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的性能有哪些
答:(1)對鋼筋強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非預應力鋼筋,主要是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等熱軋鋼筋。
(2)強屈比的要求
所以設計中應選擇適當的屈強比,對於抗震結構,鋼筋應力在地震作用下可考慮進入強化段,為了保證結構在強震下「裂而不倒」,對鋼筋的極限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應小於1.25。
(3)延性
在工程設計中,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為具有明顯預兆,避免脆性破壞,抗震結構則要求具有足夠的延性,鋼筋的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至極限應變點之間的應變值反映了鋼筋延性的大小。
(4)粘結性
粘結性是指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粘結力是鋼筋與混凝土得以共同工作的基礎,其中鋼筋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混凝土間的機械咬合力是粘結力的主要部分,所以變形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最好,設計中宜優先選用變形鋼筋。
(5)耐久性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是指,在外部環境下材料性、構件、結構隨時間的退化,主要包括鋼筋銹蝕、凍融循環、鹼—骨料反應、化學作用等的機理及物理、化學和生化過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降低可引起承載力的降低,影響結構安全。
(6)適宜施工性
在施工時鋼筋要彎轉成型,因而應具有一定的冷彎性能。鋼筋彎鉤、彎折加工時應避免裂縫和折斷。熱軋鋼筋的冷彎性能很好,而性脆的冷加工鋼筋較差。預應力鋼絲、鋼絞線不能彎折,只能以直條形式應用。
同時,要求鋼筋具備良好的焊接性能,在焊接後不應產生裂紋及過大的變形,以保證焊接接頭性能良好。
(7)經濟性
衡量鋼筋經濟性的指標是強度價格比,即每元錢可購得的單位鋼筋的強度,強度價格比高的鋼筋比較經濟。不僅可以減少配筋率,方便了施工,還減少了加工、運輸、施工等一系列附加費用。
2. 鋼筋的力學性能是指哪些具體指標
1、韌性: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2、硬度:金屬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體壓入的能力。
3、塑性: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4、強度: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或斷裂的能力。
5、脆性:脆性是指材料在損壞之前沒有發生塑性變形的一種特性。
6、疲勞強度:材料零件和結構零件對疲勞破壞的抗力。
7、屈服點或屈服應力:屈服點或屈服應力是金屬的應力水平,用MPa度量。
8、延展性: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應力或壓應力的作用下,材料斷裂前承受一定塑性變形的特性。
9、剛性:剛性是金屬材料承受較高應力而沒有發生很大應變的特性。
10、彈性:彈性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消失時,能使材料恢復原先尺寸的一種特性。
(2)鋼筋的良好性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連接方法:
1、電阻電焊:用於鋼筋焊接骨架和鋼筋焊接網。焊接骨架較小鋼筋直徑不大於10㎜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3倍;較小直徑為12~16㎜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2倍。焊接網較小鋼筋直徑不得小於較大直徑的60%。
2、閃光對焊:鋼筋直徑較小的400級以下鋼筋可採用「連續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較平整時,宜採用「預熱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不平整時,應採用「閃光-預熱閃光焊」。
連續閃光對焊所能焊接的鋼筋直徑上限應根據焊接容量,鋼筋牌號等具體情況而定,具體要求見《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4㎜。
3、電渣壓力焊:僅用於柱、牆等構件中豎向或斜向(傾斜度不大於10°)鋼筋。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4、氣壓焊:可用於鋼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傾斜位置的對接焊接。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鋼筋工藝性能
1)彎曲性能
按下表規定的彎心直徑彎曲180度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牌號公稱直徑a
2)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45度,後反向彎曲23度,後反向彎曲23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鋼筋冷彎性能
冷彎性能是指鋼筋在經冷加工(即常溫下加工)產生塑性變形時,對產生裂縫的抵抗能力。冷彎試驗是測定鋼筋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能力的試驗。試驗時不應考慮應力的大小,而將直徑為d的鋼筋試件,繞直徑為D的彎心(D規定有1d、3d、4d、5d)彎成180°或90°。
然後檢查鋼筋試樣有無裂縫、鱗落、斷裂等現象,以鑒別其質量是否合乎要求,冷彎試驗是一種較嚴格的檢驗,能揭示鋼筋內部組織不均勻等缺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3. 鋼筋的工藝性能有哪些
鋼材的技術性能主要包括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兩方面。
你問工藝性能版有什麼作用,首權先,鋼筋的力學性能可以反映鋼材抵抗受拉變形的能力、抵抗沖擊荷載的能力、以及抵抗硬物壓入表面的能力,具體指標有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沖擊韌性和硬度。
工藝性能比如鋼筋的冷彎性能、耐大氣銹蝕性、可焊性、塑性……都是反應鋼材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各個方向的能力。
4. 鋼筋的性能指標主要有
鋼筋的機械性能的主要指標
屈服強度
抗性強度
伸長率
及冷彎性能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版度的鋼筋的強度指標
伸長權率和冷彎性能是鋼筋的塑性指標.
鋼筋的機械性能指標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准。
1、屈服點:又稱為屈服強度,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所用的鋼筋標准強度就是以鋼筋屈服點為取值依據的。
2、抗拉強度:指鋼筋抵抗拉力破壞作用的最大能力。
3、伸長率:義稱延伸率,是指鋼筋受拉力作用至斷裂時被拉長的那部分長度與原長度的百分比,一般用「6」表示。它是一個衡量鋼筋塑性的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筋的塑性越好,
4、冷彎:是將鋼筋試樣在規定直徑的彎心上彎到90o或180o,然後檢查試樣有無裂縫、鱗落、斷裂等現象。它是檢驗鋼筋原材料質量和鋼筋焊接接頭質量的重要項目之一。
5、反復彎曲:是一種對鋼絲進行冷彎試驗的方法。它是在專用的曲折試驗機上進行的
5. 鋼筋混凝土結構對鋼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一、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鋼筋的基本要求
第4.2.1條 混凝土結構的鋼筋應按下列規定回選用:
1
縱向受力普通答鋼筋宜採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鋼筋,也可採用HPB300、HRB335、HRBF335、RRB400鋼筋;
2
梁、柱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採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鋼筋;
3
箍筋宜採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鋼筋,也可採用HRB335、HRBF335鋼筋;
4
預應力筋宜採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
二、對非抗震結構鋼筋的強度、彈性模量、伸長率、冷彎等性能指標,要求符合GB1499.1-2008標准及GB1499.2-2007標准;
三、對抗震一、二、三級的框架結構及斜撐,除要求符合GB1499.1-2008標准及GB1499.2-2007標准外,還要符合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5.2.2條抗震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的要求。
6. 鋼筋混凝土結構對鋼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1)對鋼筋強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非預應力鋼筋,主要是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等熱軋鋼筋。
(2)強屈比的要求
所以設計中應選擇適當的屈強比,對於抗震結構,鋼筋應力在地震作用下可考慮進入強化段,為了保證結構在強震下「裂而不倒」,對鋼筋的極限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應小於1.25.
(3)延性
在工程設計中,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為具有明顯預兆,避免脆性破壞,抗震結構則要求具有足夠的延性,鋼筋的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至極限應變點之間的應變值反映了鋼筋延性的大小。
(4)粘結性
粘結性是指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粘結力是鋼筋與混凝土得以共同工作的基礎,其中鋼筋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混凝土間的機械咬合力是粘結力的主要部分,所以變形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最好,設計中宜優先選用變形鋼筋。
(5)耐久性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是指,在外部環境下材料性、構件、結構隨時間的退化,主要包括鋼筋銹蝕、凍融循環、鹼-骨料反應、化學作用等的機理及物理、化學和生化過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降低可引起承載力的降低,影響結構安全。
(6)鋼筋的良好性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摻和材料、外加劑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後堅硬如石,受壓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斷裂。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充分發揮混凝土的受壓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區域內或相應部位加入一定數量的鋼筋,使兩種材料粘結成一個整體,共同承受外力。這種配有鋼筋的混凝土,稱為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粘結錨固能力可以由四種途徑得到:
①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化學吸附作用力,也稱膠結力。
②混凝土收縮,將鋼筋緊緊握固而產生摩擦力。
③鋼筋表面凹凸不平與混凝土之間產生的機械咬合作用,也稱咬合力。
④鋼筋端部加彎鉤、彎折或在錨固區焊短鋼筋、焊角鋼來提供錨固能力。
區別
1、鋼框架結構是以鋼材製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具有以下特點:自重較輕,工作的可靠性較高,抗振(震)性、抗沖擊性好,工業化程度較高,容易做成密封結構,易腐蝕,耐火性差等特點。
2、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用鋼筋和混凝土建造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由於鋼材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其次鋼材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因此,鋼結構的抗震性能比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好。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
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
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7. 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有哪些要求
1.鋼筋復的強度高:採用高強度的鋼筋制,可節約鋼材,提高經濟效益。尤其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可以充分發揮高強度鋼筋的優勢。限制使用並逐步淘汰強度較低、延性較差的鋼筋,是今後混凝土結構的發展方向。
2.鋼筋的塑性好:要求鋼筋有一定的塑性是為了使鋼筋在斷裂前產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構件破壞前有明顯的預兆,避免突然的脆性破壞所帶來的危害。同時,要保證鋼筋有良好的冷彎性能。
3.較好的焊接性能:要求鋼筋具有較好的可焊性,鋼筋焊接後不產生裂紋及過大的變形。
4.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具有良好的粘結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必須有足夠的粘結力,它是鋼筋與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基礎,鋼筋的表面形狀是影響粘結力的重要因素。
8. 鋼筋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1)有較高的強度和適宜的屈強比。鋼筋的屈服強度高
9. 預應力鋼筋有哪些性能
預應力鋼筋需滿足下列要求:(1)強度高。預應力鋼筋始終處於較高張拉應力版狀態,所權以需採用較高抗拉強度的鋼筋。
(2)較好的塑性、可焊性。為了避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發生脆性破壞,要求鋼筋在拉斷之前應具有一定的伸長率;同時,還要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3)良好的粘結性。先張法是靠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來建立預應力的,因此,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必須要有足夠的粘結強度。
10. 鋼筋的主要力學性能有哪些
1、鋼筋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規定:HRB335,公稱直徑6-25mm,335Mpa。
2、鋼筋在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δgt不小於2.5%。供方如能保證,可不作檢驗。
3、根據需方要求,可供應滿足下列條件的鋼筋:
a、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點之比不小於1.25;
b、鋼筋實測屈服點與上表規定的最小屈服點之比不大於1.30。
由於鋼筋常常需彎曲成型以後使用,已經產生了塑性變形,如果材性變脆,結構就不能承受使鋼筋再產生塑性變形的外加荷載(如地震),所以國內外都將反彎試驗作為一項重要技術要求列入鋼筋標准,同時對鋼的氮含量予以限制(不超過0.012%)。
研究表明,用於鋼的微合金化的一些元素如釩、鈦、鈮等,特別是釩與氮有較好的親和力,鋼中加入釩可有效結合自由氮,釩與氮的結合還能進一步增強釩對鋼的強化效果,因此有些標准也註明「如果有足夠的與氮結合的元素存在氮含量可以高出標准規定」。
(10)鋼筋的良好性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許偏差:
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帶肋鋼盤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帶肋鋼筋橫肋應符合下列基本規定:
橫肋與鋼盤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於45度,當該夾角不大於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橫肋與間距l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
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