獨立抄基礎鋼筋如何布置:襲
(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F. 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鋼筋擺放方式
針對你的一系列問題給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鋼筋的排列問題,道路的受力鋼筋是垂直於道路,而分布鋼筋平行於道路。
2、受力鋼筋設置於下層,分布鋼筋在上層。
3、問題的第二點理解是錯誤的,35d指的是鋼筋的搭接長度。
4、問題的第三點指的是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對於道路來說,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於它的。
5、問題中的另外一個5公分指的是兩層鋼筋網片之間的垂直距離,施工時用馬凳筋墊起來(提示:馬凳筋在設計圖紙中是不出現的,屬於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標號應該在C30~c50之間,小了不抗壓,容易損壞,太高造價高且脆性大。
鋼筋支架
鋼筋標高採用支架固定,鋼筋支架不僅要能夠保證鋼筋網的穩固,其自身也要足夠穩定,以防攤鋪混凝土時被推倒。
另外,鋼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層,以避免鋼筋支架阻礙cRcP面板的自由伸縮,或防止面板伸縮造成支架鋼筋破壞基層。為此,採用中16鋼筋彎拉製作成「廳』形,並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鋼筋支架橫向間距約為150cm,縱向間距為120Cm,即每隔一根橫向鋼筋下設置支架。施工時將部分鋼筋支架點焊在橫向鋼筋下方,然後將已焊接好的縱向鋼筋綁扎在橫向鋼筋之上,從而形成穩固支撐的鋼筋網。
只點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攤?鋪混凝土時,其它部分的鋼筋網會受到一定的推力,點焊在橫筋上的支架較少,鋼筋網受到基層表面的阻力也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滑移,可以避免產生翹曲變形。
實踐證明,該鋼筋支架在攤鋪混凝土時,確保了鋼筋網的穩固定位,而且該支架還具有加工簡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與經濟實用等優點
G.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一 、樑柱(牆)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當梁與柱或牆側平時,梁該側主筋置於柱或牆豎向縱筋之內。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3、做法詳圖
4、效果圖
二、主次梁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框架結構中,次樑上下主筋置於主樑上下主筋之上,框架連梁的上下主筋置於框架主梁的上下主筋之上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三、做法詳圖
四、效果圖
三、底(頂)板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兩向鋼筋交叉時,基礎底板及樓板短跨方向上部主筋宜放置於長跨方向主筋之上,短跨方向下部主筋置於長跨方向下部主筋之下。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3、做法詳圖
4、效果圖
四、搭接接頭相互錯開
1、施工要點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1(L1為搭接長度),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當工程中確定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數量位置符合設計要求,間距搭接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H. 混凝土板中的鋼筋網片的鋼筋應該如何布置
1、首先在軟體中打開需要布置鋼筋的工程文件。
I. 鋼筋怎麼布置
首先抄11G101-1圖集是必備的
二、如果你襲在施工現場,最好不過,拿著圖紙去現場,給自己充實鋼筋部位的印象。
三、注意,看節點部位。如梁筋錨入柱內,箍筋根數的計算、柱筋錨入梁內等。
四、有個師傅問,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有畢業,那你只好問你的老師和同學了,也要注意的是,先自己看,實在實在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標出問題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