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主筋,箍筋,分布筋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構件中承受重力荷載的鋼筋,相對於構造鋼筋而言,亦稱縱向受力鋼筋,僅在截面受拉區配置的受彎構件稱單筋截面受彎構件,同時在截面受壓區配置的稱為雙筋截面受彎構件。因此主筋按其受力不同而有受拉及受壓主筋兩種,受拉主筋系承受拉應力,受壓主筋則承受壓應力。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 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
(1)怎麼樣才算對角主鋼筋擴展閱讀:
主筋在梁中有:樑上部、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支座上部縱向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抗扭腰筋;
主筋在板中有:板支座上部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下部縱向受力鋼筋;
主筋在牆中有:牆水平與豎向分布鋼筋;
主筋在柱中有:柱縱向受力鋼筋;
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
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
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
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依據GB50010-200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溫度筋的長度計算同板內負筋的分布筋計算一樣.如圖紙上設計有溫度鋼筋時可參照分布鋼筋的長度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1、溫度筋的長度=軸線長度-兩邊負筋標注長度+搭接長度*2+彎勾*2,加不加彎勾*2,看鋼筋等級,一級鋼可加也可不加,二、三級鋼一律不加彎鉤;
2、溫度筋的根數=(軸線長度-兩邊負筋標注長度)/溫度筋的間距-1才准確;不過有時候受力筋可以起到溫度筋的作用,不單獨配了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⑵ 鋼筋怎樣區分主筋和附筋
有兩個方法:
1、主筋鋼筋比附筋粗;
2,主筋配在受拉側,附筋沒有具體要求,可以在受壓側,可以是構造鋼筋
直徑大的鋼筋,一般是主筋,主筋的作用是受拉,因為拉力大,混凝土是承受不了的,會開裂,所以配筋時,直徑大的鋼筋要配在梁的受拉側,受壓側可以是細的鋼筋,有的是構造鋼筋,箍筋的作用是抗剪和構造。
(2)怎麼樣才算對角主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混凝土與鋼筋的特性:
通常混凝土結構擁有較強的抗壓強度(大約3000磅/平方英寸, 35MPa)。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通常只有抗壓強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顯著的拉彎作用都會使其微觀晶格結構開裂和分離從而導致結構的破壞。而絕大多數結構構件內部都有受拉應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鋼筋的混凝土極少被單獨使用於工程。
相較混凝土而言,鋼筋抗拉強度非常高,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們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等加勁材料與之共同工作,由鋼筋承擔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擔壓應力部分。在一些小截面構件里,除了承受拉力之外,鋼筋同樣可用於承受壓力,這通常發生在柱子之中。鋼筋混凝土構件截面可以根據工程需要製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
⑶ 什麼叫角筋構造筋是否就是腰筋
柱子、梁的截面角處,能維持箍筋架立的鋼筋是角筋,角筋也可同時是縱筋、通長內筋、架立筋。容
角筋不是拉結筋,拉結筋,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是建築工程中鋼筋類型的一種,把它砌到牆的裡面,擺在磚中起層當連接砌體防止開裂的作用。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是口字形的,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
雙肢箍有叫定位箍筋,多用於梁裡面,作用是維持鋼筋架立、定型。
四肢箍,六肢箍又叫復合箍筋,外面為一個大的雙肢箍裡面有幾個小箍筋或者拉筋。最好辨別幾肢箍,就從左到右數箍筋的豎向根數有幾根就是幾肢箍。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⑷ 誰能告訴我鋼筋的分布如何區別以及識別主,副筋的區別
這個肯定是有區別的啊
⑸ 連梁 對角暗撐配筋 交叉斜筋配筋 集中對角斜筋配筋 是什麼概念或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幫助我理解的謝謝!
其為框架-剪力牆結構。
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兩端與專剪力牆相連且跨高屬比小於5的梁。在11G101圖集中,連梁分為連梁(對角暗撐配筋)、連梁(交叉斜筋配筋)和連梁(集中對角斜筋配筋)三種,分別編號LL(JC)、LL(JX)和LL(DX)。
連梁交叉暗撐:當連梁的跨高比不大於2時(只要是剪力牆筒體結構中),在連梁中設置暗撐或交叉鋼筋,這種暗撐是斜向交叉的。
由框架與剪力牆組合而成的結構體系,適用於需要有局部大空間的建築,這時在局部大空間部分採用框架結構,同時又可用剪力牆來提高建築物的抗側能力,從而滿足高層建築的要求。
(5)怎麼樣才算對角主鋼筋擴展閱讀:
兩個方向斜撐的縱向鋼筋均應採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綁成一體,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區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6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2倍;
縱筋伸入豎向構件的長度不應小於lal,非抗震設計時lal可取la;抗震設計時lal宜取1.15la;梁內普通箍筋的配置應符合《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第9.3.7條的構造要求。
⑹ 什麼叫主筋、負筋、受拉鋼筋 受壓鋼筋
主筋:亦稱縱向受力鋼筋,僅在截面受拉區配置其的受彎構件稱單筋截面受彎構件,同時在截面受壓區配置其的稱為雙筋截面受彎構件。因此主鋼筋按其受力不同而有受拉及受壓主鋼筋兩種。受拉主鋼筋系承受拉拉力,受拉主鋼筋則承受壓應力。
負筋:一種能保證鋼筋有效的正確的受力位置的板負筋。它是用一條鋼筋彎成兩條負筋,依靠橫向連筋將兩條負筋的直線段或直角彎鉤連結在一起,將每兩條負筋整體連在一起,使到每兩條負筋都會構成平面體。負筋不僅能起到抵抗樓板或基礎底板的負彎矩的作用,而且能起到錨固和定位作用。此實用新型同時還保留現規范負筋的結構要求
受拉、受壓鋼筋就是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屬於主筋范疇
⑺ 什麼是對角主鋼筋
對角主筋, 就是在受力構件中 相對應的角,設置的主要受力筋,
⑻ 鋼筋對角線差怎麼算,具體點
用三角形定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