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板上部用什麼固定牆體鋼筋的間距
樓主問的應該是控制鋼筋網片間距吧?
這個主要是用梯子筋控制,可以想像成馬凳筋。
墊塊是控制保護層厚度的。
⑵ 木工固定模板的鋼筋叫什麼
步步緊
⑶ 柱鋼筋模板安裝時,會有個預留洞口,這個洞口專業術語叫什麼,有什麼作用,有沒有明確的規范
柱鋼筋模板安裝時,會有個預留洞口,這個洞口專業術語叫什麼專,有什麼作用,有沒有明確的屬規范?
柱鋼筋模板安裝時,會有個預留洞口,這個洞口專業術語叫什麼
答:在根部叫清掃口,在離根部高2米處叫倒入口。
有什麼作用
答:顧名思義:清掃口,方便清掃模板內的垃圾,用水沖即出,出而模板內干凈,減少或杜絕混凝土缺陷——夾渣。高2米處叫倒入口,防止混凝土倒入高度過高,而產生混凝土離淅。
這是減少施工造成混凝土缺陷的措施,企業標准、工法可寫入,目前施工規范也沒有,可能無處可循。我記得原來的施工及驗收規上有。施工手冊上一定有。
⑷ 梁板、牆柱是先支模板,還是先綁鋼筋
一、梁(小梁,支好模板後能進行綁筋施工的):先和板一道完成,然後再綁鋼筋;
梁(大的回梁,支好模板後不能進行綁答筋施工的):先放梁底板(或梁底板和一個側面的梁側板),
再綁筋,然後封剩下的模板;
板:先支模,後綁筋;
牆:先綁筋,後支模(也或先支一個面的模板,再綁筋,然後支剩下的模板);
柱:先綁筋,後支模。
二、綁鋼筋和支模板的前後順序安排原則是:選擇綜合施工難度最小的、總所需人工投入最少、工
期最短的
生命愉悅!有用請按下採納鍵。
⑸ 鋼筋混凝土模板的支撐要求是什麼
模板支撐系統的構造要求
一、立柱支撐要求
1、立柱底部應墊實木板,並在縱橫方向設置掃地桿。
2、立柱底部支承結構必須能夠承受上層荷載,當樓板強度不足時下層 的立柱不得提前拆除,同時應保持上層立柱與下層立柱在一條垂直線上。
3、立柱高度在 2m 以下時必須設置一道大橫桿,保持立柱的穩定性; 當立柱高度大於 2m 時,應設置多道大橫桿,大橫桿步距為 1.8m。
4、滿堂紅模板支柱的大橫桿應縱橫兩個方向設置。同時每隔 4 根立柱 設置一組剪刀撐,由底部至頂部連續設置。
5、立柱的間距由計算確定,當使用鋼管扣件時,間距一般不大於 1m, 立柱的接頭應錯開,不同一步距內和豎向接頭間距大於 50 ㎝。
二、支撐梁、板的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規定
1、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
2、木立柱底部應設墊木,頂部應設支持頭;鋼管立柱底部應設墊木和 底座,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 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 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於 200 ㎜, 螺桿外徑與立柱管內徑間隙不得大於 3 ㎜,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必。
3、在立柱底部距地面 200 ㎜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 序設置掃地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 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後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在 8-20m 時在最頂步距兩道水平拉桿中間應加 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於 20m 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 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築物頂緊頂牢。當無 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
三、採用扣件式鋼管作立柱支撐時,其構造安裝規定
1、鋼管規格、間距、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根立柱底部應設置底座 及墊板,墊板厚度不得小於 50 ㎜。
2、鋼管支架立柱間距、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支撐 支撐 板的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規定的要求,當立柱底部不再同一高度時高 梁、板的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規定 處的掃地桿應向低處延長不小於兩跨,高低差不得大於 1 米,立桿距邊坡 上方邊緣不得小於 0.5 米。
3、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 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於 500 ㎜,各種接頭 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於步距的三分之一。
4、嚴禁將上端的鋼管立柱與下段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5、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 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 10 米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 剪刀撐,其寬度宜為 4~6 米。並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 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 45~60 度。當建築層高 在 8~20 米時,除應滿足上述規定外,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 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當建築層高超過 20 米時,在滿足以上規定的基礎上應將所有「之」字撐全部改為連續式剪刀撐。
6、當支架立柱高度超過 5 米時,應在立柱周圍外側和中間有結構的部 位按水平間距 6~9 米、豎向間距 2~3 米與建築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
⑹ 工地夾模板的那個鋼筋叫什麼
你說的是這個嗎?應該叫對拉螺桿。希望可以幫到你!
⑺ 梁板、牆柱是先支模板,還是先綁鋼筋
呵呵,那樣的回答你也採納了啊?可能在程序上要誤導你。給點建議你希望對你有專用。屬
1、回答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從建築體繫上來說,柱支撐梁、梁支撐板。所以順序如下:
A、獨立的柱先綁扎鋼筋,然後封模;梁先做支撐體系在做底模,然後綁扎鋼筋,然後封側模;板先做支撐體系(板和梁的支撐體系同時進行)在做底模,然後綁扎鋼筋。
B、剪力牆帶暗柱的,先幫鋼筋,然後封模梁先做支撐體系在做底模,然後綁扎鋼筋,然後封側模;板先做支撐體系(板和梁的支撐體系同時進行)在做底模,然後綁扎鋼筋。
⑻ 內支撐的鋼筋和模板以及混凝土施工屬於哪個分項工程
內支撐是屬於模板的或為模板服務的,則屬於模板分項工程;是結構的一部分,則屬鋼筋分項工程。
⑼ 牆豎向鋼筋怎麼和模板保持固定
買厚度15毫米的塑料墊塊,卡在剪力牆橫向鋼筋上,就可以保持鋼筋不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