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次梁鋼筋上部筋如何布置
主次梁鋼筋上部筋布置:主次梁下平時,上部縱筋的上下關系可上可下,次專梁下部屬筋在主梁下部筋上面。
主梁是承擔整個建築物的結構安全的主要骨架,是滿足強度和穩定性要求的必須構件,它更側重強度要求。次梁則是為了滿足建築要求(如功能區劃分)及主梁、柱等的有效連接而設的次要骨架,它更側重構造要求。
(1)梁如何布置鋼筋擴展閱讀:
主次梁是相對而言的,兩根梁,其中有一根的兩端支撐在柱或牆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撐在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牆柱上的,前者為主梁後者為次梁。
一般框架結構梁有框架主梁(KL)、框架次梁(L)、懸挑梁(XL)、連梁(LL)等,KL、XL一般直接支承在牆、柱等承重構件上,次梁較多的支承在KL上,也有支承在牆柱上的。
從梁的位置和直觀來說,凡是與同框架柱相連,並作為其它梁的支點的梁為主梁;凡兩端均與主梁連接的其它梁為次梁。
2. 請問梁鋼筋怎樣布置
箍筋四肢箍也就是一個大箍筋 中間一個小箍筋, 直徑12 間距100
樑上部筋雙排布置 每排4根22
下部雙排布置 每排4根22 ,
腰筋每側兩根18,
梁頂標高同板底
3. 有梁式筏板基礎怎麼布置鋼筋
梁板式筏板鋼筋排布規則應根據圖集18G901-3要求進行施工。總的來說有梁式筏板中不管是筏板還是梁其受力都是和頂板梁受力相反,所以鋼筋的搭接位置的要求是反的,施工前要多看圖集。
4. 圖上樑截面鋼筋怎麼布置
通長鋼筋3根28,因為全長是4支箍筋,所有還要在中部加上一根12的鋼筋,這樣才能回把箍筋的角部架起來答。梁兩端上部配10根28,分2層,上層鋼筋7根,下層鋼筋3根。梁兩端的鋼筋中有3根和中部的通長鋼筋是一樣的,你想想怎麼能把箍筋架起來就行了。
中部的直徑為12的鋼筋和兩端的其中架箍筋的那個28的鋼筋採用搭接,搭接長度看圖集和規范。
鋼筋混凝土梁各區段根據受力情形可分為純彎區段和剪彎區段兩種類型。如簡支梁兩端為剪彎段,中間為純彎段。鋼筋混凝土梁當荷載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梁被破壞前),會產生裂縫。鋼筋混凝土梁裂縫通常有斜裂縫和垂直裂縫兩種。在剪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斜裂縫;在純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垂直裂縫。
5. 圖中的梁鋼筋是如何布置
梁的鋼筋放梁裡面,抄板的鋼筋放板裡面,交叉的位置就兩種鋼筋交叉布置,具體還是要看施工圖集才能具體。
配筋率: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柱子為軸心受壓構件。在橋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積配筋率,即受拉鋼筋面積與主梁面積之比。
6. 梁鋼筋如何布置的
這就是集抄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問題了,通過這道梁的集中標注可以知道梁的上部鋼筋為2根25mm鋼筋,但是到了右邊一跨時候上部鋼筋為3根25mm鋼筋,這時候你就要知道誰的取值優先問題
在g101圖集里明確指出當兩者標注不一致時候,以原位標注為准,也就是說原位標注優先取值
7. 此處梁的鋼筋應該怎麼布置
通長復鋼筋3根28,因為全長是制4支箍筋,所有還要在中部加上一根12的鋼筋,這樣才能把箍筋的角部架起來。梁兩端上部配10根28,分2層,上層鋼筋7根,下層鋼筋3根。梁兩端的鋼筋中有3根和中部的通長鋼筋是一樣的,你想想怎麼能把箍筋架起來就行了。
中部的直徑為12的鋼筋和兩端的其中架箍筋的那個28的鋼筋採用搭接,搭接長度看圖集和規范。
鋼筋混凝土梁各區段根據受力情形可分為純彎區段和剪彎區段兩種類型。如簡支梁兩端為剪彎段,中間為純彎段。鋼筋混凝土梁當荷載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梁被破壞前),會產生裂縫。鋼筋混凝土梁裂縫通常有斜裂縫和垂直裂縫兩種。在剪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斜裂縫;在純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垂直裂縫。
8. 梁穿柱時鋼筋怎麼布置
梁穿柱時縱向主筋必須錨入柱內,錨固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規定。
柱位處的梁箍筋不必布置(柱子當做梁的支座)
9. 鋼筋混凝土梁內鋼筋是怎麼布置的
梁內鋼筋一般有貫通筋、彎起筋、箍筋、附加筋四種
10. 梁、板交叉時鋼筋如何布置
梁的鋼筋放抄梁裡面,板的鋼筋襲放板裡面,交叉的位置就兩種鋼筋交叉布置,具體還是要看施工圖集才能具體。
配筋率: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柱子為軸心受壓構件。在橋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積配筋率,即受拉鋼筋面積與主梁面積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