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混凝土是指什麼
謂鋼筋混凝土,也就是說在澆注混凝土的時候植入鋼筋或者鋼筋網,還可以植入鋼板,所形成的。
『貳』 地鐵車站工程中的內襯牆,中隔牆,側牆分別怎麼區別呢,它們相互關糸是怎麼樣的呢
內襯牆理論上就是側牆,頂板施工的時候咱們管挨著地連牆那片梁叫內襯牆,當你施工當負一層的時候,咱們下邊的乘客也能看到的部分就開始叫側牆了。地鐵一般不設置中隔梁的,但是修城市地下通道或者隧道的時候,為了隔開雙向的行車中間修的那扇牆就是中隔牆。能明白嗎?
『叄』 鋼筋混凝土是什麼
澆築混凝土之抄前,先進行綁筋支模,也就是用鐵絲將鋼筋固定成想要的結構形狀,然後用模板覆蓋在鋼筋骨架外面。最後將混凝土澆築進去,經養護達到強度標准後拆模,所得即是鋼筋砼。
常見的還有素混凝土,就是沒有鋼筋的混凝土
『肆』 工程技術 混凝土內襯牆是什麼施工工藝
砌築工程。
內襯牆是針對地下連續牆而言的。一般地下連續牆施工完後,牆面及其不光滑,會形成凹凸不平的牆面。這時有些設計就會再在連續牆內另砌一堵磚牆或者鋼筋混凝土牆。由於在地下連續牆內側,故稱為「內襯牆」。
工藝流程:
鑿除連續牆保護層→(底板上450㎜高襯牆)地下室底板、地梁鋼筋安裝完畢(施工段))→放線→安裝模板撐腳→植錨拉筋→模板加固校正→預埋襯牆支撐鋼管→澆築底板及450高襯牆砼→450高襯牆模板拆除→(京冶公司地下二層連續牆鋼支撐已經拆除)→植襯牆-7.38以上標高錨拉筋→放模板控制線→安裝螺帽,玻璃膠固定→模板打孔安裝→木枋及鋼管加強→安裝燕尾卡→螺帽固定校正→兩道鋼管斜撐→澆築襯牆砼(和-3.930標高梁板一起澆築)→植-3.93至冠梁頂錨拉桿、支模、澆-3.93至冠梁襯牆砼。
『伍』 鋼襯鋼筋混凝土是什麼意思求大神指教
應該是鋼襯混凝土管吧。是一種內襯鋼板外包混凝土的新型結構組合,鋼襯與混凝土不設墊層,緊密連接。常用於水電站的壓力管道。
『陸』 鋼筋混凝土結構什麼意思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簡介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摻和材料、外加劑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後堅硬如石,受壓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斷裂。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充分發揮混凝土的受壓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區域內或相應部位加入一定數量的鋼筋,使兩種材料粘結成一個整體,共同承受外力。這種配有鋼筋的混凝土,稱為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粘結錨固能力可以由四種途徑得到:
①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化學吸附作用力,也稱膠結力。
②混凝土收縮,將鋼筋緊緊握固而產生摩擦力。
③鋼筋表面凹凸不平與混凝土之間產生的機械咬合作用,也稱咬合力。
④鋼筋端部加彎鉤、彎折或在錨固區焊短鋼筋、焊角鋼來提供錨固能力。
區別
1、鋼框架結構是以鋼材製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具有以下特點:自重較輕,工作的可靠性較高,抗振(震)性、抗沖擊性好,工業化程度較高,
容易做成密封結構,易腐蝕,耐火性差等特點。
2、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用鋼筋和混凝土建造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由於鋼材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其次鋼材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因此,鋼結構的抗震性能比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好。
優點
1、就地取材。
2、耐久性、耐火性好(與鋼結構比較)。
3、整體性好。
4、可模性好。
5、比鋼結構節約鋼材。
缺點
1、自重大。
2、混凝土抗拉強度較低,易裂。
3、費工、費模板周期長。
4、施工受季節影響。
5、補強修復困難。
鋼筋混凝土最主要當然與其材料:也就是鋼筋和混凝土有關,其中鋼筋的抗拉強度和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最重要。另外,施工之中還和天氣的溫度濕度等有關,因為會影響到混凝土的凝結速度。
『柒』 什麼是鋼筋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為加筋混凝土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捌』 房屋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指房屋的結構類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玖』 地下連續牆牆內側設置鋼筋混凝土內襯牆如何施工
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施工
[摘要]某某大廈採用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作為地下支護和永久結構。本文介紹了地連牆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方法、工程進度和經濟效益以及注意事項等。
結構是施工深基礎工程既有效又經濟的方法之一
1工程概況
某某大廈,框剪結構,建築面積38000m2,地下2層,地上29層,位於繁華市區內,南臨牆子河,西、北與高層建築相鄰,東靠交通要道。主樓20m深度范圍內表層土為雜素填土,其餘為粘土及粉質粘土,呈鬆散、可塑、流塑狀態。地面以下1.5m為穩定水位,經過多方面考慮,選擇地下連續牆作為施工階段的支護結構和使用階段的地下室外牆。
2施工方法
2.1施工前准備工作
2.1.1導牆設計。導牆是地下連續牆成槽之前修築的臨時結構,其主要作用是擋土、測量的基準、支承重物。它是由表層土的特性、地下水位以及承受重量所決定的。地面以下3m左右均為軟塑松填的雜土,地下水位基本穩定在1.5m左右,鋼筋網架、鎖口管的自重以及頂拔鎖口管的力都要由導牆承受,所以確定使用倒「L」型C20鋼筋混凝土導牆(圖1)。其深度內側為1.5m,外側與地連牆頂交叉500mm,以便施工帽梁時起到截水作用。
2.1.2單元槽段劃分。單元槽段的劃分原則是在滿足承載力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減少鋼筋製作種類和幅數(圖2)。圓弧處採用折線段,折線段交點在圓弧上,也就是每幅牆的中間,即獨立柱的位置,轉角處使用「L」形幅牆過渡。其他直線段牆幅長控制在6m左右,上部柱盡量位於幅牆的中間,偏差不大於1000mm。槽段接頭處選用半圓形。
2.1.3泥漿處理系統。設計和建造一個包括拌漿池(12m3)、調整池(9m3)、儲漿池(90m3)、沉澱池(50m3)、廢漿池(50m3)的泥漿處理系統。間隔牆用加氣混凝土塊砌築,厚200mm,內外抹防水砂漿。底板為厚150mm C20的混凝土內配φ12*200鋼筋。
2.1.4確定混凝土配合比。選砂、石、水泥送試驗室進行性能檢驗,合格後,經過試配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為增加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加入YNH—1緩凝早強型減水劑。
2.2施工順序
從東側半圓弧頂部開始,即從11軸東側的C~D軸中第一幅開始,南北各一幅跳槽施工,至1軸閉合。
2.3施工工藝流程
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
.
圖1導牆示意
圖2單元槽段劃分
圖3地下連續牆施工工藝流程
2.4施工方法
2.4.1修築導牆。現澆鋼筋混凝土導牆的施工順序為:平整場地→測量定位→挖槽及處理棄土→綁扎鋼筋→支模板→澆築混凝土→拆模並設置橫撐→導牆外側回填土。施工時要注意導牆外側回填土應用粘土填實,澆築混凝土要搗實,不得有跑模、蜂窩、狗洞現象,施工接頭應與地連牆接頭位置錯開,嚴格控制導槽的誤差,拆模後應沿其縱向每隔1m加設上下兩道木支撐(100mm×100mm),禁止任何重型機械和運輸設備在旁邊行駛,以防導牆受壓變形。
2.4.2劃分槽段。導牆施工完後,及時將縱橫軸線及槽段劃分標注在導牆上,以便於槽壁機工作和吊放鋼筋網架等。
2.4.3泥漿制備和管理
(1)泥漿制備:根據地基土、地下水和施工條件調查,確定泥漿主要由膨潤土拌制,另加適量的增粘劑CMC和分散鹼。膨潤土的摻量為8%,其他外加劑應根據泥漿性能摻入。新鮮泥漿:比重1.045~1.05、粘度23~25s、pH值7.5~8.5。
泥漿攪拌選用噴射攪拌和高壓氣體攪拌相結合的方式。噴射攪拌主要用於未達到設計濃度前,氣體攪拌主要用於使泥漿均勻、膨潤土充分溶脹。
先將膨潤土在拌漿池中拌合均勻,然後根據其泥漿性能從1%的CMC、4%的鹼液桶中取出一定數量液體逐步加入拌漿池中,待達到新鮮泥漿性能後,輸入到儲漿池中備用。
(2)泥漿的管理:待槽壁機開挖後,將儲漿池中的泥漿輸入槽內,保持液面距牆頂500mm。在灌注混凝土前根據其灌入量,先輸出一部分泥漿至沉澱池,沉澱後輸至調整池進行調整,繼續使用。如果經測定泥漿粘度>100s、比重>1.30、pH值>14,則輸入泥漿進入廢漿池,用泥漿車外運排放
『拾』 什麼是混凝土襯砌
襯砌指的是為防止圍岩變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邊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護結構。
襯砌技術通常是應用於隧道工程、水利渠道中。 襯砌簡單說來就是內襯,常見的就是用砌塊襯砌,可以是預應力高壓灌漿素混凝土襯砌。
二次襯砌和初期支護相對而言,指在隧道已經進行初期支護的條件下,用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內層襯砌,以達到加固支護、優化路線防排水系統、美化外觀、方便設置通訊、照明、監測等設施的作用,以適應現代化高速道路隧道建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