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材料進場檢驗有哪些規定
鋼筋進場檢驗內容如下:
首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出具①產品合格證原件(復印件限版制使用且必須蓋權公章);②產品備案證原件(復印件必須蓋備案企業公章);③生產許可證編號;④檢驗鋼材生產廠家是否在當地建委發布的正規生產企業名錄中。
再者,需要檢查該批鋼筋①產品名稱、型號與規格、牌號;②生產日期、生產廠名、廠址、廠印及生產許可證編號;③具有檢驗人員與檢驗單位證章和機械、化學性能規定的技術數據;④ 採用的標准名稱或代號;⑤螺紋鋼筋表面必須有標志和附帶的標牌;⑥ 合格證,鋼材總量不能超過60t(一個檢驗批)。
接著,進行外觀檢查。要求進場鋼筋凡在車上有堆積成垛的必須全部卸車檢驗,並採取打捆抽檢方法,檢查內有有①鋼筋表面有無產品標識(鋼筋強度等級、廠家名稱縮寫、符號、鋼筋規格),標識是否准確規范。②鋼筋外觀有無顏色異常、銹蝕嚴重、規格實測超標、表面裂紋、重皮等。
待以上完成後,由見證取樣人員監督施工單位取樣員現場按規定取樣,取樣完成後與施工單位共同送至試驗室進行復試,在接到檢驗合格通知後(註:對不能馬上出具合格報告的,應有臨時報告)方可予以進場,否則做好相關記錄和標志予以清退。
⑵ 兩次送檢的鋼筋不合格,但現場已經再用了、有什麼補救的辦法
鋼筋原材料送檢第一次不合格時,還可以加倍取樣再送檢,如果再回不合格,這批鋼筋就答是不合格品了。要作退場處理。已使用的進行返工。
如發現施工現場有使用不合格鋼筋、劣質鋼材的,或者未對進場鋼筋取樣檢測的,將責令責任單位立即改正,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
⑶ 鋼筋進場要檢驗哪些項目
確保現場鋼筋復質量的要求是:制
鋼筋采購時,需提供廠家的營業執照、資質、生產許可證;鋼筋進場時,廠家(或商家)必須提供產品質量證明書(相當於合格證);施工單位在監理單位的見證下,現場取樣送第三方(有檢驗資質的單位)進行復檢,復驗的內容是:伸長率、冷彎、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根據第三方的檢測檢查原材是否合格。
⑷ 施工單位對進場的鋼筋應做哪些現場質量驗收工作
鋼筋進場應復按規范要求檢查產品合制格證,出廠檢驗報告,並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二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XG1-2009的相關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合格後方准使用
⑸ 鋼筋進場驗收有哪些要求
(1)鋼筋進場時,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2)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3)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4)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拓展資料:
鋼筋綁扎質量要求及驗收標准:
(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准規定。
(2)鋼筋綁扎允許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 90%以上。預 埋管、預埋線應先埋置正確、固定牢靠。
(3)鋼筋工程施工前須按設計圖紙提出配料清單,同時滿足設計 要求。搭設長度、彎鉤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的規定,品種、規 格需要代換時,徵得設計單位同意,並辦妥手續。
(4)所用鋼筋具有出廠質量證明,對各鋼廠的材料均進行抽樣檢 查,並附有復試報告,未經驗收不得使用,並且做好鋼筋的待 檢、已檢待處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標識。
(5)注意滿足砼澆築時的保護層要求(可採用塑料墊塊)。砼墊 塊按設計的保護層厚度事先做好帶鐵絲預制砼墊塊。砼墊塊用普通 425#水泥按 1:1-1:2 的比例砂漿製作,墊塊設置的間距宜控制 在 1 米左右,在園砼柱中,採用圓形砂漿塊中間設洞套在鋼筋 上。
(6)鋼筋成品與半成品進場必須附有出廠合格證及物理試驗報 告,進場後必須掛牌,按規格分別堆放,並做標牌標識。
(7)施工時要對鋼筋進行復試,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8)對鋼筋要重點驗收,柱的插筋要採用加強箍電焊固定,防止 澆混凝土時移位。
(9)驗收重點為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綁扎牢固、搭接長度 等,並認真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交監理驗收。
⑹ 施工現場鋼筋進場,原材料檢查哪些項目
鋼 筋 分 項 工 程
說明:5 鋼筋分項工程
鋼筋分項工程是普通鋼筋進場檢驗、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鋼筋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工序和驗收的需要確定。
5.1 一 般 規 定
5.1.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說明:5.1.1 在施工過程中,當施工單位缺乏設計所要求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規格時,可進行鋼筋代換。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作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原結構設計的要求,並明確鋼筋代換由設計單位負責。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1.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說明:5.1.2 鋼筋隱蔽工程反映鋼筋分項工程施工的綜合質量,在澆築混凝土之前驗收是為了確保受力鋼筋等的加工、連接和安裝滿足設計要求,並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項 目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1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普通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要求。鋼筋進場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並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由於工程量、運輸條件和各種鋼筋的用量等的差異,很難對各種鋼筋的進場檢查數量作出統一規定。實際檢查時,若有關標准中對進場檢驗數量作了具體規定,應遵照執行;若有關標准中只有對產品出廠檢驗數量的規定,則在進場檢驗時,檢查數量可按下列情況確定:
1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大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旬劃分為若干個出廠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2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作為一個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3 對連續進場的同批鋼筋,當有可靠依據時,可按一次進場的鋼筋處理。
本條的檢驗方法中,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是對產品質量的證明資料,通常應列出產品的主要性能指標;當用戶有特別要求時,還應列出某些專門檢驗數據。有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可以合並;進場復驗報告理進場抽樣檢驗的結果,並作為判斷材料能否在工程中應用的依據。
本規范中,涉及原材料進場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時,除有明確規定外,都應按以上敘述理解、執行。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2 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其強度實測值就滿足本條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地震作用下,結構某些部位出現塑性鉸以後,鋼筋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2.3 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
說明:5.2.3 在鋼筋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鋼筋性能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對同批鋼筋進行專項檢驗。
一 般 項 目
5.2.4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2.4 為了加強對鋼筋外觀質量的控制,鋼筋進場時和使用前均應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彎折鋼筋不得敲直後作為受力鋼筋使用。鋼筋表面不應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以免影響鋼筋強度和錨固性能。本條也適用於加工以後較長時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觀質量達不到要求的鋼筋半成品的檢查。
5.3 鋼 筋 加 工
主 控 項 目
5.3.1 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 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 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5.3.2 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 徑;
2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
135°;
3 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3.1~5.3.2 對各種級別普通鋼筋彎鉤、彎折和箍筋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分別提出了要求。受力鋼筋彎鉤、彎折的形狀和尺寸,對於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協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據構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於保證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特別是對配筋率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更為重要。
對規定抽樣檢查的項目,應在全數觀察的基礎上,對重要部位和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進行抽樣檢查。抽樣檢查的數量通常採用「雙控」的方法。這與本規范第4.2.5條的說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項 目
5.3.3 鋼筋調直宜採用機械方法,也可採用冷拉方法。當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的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3.3 盤條供應的鋼筋使用前需要調直。調直宜優先採用機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調直鋼筋的質量;也可採用冷拉方法,但應控製冷拉伸長率,以免影響鋼筋的力學性能。
5.3.4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5.3.4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就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表5.3.4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 ±20
箍筋內凈尺寸 ±5
說明:5.3.4 本條提出了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內凈尺寸是新增項目,對保證受力鋼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較為重要。
5.4 鋼 筋 連 接
主 控 項 目
5.4.1 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1 本條提出了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的基本要求,這是保證受力鋼筋應力傳遞及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鋼筋的連接方式已有多種,應按設計要求採用。
5.4.2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說明:5.4.2 近年來,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技術發展較快,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對其應用、質量驗收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驗收時應遵照執行。對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除應按相應規定進行型式、工藝檢驗外,還應從結構中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驗。
一 般 項 目
5.4.3 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3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鋼筋在同一受力區段內不宜多次連接,以保證鋼筋的承載、傳力性能。本條還對接頭距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作出了規定。
5.4.4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4 本條對施工現場的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提出了外觀質量要求。對全數檢查的項目,通常均採用觀察檢查的方法,但對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可輔以量測檢查。
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5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應用范圍、連接區段的定義以及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5.4.6)。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 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圖5.4.6書館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及接頭面各百分率
註:圖中所示搭接接頭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搭接鋼筋為兩根,當各鋼筋直徑相同時,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
說明:5.4.6 為了保證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定義、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長度的要求。在本規范附錄B中給出了各種條件下確定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
5.4.7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就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
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4.7 搭接區域的箍筋對於約束搭接傳力區域的混凝土、保證搭接鋼筋傳力至關重要。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給出了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直徑、間距等構造要求。
5.5 鋼 筋 安 裝
主 控 項 目
5.5.1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5.1 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對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一 般 項 目
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5.5.2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行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當,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 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護層厚度 基 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接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註:1 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到其中的較大值;
3 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說明:5.5.2 本條規定了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梁、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位置對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響。由於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移位而引發的事故通常較為嚴重,應加以避免。本條通過保護層厚度偏差的要求,對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的合格點率要求規定為90%及以上。對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仍為80%及以上。
⑺ 鋼筋需要二次檢測嗎鋼筋有沒有過期
鋼筋需要二次檢測。
進場後還要進行鋼筋原材料的檢測,包括強度、冷彎,版重量偏權差等,焊接的還要進行焊接的抗拉強度檢測。檢測報告驗收的時候作為資料一定要有的。
按照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鋼筋進場時,除了必須有隨貨帶來的合格證和廠家質檢報告外,工地還應在監理旁站的情況下進行鋼筋抽檢,抽檢合格後方可使用,鋼筋只要不生銹,或輕微生銹後不影響使用的,都可以在工程中使用,當然沒有過期之說了。
⑻ 鋼筋進場復驗有哪些規定
鋼筋的取樣規范:同種規格型號、批次(號)每60t取樣一次,不足60t仍取樣一次。
1、同一編號、同一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不超過60T一組。去掉端頭子500mm後,隨機抽取。
2、鋼筋拉伸試驗長度為450-500,彎曲長度350-400。因為每個單位的試驗用機型不太一樣,所以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可以咨詢當地的檢測單位。
3、現在混凝土結構規范的補充條文出來後,要加做重量、延伸率檢測,另外送五根500-1000長。
碳素結構鋼:同一廠別、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每≤60t為一驗收批。每一驗收批取一組試件(拉伸、彎曲各1個)。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在以上四種條件下每≤60t為一驗收批。每一驗收批取一組試件(拉伸、彎曲各2個)。
熱軋圓盤條:在上述條件下取一組試件(拉伸1個、彎曲2個、取自不同盤)。冷軋扭鋼筋: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尺寸、同一台軋機、同一台班≤10t為一驗收批,每批冷彎試件1個,拉伸試件2個,重量、節距、厚度各3個。
(8)建築工地進場的鋼筋二次檢測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2017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11)冷軋扭鋼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鋼筋DBJ14-BG3-96
⑼ 鋼結構施工中那些常用原材需要做二次復試 復試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鋼板原材料 一組取400X40x不同厚度鋼板四塊 一組代表數量60噸 主要是取設計要求的或者規范內要求的,主受力容構件 比如梁腹板 上、下翼緣板。力學和化學分析
高強螺栓 8套(大六角頭包括母和兩個墊片)一組 一組代表3000套 各地實驗室代表數量好像不同。
焊條、焊絲等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地腳錨栓取樣和鋼筋一樣
裡面有好多,具體看圖紙和監理理解,按照規范要求做,主要要和實驗室談好取樣方法,監理見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