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挑梁怎麼算
混凝土框架挑梁是框架梁的外伸懸臂,不是純懸挑梁。外伸懸臂上的荷載變化直接影響到框架各跨梁的上部支座彎矩及下部的跨中彎矩。
B. 框架粱一頭帶挑,挑梁中間的鋼筋拖長度怎樣計算
設計規范規定挑梁鋼筋伸入非懸挑段內的長度應是懸挑長度的1.5倍,也就是說如果梁的懸挑長度為1米,則配筋長度應是懸挑段內的長度+1.5米。
C. 一條懸挑梁挑梁的模版,鋼筋怎麼算長1200,截面是200*450 直徑8—100/200(2)
挑梁,也得看你相反端是怎麼受力,單憑你說的這些條件不能算了
D. 外挑梁的鋼筋配筋規范
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
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版積伸入梁尾端權,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
(4)挑梁鋼筋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挑梁配置要求:
1、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E. 外挑梁的鋼筋配筋規范
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
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內入梁尾容端,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
(5)挑梁鋼筋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挑梁配置要求:
1、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F. 一米挑梁要用多大鋼筋幾根
首先 一米挑梁 你應該說的是梁的長度 而你沒有給梁的截面 無法算出混凝土的用了和梁本身的自重 考慮到普通情況 建議採用 4B12 (4根直徑12的二級鋼角筋)箍筋用A8@150 這樣的規格來製作
G. 挑梁鋼筋大筋在上還是小筋在上
懸挑梁在荷載作用下,上部受拉,鋼筋配置是用來抵抗拉力的,當然應經計算後配回置在上部。而在答下部只須配置2根12mnm直徑的架立筋。箍筋也很重要,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150mm。
樓主這都需要問網友,可見自己搞存在危險,必須慎重,建議委託正規設計正規施工為妥。
H. 一米挑梁要用多大鋼筋幾根
首先
一米挑梁
你應該說的是梁的長度
而你沒有給梁的截面
無法算出混凝土的用了和梁本身的自重
考慮到普通情況
建議採用
4B12
(4根直徑12的二級鋼角筋)箍筋用A8@150
這樣的規格來製作
I. 11g101一1圖集挑梁鋼筋做法
一般是用角筋及一半以上伸到端部下彎12倍,其餘鋼筋下彎45度。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
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
二排筋彎起的角度是根據梁高決定的(H≤800為45°,H>800為60°),上部第二排的鋼筋起彎點是0.75L處,如果挑梁長度較短,而鋼筋直徑較大,彎起角度為45°的話那該二排筋就有可能伸過懸挑梁的端部,這種情況不彎。
(9)挑梁鋼筋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網路-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
J. 挑梁鋼筋規范要求
1、為方便施工,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子梁)的中間支座上部縱筋的延伸長回度a值在標准構造詳答圖中統一取值:第一排非通長筋從柱(梁)邊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長筋延伸至Ln/4位置。
2、懸挑梁(包括其他類型梁的懸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縱筋伸出至梁端頭並下彎,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l為自柱(梁)邊算起的懸挑凈長。當具體工程需要將懸挑梁中的部分上部鋼筋從懸挑梁根部開始斜向彎下時,應由設計者另加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