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保護層是什麼材料
混凝土
簡介: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高強度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設計:
1.水灰比的確定:高強混凝土水灰比的計算不能採用普通混凝土的強度的公式,應根據試驗資料進行統計,提出混凝土強度和水灰比的關系式,然後用作圖法或計演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製強度(fcu.0)相對應的水灰比。當採用多個不同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其中一個應為基準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強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為0.9~0.95m3,則每立方中碎石質量為:G0=VS×碎石鬆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應經試驗確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圍內。
3.用水量:計算高強混凝土配合比時,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礎上用減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摻外加劑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劑減水率計算得出的減水量即為摻減水劑時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時注意一定要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減水率。
4.水泥用量:生產高強混凝土時,水泥的用量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水泥膠砂與骨料的粘結力。為了增加砂漿中膠質結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水化期間放熱速度過快或收縮量過大等問題。高強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過550 kg/m3。
5.試拌調整:對計算所得的配合比結果要通過試配、試拌來驗證。拌制高強混凝土必須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振搗時要高頻加壓振搗,保證拌和物的密實。要注意試拌量應不小於拌和機額定量的1/4,混凝土的攪拌方式及外加劑的摻法,宜與實際生產時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確定:當拌和物實測密度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2%時,可不調整。大於2%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規定進行相應的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後,應對配合比進行不少於6 次的重復試驗進行驗證,其平均值不應低於配製的強度值,確保其穩定性。
『貳』 鋼筋凈保護層是什麼
鋼筋的凈保護層是指最外層主筋的外邊沿至模板的距離。
樑柱箍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不過柱子一般都是指主筋到砼面的距離,不是箍筋。保護層厚度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層小部分墊層的距離程度。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注意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構件的受力鋼筋粘結錨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但是,過大的保護層厚度會使構件受力後產生的裂縫寬度過大,就會影響其使用性能(如破壞構件表面的裝修層、過大的裂縫寬度會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於設計中是不考慮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過大的保護層厚度還必然會造成經濟上的浪費。
『叄』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層是指主筋還是指箍筋
鋼筋保護層具體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也就是箍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3)鋼筋保護層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保護層
『肆』 鋼筋保護層是多少
問題一: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如圖:
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 *** 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從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層鋼筋公稱直徑外邊緣之間功最小距離:對後張法預應力筋,為套管或孔道外邊緣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滿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對受力鋼筋有效錨固的要求。
問題二:各個結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多少,怎樣確定? 室內正常環境下: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5mm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1、砼強度小於等於C20時,板、牆保護層35mm,梁、柱保護層45mm
2、砼強度C25或C30時,板、牆保護層25mm,梁、柱保護層35mm
3、砼強度大於等於C35時,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5mm
基礎按有無墊層區分:有墊層時35mm,無墊層時70mm
保護層具體還要按設計圖紙定,圖紙設計保護層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調整。不知這樣回答樓主是否滿意
問題三:12CM厚樓板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室內正常環境下: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5mm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1、砼強度小於等於C20時,板、牆保護層35mm,梁、柱保護層45mm 2、砼強度C25或C30時,板、牆保護層25mm,梁、柱保護層35mm 。
保護層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層小部分墊層。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 *** 的那一部分混凝土。混凝土保護層定義:指混凝土構件中,起到保護鋼筋避免鋼筋直接 *** 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從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層鋼筋公稱直徑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對後張法預應力筋,為套管或孔道外邊緣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滿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對受力鋼筋有效錨固的要求。
問題四:鋼筋保護層具體是指什麼? 鋼筋保護層 定義: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邊緣到混凝土表面距離。 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版,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4。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鋼筋保護層指的是受力主筋的保護層即主筋的外皮到砼外邊的尺寸! 具體看一查看平法圖籍03G101-1中33頁規定,板、牆、殼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最 小厚度表中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於10mm;梁、柱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於15mm。
問題五: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定義是什麼?, 鋼筋混凝土設置鋼筋保護層,顧名思義,就是為了保護鋼筋防止銹蝕。混凝土保護層越厚越能起到很好的保護鋼筋作用,但也有不利因素,及保護層越厚,越能減小鋼筋的受力作用,而且結構表層因為鋼筋離開太遠,作用小,不能阻止表面開裂。一旦混凝土表面開裂,空氣中的水分會隨著裂縫來腐蝕鋼筋,反倒對鋼筋保護不利。所以設置保護層有個適度的數值。
一般海水中結構凈保護層未6-7cm,沿海地區地上樑板結構不少於5cm,柱不少於4cm,最小不少於3cm。
問題六:什麼是鋼筋保護層 鋼筋保護層梗混凝土中受力鋼筋外表面到混凝土外表面的距離,一般樑柱類為25MM、板類為15MM、基礎迎水面為40MM。
問題七:混凝土強度C25,鋼筋保護層是多少 混凝土強度C25,鋼筋保護層厚度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根據耐久性要求,判斷混凝土的使用環境,再根據混凝土所處的部位進行確定:
3.5 耐久性設計
3.5.1 混凝土結構應根據設計使用年限和環境類別進行耐久性設計,耐久性設計包括下列內容:1 確定結構所處的環境類別;2 提出對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3 確定構件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4 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耐久性技術措施;5 提出結構使用階段的檢測與維護要求。註:對臨時性的混凝土結構,可不考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3.5.2 混凝土結構暴露的環境類別應按表3.5.2的要求劃分。
註:1 室內潮濕環境是指構件表面經常處於結露或濕潤狀態的環境;2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劃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的有關規定;3 海岸環境和海風環境宜根據當地情況,考慮主導風向及結構所處迎風、背風部位等因素的影響,由調查研究和工程經驗確定;4 受除冰鹽影響環境是指受到除冰鹽鹽霧影響的環境;受除冰鹽作用環境是指被除冰鹽溶液濺射的環境以及使用除冰鹽地區的洗車房、停車樓等建築。5 暴露的環境是指混凝土結構表面所處的環境。
3.5.3 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材料宜符合表3.5.3的規定。
註:1 氯離子含量系指其占膠凝材料總量的百分比;2 預應力構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06%;其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宜按表中的規定提高兩個等級;3 素混凝土構件的水膠比及最低強度等級的要求可適當放鬆;4 有可靠工程經驗時,二類環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可降低一個等級;5 處於嚴寒和寒冷地區二b、三a類環境中的混凝土應使用引氣劑,並可採用括弧中的有關參數;6 當使用非鹼活性骨料時,對混凝土中的鹼含量可不作限制。
3.5.4 混凝土結構及構件尚應採取下列耐久性技術措施: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預應力筋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表面防護、孔道灌漿、加大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措施,外露的錨固端應採取封錨和混凝土表面處理等有效措施;2 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3 嚴寒及寒冷地區的潮濕環境中,結構混凝土應滿足抗凍要求,混凝土抗凍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4 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構件宜採用懸臂梁―板的結構形式,或在其上表面增設防護層;5 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結構構件,其表面的預埋件、吊鉤、連接件等金屬部件應採取可靠的防銹措施,對於後張預應力混凝土外露金屬錨具,其防護要求見本規范第10.3.13條;6 處在三類環境中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可採用阻銹劑、環氧樹脂塗層鋼筋或其他具有耐腐蝕性能的鋼筋、採取陰極保護措施或採用可更換的構件等措施。
3.5.5 一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最低強度等級為C3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最低強度等級為C40;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06%;3 宜使用非鹼活性骨料,當使用鹼活性骨料時,混凝土中的最大鹼含量為3.0kg/m3;4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本規范第8.2.1條的規定;當採取有效的表面防護措施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小。
3.5.6 二、三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3.5.7 耐久性環境類別為四類和五類的混凝土結構,其耐久性要求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3.5.8 混凝土結構在設計使用年限內尚應遵守下列規定:1 建立定期檢測、維修制度;2 設計中可更換的混凝土構件應按規定更換;3 構件表......>>
問題八:鋼筋保護層牆柱樑板的厚度分別是多少? 牆鋼筋的保護層:25.
柱鋼筋保護層:25--30
梁鋼筋保護層:25
板鋼筋保護層:15
問題九:鋼筋保護層是什麼材料 你說的不是保護層,而防銹層,一般來說鋼筋的保護層都是指的混凝土啊
問題十:鋼筋保護層最新規范里的厚度是多少?25還是35? 5分 你是什麼行業?道路?橋梁?房建?水利還是港口工程?根據工程各種環境,各種變化啊。
『伍』 鋼筋保護層是從箍筋
鋼筋保護層是從箍筋
混泥土保護層的慨念
答:在鋼筋混泥土構件中,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混泥土保護層取用要滿足下列條件:
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mm)表
環境類別 板、牆 梁、柱
一 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5
三a 30 40
三B 40 50
1、各構件在不同環境類別中,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年限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從以上 1、2奌分析來看,鋼筋保護層應從箍筋或鋼筋的公稱直徑(直徑大於規定鋼筋保護層時)算起。因箍筋是最外層的鋼筋了,但又要滿足第2點。
『陸』 鋼筋保護層具體是指什麼
鋼筋保護層具體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也就是箍專筋外邊緣至混屬凝土表面的距離。
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6)鋼筋保護層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柒』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指的是什麼
混凝土保護層是指混凝土結構構件中最外層鋼筋(構造鋼筋、分布鋼筋等)的外緣 計算混凝專土保屬護層厚度,簡稱保護層。
作用:
1、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兩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是它們共同工作的基礎,從鋼筋粘結錨固角度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鋼筋與其周圍混凝土能共同工作,並使鋼筋充分發揮計算所需強度。
2、鋼筋裸露在大氣或者其他介質中,容易受蝕生銹,使得鋼筋的有效截面減少,影響結構受力,因此需要根據耐久性要求規定不同使用環境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以保證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鋼筋不發生降低結構可靠度的銹蝕。
3、對有防火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及預應力構件,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構件在火災中按建築物的耐火等級確定的耐火限的這段時間里,構件不會失去支持能力。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
『捌』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層是指主筋還是指箍筋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以最外層鋼筋」是指(箍筋、構造 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8.2.1條的第2款:
2 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表 8. 2.1 的規定;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的淚凝土 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 8. 2. 1中數值的 1.4 倍。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的條文說明8.2.1條的第2款中看出現行的鋼筋混凝土中鋼筋「以最外層鋼筋」是指(箍筋、構造 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再以縱向受力鋼筋的外緣,而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 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因此本次修訂後的保護層實際厚度比原規范實際厚度有所加大。」
2 從混凝土碳化、脫飩和鋼筋銹蝕的耐久性角度考慮,不再以縱向受力鋼筋的外緣,而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 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因此本次修訂後 的保護層實際厚度比原規范實際厚度有所加大。
『玖』 什麼是鋼筋保護層
(1)鋼筋保護層指的是,受力主筋到混泥土外表面的距離。注意專這里的「主筋」一詞屬的用意特殊,因為比如有人對圍住受力主筋的外圍箍筋提出疑問,箍筋尤其是箍筋的轉角處理混泥土表面的距離肯定比內邊主筋到混泥土的距離(也就是鋼筋保護層)短,這個時候的箍筋的保護層就沒有達到規范的要求了,其實這種情況大可不必考慮,因為保護層包混的是一個「面」或者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點。
(2)保護層作用: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版,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3)。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鋼筋保護層指的是受力主筋的保護層即主筋的外皮到砼外邊的尺寸! 具體看一查看平法圖籍03G101-1中33頁規定,板、牆、殼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最 小厚度表中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於10mm;梁、柱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於15mm。
『拾』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層是指主筋還是指箍筋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層既不是指主筋,也不是指箍筋。鋼筋保護層專,是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屬凝土表面的距離。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為:箍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保護層。從混凝土碳化、脫鈍和鋼筋銹蝕的耐久性角度考慮,不再以縱向受力鋼筋的外緣,而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10)鋼筋保護層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鋼筋的保護層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