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現澆構件鋼筋,柱樑板,鋼筋重量計算過程,題目及圖,最好有解釋
可以的呢,不過要有償計算的呢
② 如何計算現澆鋼筋混凝土連續梁鋼筋工程量
現澆混凝土梁綜合基價中,梁劃分為基礎梁、單梁和連續梁、異形梁、圈樑、過梁、疊合梁、桁架等七大類。
基礎梁,是指直接以獨立基礎或柱為支點的梁。一般多用於不設條形基礎時牆體的承托梁。
單梁、連續梁,是指樑上沒有現澆板的矩形梁。
異形梁,是指梁截面為T、十、工形,樑上沒有現澆板的梁。
圈樑,是指以牆體為底模板澆築的梁。包括以牆體為底模澆築的框架梁、連系梁。
過梁,是指在牆體砌築過程中,門窗洞口上同步澆築的梁。
疊合梁,是指在預制樑上部預留一定高度,甩出鋼筋,待樓板安裝就位後加綁鋼筋,再澆灌混凝土的梁。
層高超過3.6m時,單梁、連續梁和異形梁,可另列項目計取超高增加費,套用梁超高增加費綜合基價子目,計算規定同矩形柱。其他各種梁,均不另計取超高增加費。
其他換算規定,同矩形柱。
(一)注意事項
(1)現澆鋼筋混凝土弧形梁或折線形梁,綜合基價沒有直接設立子目,可執行相應綜合基價,模板人工、模板料按前述規定執行。
(2)現澆鋼筋混凝土薄腹梁,執行異形梁綜合基價子目。
(3)空心板端頭疊合梁,執行疊合梁綜合基價子目,但應扣除模板部分費用。
(4)素混凝土圈樑套用鋼筋圈樑子目,但應扣除鋼筋部分費用。
(5)變截面梁,執行異形梁綜合基價子目。
(6)現澆混凝土單梁、連續梁、異形梁,若與樓板整澆一體時,單梁、連續梁、異形梁等不能單獨列項計算,其體積並入現澆板工程量內,執行現澆板綜合基價。
(7)地圈樑,仍執行圈樑綜合基價子目。
(8)L形圈樑執行圈樑綜合基價子目,模板人工乘以系數1.08。
(9)單梁、連續梁側面帶挑出牆面的挑口時,突出寬度在12cm以內者,挑出部分與梁合並,仍執行梁的綜合基價;寬度在12cm以上者,突出牆外部分另列項目,執行挑檐綜合基價。
(10)陽台梁突出陽台水平投影部分的挑口造型,突出部分另列項目,執行異形梁綜合基價。
(二)梁的工程量的計算
1.單梁、連續梁
工程量=梁長×設計斷面面積
梁長的計算規定:梁與柱(不包括構造柱)交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次梁交接時,次梁長度算至主梁的側面;梁與牆交接時,伸入牆內的梁頭包括在梁的長度內計算。
現澆梁墊,其體積並入梁內計算。
2.T、十、工形異形梁
工程量=梁長×設計斷面面積
梁長的計算規定,同單梁、連續梁。
3.變截面梁(異形梁)
工程量=L2×(h1+h2)b
式中,h1、h2——分別為變截面部分兩頭的高度;
L2——變截面部分的長;
b——變截面梁的寬度。
變截面梁梁長為變截面部分的長度。與變截面部分連接的梁,應根據其結構特徵另列項目計算,套用相應的單梁、連續梁、過梁、圈樑綜合基價。若相連的為T、十、工異形梁時,則工程量合並計算,執行異形梁綜合基價。
4.圈樑、過梁
工程量=梁長×設計斷面面積
梁長按設計圖示長度計算。圈樑代過梁者,過梁部分應與圈樑部分分別列項,其過梁長度按門、窗洞口外圍寬度兩端共加50cm計算,分別套用圈樑和過梁綜合基價子目。
陽台、雨篷、挑梁等嵌入牆內的梁,按圈樑列項計算。
空門洞、空圈上的梁,應按過梁列項計算,不能按單梁列項計算。
圈樑、過梁與主、次梁或柱(包括構造柱)交接者,圈、過梁長度應算至主、次梁或柱的側面。圈樑與現澆板整澆時,板算至圈樑側面,圈樑部分仍應單獨列項計算,執行圈樑綜合基價。
5.疊合梁
疊合梁工程量,按設計圖示的第二次灌澆部分的體積以「m3」計算。
③ 現澆板鋼筋雙層雙向布置 麵筋和底筋的計算方法 及搭接怎麼計算
根據圖紙要求的間距,計算麵筋,底筋,馬鐙。
1.
鋼筋長度專=鋼筋平直長度+鋼筋彎鉤屬
長度+搭接長度(底筋和麵筋)。
2.
馬鐙根據施工方案要求,每個馬鐙的長度乘以所用個數。
3.
根據長度乘以鋼筋每米重量,計算出結果。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④ 現澆樓板鋼筋計算怎麼算望指教
1.
板底鋼筋只是縱橫布置,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2.
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板頂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應該是擺放板底鋼筋中的長鋼筋後)
3.對的,頂板鋼筋都是分布在四周的兩頭呈L型鉤的!
當然也要算錨固長度,要不誰為那段鋼筋買單?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⑤ 樓房每平方米鋼筋的含金量怎樣計算
計算方法:一般鋼筋含量為:40-75kg/m2,此平米為建築面積。
內建築面積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衛生間,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外山牆)均為公用牆,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陽台建築面積的計算。 新建住宅各套之間的分隔牆,有公用牆和非公用牆兩種;
凹陽台按其凈面積(含女兒牆牆體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假層: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通氣道等面積、起居室。
(5)現澆平層鋼筋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套內使用面積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原設計的封閉式陽台。
凹進部分按其凈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卧室、廁所,公牆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儲藏室。 內牆面裝修厚度均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其計算公式為、套內牆體面積的計算、廳。 非公用牆牆體也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2)躍層住宅中的房內樓梯按自然層樓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新建住宅各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
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過道;
(4)半挑半凹陽台、廚房、壁櫃等分戶門內面積總和;
(5)挑陽台(底陽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3天前 )
常規來說現在的磚混建築屋基本是現澆鋼筋用量是根據房屋佔地面積和房屋所承受力的大小進行衡量的。
⑥ 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鋼筋數怎麼算
現澆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計算規則,現澆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計算,除另有規定者外,均應區別模板的不同材質,按混凝土與模板接觸面的面積,以平方米計算。柱與梁、柱與牆、梁與梁等連接的重疊部分,以及伸入牆內的梁頭、板頭部分,均不計算模板面積。附牆柱的模板面積,並入牆內工程量計算。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板上單孔面積在0.3m2以內的孔洞面積,不予扣除,洞側壁模板亦不增加;單孔面積在0.3m2以上時,應予扣除,洞側壁模板面積並入牆、板模板工程量之內計算。
(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分別按梁、板、柱、牆有關規定計算,附牆柱並入牆內工程量。
(2)杯形基礎杯口高度大於杯口大邊長度的,套高杯基礎定額項目。
(3)現澆鋼筋混凝上懸挑板(雨篷、陽台)的模板,按圖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挑出牆外的牛腿梁及板邊模板不另計算。
(4)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以圖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小於500mm樓梯井所佔面積。樓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側面模板不另計算。
(5)混凝土台階不包括梯帶,按圖示台階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台階端頭兩側不另計算模板面積。
(6)現澆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構件外圍體積計算,池槽內、外側及底部的模板不應另計算。
⑦ Φ8鋼筋 @150間隔雙層雙向排布每平方米鋼筋用量如何計算(急)
每平方米鋼筋用量10.533公斤。
計算如下:
100÷15=20/3(排)
1×20/3×4=26.667(米/平方米)
Φ8鋼筋米重=0.395公斤回/米
26.667×0.395=10.533(公斤/平方米)
擴展資答料:
用兩層直徑是8毫米的鋼筋,上下兩層,鋼筋間距15厘米。
鋼材密度=7850公斤/立方米
米重=0.00785×截面積(截面積單位是平方毫米)(公斤/米)
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長度L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G/m=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
Φ3=0.055Kg
Φ4=0.099Kg
Φ6=0.222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0=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
⑧ 混凝土現澆隔層如何根據荷載計算鋼筋配比
一、混凝土配製強度計算
混凝土配製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製強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經過計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計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計算:
其中:
σa,σb—— 回歸系數,由於粗骨料為碎石,根據規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 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取48.00(N/mm2);
經過計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計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圍時,根據粗骨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兩表選取:
2)水灰比小於0.40的混凝土以及採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2.流動性和大流動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驟計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為基礎,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計算出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其中:mwa——摻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劑的減水率,取β=500%。
3) 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
混凝土水灰比計算值mwa=0.57×(1-500)=0.703
由於混凝土水灰比計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
四、水泥用量計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
五. 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的計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確定:
根據水灰比為0.703,粗骨料類型為:碎石,粗骨料粒徑: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
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的確定,採用體積法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準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準細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細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取α=1.00;
以上兩式聯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
混凝土的基準配合比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為: 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
⑨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承載力怎麼計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樓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載是不同的。譬如.5KN,5KN等。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計算
恆荷載標准值
20mm厚水泥沙漿面層:0.02 ×20=0.4 KN/㎡
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漿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計 2.655 KN/㎡
活荷載標准值: 10.0 KN/㎡
因為是工業建築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准值大於 ,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取 ,
恆荷載設計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載設計值:q=10×1.3=13.0KN/㎡
荷載設計總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計算簡圖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寬為b=200mm,現澆板在牆上的支承長度為a= ,則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按以下二項較小值確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間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3)彎矩設計值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於10%,可按等跨連續板計算
由資料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下表
板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 1/11 -1/11 1/16 -1/14
計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配筋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鋼筋,fy=210 N/ mm2。 對軸線②~⑤間的板帶,考慮起拱作用,其跨內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可折減20%,為了方便,近似對鋼筋面積折減20%。板配筋計算過程見表。
板的配筋計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彎矩設計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軸線
①~② ⑤~⑥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軸線②~⑤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驗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圖繪制
板中除配置計算鋼筋外,還應配置構造鋼筋如分布鋼筋和嵌入牆內的板的附加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