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預制板板縫如何處理
1、90%左右的樓板裂縫都是由於溫度和收縮原因造成,此類裂縫可以使用版自動低壓灌漿的方法權進行修復。自動低壓灌漿技術是包括材料、機具、施工的一項綜合技術。灌漿修復後裂縫內部被環氧樹脂填充飽滿,其抗拉及粘接強度高,不會產生二次開裂。
2、由於混凝土強度和混凝土板厚嚴重不足、災害和事故產生的裂縫,對結構的影響較大,需要採取科學的方法對混凝土裂縫進行修復和加固。
(1)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縫處理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預制板有實心和空心兩種。製作空心預制板的目的,簡單的說是因為在板的空心的位置不受力,所以在空心的地方灌注混凝土就沒有用,於是就可以把不受力的地方空起來,達到減輕重量和節省造價的目的。但是已經不提倡用預制空心板,樓房結構都採用現澆結構,好處是造出來的房子整體性好,也就是說更結實了。
預制空心板(YKB)並不是都不承重,在板頭處也要承受上面的荷載,所以在板頭加上堵頭,YKB板縫也有一定的規定,一般是小於30不合格,30-50合格,50-110板縫加筋,大於110小於500(超過一個板的標志長度,可以選擇加一塊板,板的標志長度500、600、900)做成板帶。
㈡ 簡述預制裝配式樓板的板縫如何處理
猜想是問的設計而不是安裝哈。 1. 預制板宜縱向安放,使結構為橫向承重體系或橫、縱向內承重容體系,不宜縱向承重體系; 2. 砌體結構中,各塊調整完的總寬,板邊不得壓在牆或樑上; 3. 板間的間距,板底最窄縫不得小於25mm,用不同寬的板調整;實在有寬縫應按規定加鋼筋吊 模現澆。框架結構有柱子靠不攏的大縫,應在圖上畫出現澆帶,加鋼筋與梁一同現澆; 4. 板頭與另跨板頭的順板縫里加錨拉鋼筋;砌體結構中板長大於3900的沿牆加錨拉筋於板面(90°彎折掛進板縫); 5.板的支承長度不得小於100mm。
㈢ 預制板板縫如何處理預制板與牆,梁的連接如何處理樓板上遇到隔牆時如何處理
在構造上要求是板與板之間留30毫米的縫,板縫放1根6的鋼筋,在用C20細石混凝土灌內實
預制板在牆邊容也要留30的縫,實際是與牆相接。
預制板與梁相接的時候,板一定座在牆上,牆頂有梁,與板同高,則需要將板的孔堵死,防止梁混凝土施工時進入板孔里,這個構造很少見。
預制板上有隔牆,那這個隔牆的厚,常見的是120以下,直接在板上砌築,是不承重牆
㈣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做法是什麼,具體過程怎麼樣
地磚伸縮縫復做法 伸縮縫的構造,必制須滿足建築結構沿水平方向變形的要求。外牆上的伸縮縫,為防止風雨侵入室內,要求用有彈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擠出的材料填嵌縫隙。常用的材料有瀝青麻絲、浸瀝青木絲板、氯丁橡膠、泡沫塑料等。縫口還須用鍍鋅鐵皮、鋁板或塑料板等作蓋縫處理。內牆伸縮縫的處理,隨室內裝修不同而異,可選用木條、木板、塑料板、金屬板等蓋縫。樓層地面伸縮縫,可在縫口填嵌瀝青麻絲等,上鋪活動蓋板或橡皮條等,以防灰塵落至下一樓層。屋頂的伸縮縫,則用鍍鋅鐵皮、鋁板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等作蓋縫處理,著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築、地下室等處的伸縮縫,出於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結構層的外側或底部加鋪玻璃布油氈、橡膠片、鍍鋅鐵皮、紫銅片,以及採用內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帶(如橡膠、塑料、金屬等),並用瀝青砂漿、瀝青麻絲或浸瀝青木絲板等填嵌縫隙。
㈤ 對樓板裂縫的幾種處理方法
一、樓板裂縫,需要根據不同的裂縫原因給出不同的處理方法。
二、裂縫的分類:裂縫可分為受力裂縫和非受力裂縫。
1、受力裂縫是由地基不均勻沉降、混凝土強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
2、非受力裂縫是由溫度、混凝土的收縮、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它出現的時間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縮裂縫在澆築完成約2~4個小時就會出現,部分溫度裂縫在竣工驗收後三個月至半年內才出現。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負筋保護層偏大(鋼筋嚴重踩塌)、板底混凝土保護層不足或砂的氯鹽含量超標。
三、處理方法:
(1)對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種混用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的破壞性裂縫,須進行徹底處理,即將混凝土打掉重新澆築。
(2)對受力產生的裂縫,可根據裂縫出現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加固補強措施。
如果對已影響到結構安全的樓板裂縫,除了沿縫鑿成V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將環氧樹脂液用壓力灌入縫內封閉外,還要用粘扁鋼或碳纖維布等措施對樓板進行加固。當用碳纖維布加固時,對單條裂縫,除了沿縫粘貼外還要在垂直於縫方向間距布寬粘貼;對相互交叉的多條縫要井字形粘貼,間距同布寬。(布寬300mm左右為宜)
(3)對由溫度、混凝土的收縮、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縫處理如下:
1、對於一般混凝土樓板表面的龜裂,可先將裂縫清洗干凈,待乾燥後用環氧樹脂液灌縫或用表面塗刷封閉。施工中若在終凝前發現龜裂時,可用抹壓一遍處理。
2、對其它一般裂縫(寬度在0.05mm~0.2mm之間)的處理,其施工順序為:清洗板縫後用1:2或1:1水泥砂漿抹縫,壓平養護,封閉以恢復觀感即可。(僅限於縫的數量少且非通長、貫通的縫)
3、對當裂縫(寬度大於0.2mm)較大時,應沿裂縫鑿八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後,用1:2水泥砂漿抹平,也可以採用環氧膠泥嵌補。(僅限於縫的數量少且非通長、貫通的縫)
4、對當樓板出現裂縫面積較大時,應對樓板進行靜載試驗,檢驗其結構安全性,必要時可在樓板上增做一層鋼筋網片,以提高板的整體性。或在板面用環氧樹脂液灌縫封閉(作一層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纖維布粘貼成井字形,間距同布寬。
5、對通長、貫通的危險結構裂縫,裂縫寬度大於0.2mm的處理方法也為:除了沿縫鑿成V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將環氧樹脂液用壓力灌入縫內封閉外,還要用粘扁鋼或碳纖維布等措施對樓板進行加固。當用碳纖維布加固時,對單條裂縫,除了沿縫粘貼外還要在垂直於縫方向間距布寬粘貼;對相互交叉的多條縫要井字形粘貼,間距同布寬。(布寬300mm左右為宜)
6、對通長、貫通與非通長、貫通裂縫共同組成數量又多時板底只有縱橫都粘貼。
㈥ 鋼筋混凝土現澆板開裂處理方案有哪些
樓板來的四個角是應力最集中自的位置,極易出現裂縫,一般整棟樓每層都會在四個角同樣的位置出現斜向開裂。你圖片里發的裂縫較為清晰,如果混凝土已經過了養護期,一般建議採取自動低壓灌漿的方法進行修復,把裂開的混凝土粘接為一體,灌注修復後粘接處強度高於原混凝土強度,起到修復和加固的作用。我也在工地用過類似方法修復,提供一個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詳情見:chanpin/guanjiang/115.html"target="_blank">
㈦ 預制板縫的有哪幾種處理方式
你好
。①來當縫隙小於60mm時,可源調節板縫(使其≤30,灌C20細石混凝土),當縫隙在60~120mm之間時,可在灌縫的混凝土中加配2φ6通長鋼筋;②當縫隙在120~200mm之間時,設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帶,且將板帶設在牆邊或有穿管的部位;③當縫隙大於200mm時,調整板的規格[如圖板縫處理]。
1、依據標准: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
2、施工准備
2.1材料及要求:
2.1.1所用材料的質量、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2.1.2水泥砂漿:
2.1.2.1水泥:不低於3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2.1.2.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於3%,不含有機雜質,級配要良好。
2.1.3瀝青砂漿:
2.1.3.1瀝青採用60號甲、60號乙的道路石油瀝青或75號普通石油瀝青。
2.1.3.2砂:中砂,含泥量不大於3%,不含有機雜質。
2.1.3.3粉料:可採用礦渣、頁岩粉、滑石粉等
㈧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的結構布置原則有哪些板縫如何調整
①板的類型 常用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板,根據其截面形式可分為平板、槽形板和專空心板三種類型。
板縫的屬處理:板間側縫的形式有V形、U(單齒)形和槽(雙齒)形。其中雙齒形有利於加強樓板的整體剛度。板縫能起到傳遞荷載的作用,使相鄰板能共同工作,但施工較麻煩。
①當其縫小於30mm時,用細石混凝土灌實即可。
②當板縫大於50mm時,應在縫中加鋼筋網片再灌細石混凝土。
③當板縫為120mm時,可將縫留在靠牆處,沿牆挑磚填縫。
④當板縫大於120mm時,可採用鋼筋骨架現澆板帶處理 。
②板的布置方式板的布置方式應根據空間的大小,以及盡可能減少板的規格種類等因素綜合考慮,以達到結構布置經濟、合理的目的。板的支承有板式和梁板式,預制板直接擱置在牆上的稱板式布置,若樓板支承在樑上,梁再擱置在牆上的稱為梁板式布置。
③樓板的細部構造a.板縫的處理 b.板的擱置及錨固 預制板擱置在牆上的擱置長度不少於90mm;在樑上的擱置長度不少於60mm。 為了增強樓板的整體剛度,特別是地基條件差的地區或地震區,應在板與牆以及板端連接處設置錨固鋼筋。
㈨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防治措施如下:
(1)現澆板的混凝土應採用中粗砂。
(2)混凝土應採用減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對混凝土收縮影響小的外加劑,其減水率不應低於8%。
(3)預拌混凝土的含砂率應控制在40%以內,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於1000kg,粉煤灰的摻量不宜大於15%。
(4)鋼筋砼屋面及建築物兩端現澆板應設置雙層雙向鋼筋,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直徑不宜小於8mm。外牆轉角處應設置放射形鋼筋,鋼筋的數量不應少於7φ10,長度應大於板跨的1/3,且不得小於1.5m。
(5)預拌混凝土進場時按檢驗批檢查入模坍落度,不應大於160mm。
(6)嚴格控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懸挑現澆板的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於300mm的鋼筋保護層墊塊,在澆築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
(7)現澆板中的線管必須布置在鋼筋網片之上(雙層雙向配筋時,布置在下層鋼筋之上),交叉布線處應採用線盒,線管的直徑不應小於1/3樓板厚度,沿預埋管線方向應增設Φ6@150、寬度不小於450mm的鋼筋網帶,嚴禁水管水平埋設在現澆板中。
(8)現澆板澆築時,在混凝土初凝前應進行二次震搗,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兩次壓抹。
(9)現澆板澆築後,應在12h內進行覆蓋和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的混凝土,不得少於14d。
(10)現澆板養護期間,當混凝土強度小於1.2MPa時,不得進行後續施工。當混凝土強度小於10MPa時,不得在現澆板上吊運、堆放重物。吊運、堆放重物時應減輕隊現澆板的沖擊影響。
(11)現澆板的板底宜採用免粉刷措施。
(12)支撐模板的選用必須經過計算,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邊支撐立桿與牆間距不得大於300mm,中間不宜大於800mm。根據工期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模板,保證按規范要求拆模。
(13)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以及混凝土澆築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14)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將樓板四周清理干凈,陰角處粉成小圓弧。防水層的泛水高度不小於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