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控制梁截面鋼筋凈間距 不是問凈間距多少 是為什麼要規定這個凈間距不小於30毫米
混凝土三材級配中,最粗骨料石子大小決定的
② 只有一根鋼筋為什麼還要寫間距200
第一個並不是一根鋼筋,而是在一定的位置布置相應的多根鋼筋
③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中不能同時輸入鋼筋數量和間距,怎麼辦求建築達人解答
當然不能同時輸入,不然按間距計算的根數與你錄入的根數不同,軟體怎麼取捨?
建議輸入根數就行了,至於間距,施工時按間距200布置就是。
④ 鋼筋間距加倍怎麼理解
你的理解是對的,就是比原有鋼筋間距多了一倍,相當於隔了兩根鋼筋再多放一根鋼筋。
⑤ 鋼筋的間距和排距是中對中,還是上下表面之間的距離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50010 中受力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的規定,且不得小於 15mm;接頭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於 25mm。指的就是鋼筋表面之間的距離。
從監理的角度講只要主筋的規格、間距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就可以通過;出現間距不均勻必須返工重綁,說負彎矩筋的間距是250了,量了十個檔才1900說明間距是密了。不可能局部的地方加一根主筋,必須返工重新綁扎。
鋼筋間距大了可以補救,思想意識有了誤差可就不好補救了。
再者說鋼筋間距大的地方增加一根,增加後間距小了,鋼筋用量大了,還需要增加人工,這是很不合算的,無形中增加投資減少利潤。 因此,作為監理應該在過程式控制制中及時提出建議,讓問題消除在萌芽中。召開會議提高工人質量意識,嚴把質量關。這樣即能保證質量又能減少不必要浪費,增加利潤。實現雙贏。
(5)就一根鋼筋為什麼還寫間距擴展閱讀:
鋼筋的綁扎間距應根據圖紙要求施工,其位移偏差應控制在鋼筋施工及驗收規范允許偏差范圍之內,否則需返工重綁。
拉筋的間距如果圖紙中有要求按圖紙中的要求設置,如果圖紙無具體要求,可以按軟體默認設置的計算。因為軟體的計算規則也是根據圖集和規范編著的。
拉筋間距是分別按照100和200的兩倍計算的。
⑥ 鋼筋間距指的是哪裡的間距
200的間距是鋼筋中到鋼筋中距離200,你現場的只有100是有可能是加了附加筋的,例如200間距的板筋,上面又加了附加筋,附加筋的間距也是200的話,那你去量就只有100了
⑦ 一個直徑10米的圓,裡面要放鋼筋,間距是20公分一根,請問怎麼算鋼筋的長度,鋼筋第一根和直徑一樣是10米
這個很好算,第一根的長度是10米,最後一根的長度是0,如果是直徑十米的圓每二十公分版放一根,就用權10米除以20公分等於50,也就是說單排一共放置50根鋼筋,50根鋼筋實際上就有49個空,也就是說用10米除以49就等於0.2040816,這個結果就是每根鋼筋的遞減數值,也就是說,用10米減去0.2040816就是第二根鋼筋的長度,再減去.02040816就是第三根的長度,以此類推一直減到第49根OK了,這是單排,再乘以2就是雙向上下兩層鋼筋了
⑧ 圓的鋼筋怎麼算。第一根五米四第二根是多長。間距150。鋼筋是16的
計算圓形鋼筋 已知直徑15和間距200公分和根數 第一根長度是15 怎麼算出第二根鋼筋的長度請你也重讀一遍,看看什麼要補充嗎?計算圓形鋼筋(目的),已知直徑15和間距200公分和根數 第一根長度是15(條件?「圓形鋼筋的直徑15和間距200公分?」「不知高度(長度)你自知根數?又知第一根長度是15」),怎麼算出第二根鋼筋的長度?答:不用算!第二根鋼筋的長度同第一根長度是15 、第三根、第四根、……都同第一根長度是15。(因為你告知的條件,不用算!)
⑨ 關於鋼筋間距和根數的問題
鋼筋只能多不能少,你的是12.2根,應當配13根
(另外,你的截面描述有誤,2300是截面寬度,不是跨度)
⑩ 在板中,為什麼受力鋼筋的間距(中距)不能太稀或太密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
9.1.3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專不大於150mm時不宜大屬於200mm 當板厚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於250mm。
9.2.1 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於2根。
2 梁高不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梁高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
3 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