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據施工圖計算鋼筋量
課堂作業還是自家蓋房用的呢
不同情況下計算略有差異的呢
❷ 根據施工圖,鋼筋量計算步驟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是鋼筋配料的關鍵。
1)鋼筋下料:根據結構施工圖分別計算出每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
2)量度差值:鋼筋彎曲時,外壁伸長內壁縮短,中心長度不變,其外包尺寸大於中心線長度,它們之間存在一個差值,這個差值稱為「量度差值」。
鋼筋的下料長度應按簡圖的外包尺寸,增加兩端彎鉤增加的尺寸,再扣除鋼筋彎曲時引起的量度差值。
3)混凝土的保護層相關知識
4)下料長度的計算
(1)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彎曲調整值
或=箍筋周長+箍筋長度調整值
【例】試計算某教學樓鋼筋混凝土簡支梁L1的鋼筋下料長度。
圖某教學樓鋼筋混凝土簡支梁L1
【解】(1)求各鋼筋簡圖並其下料長度
①號鋼筋: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兩端保護層厚度+兩端彎鉤增加長度
6000-25×2+2×6.25×18=6175mm
②號鋼筋:6000-25×2+2×6.25×10=6075mm
③號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兩端彎鉤增加長度
其中,端部平直段長=400-25=375mm
中間直段長度=6000-2×25-2×375-2×400=4400mm
斜段長度=(450-2×25)×1.414=566mm
彎曲調整值=2×0.67×18=24.12mm(按表4-3,45°)
故下料長度=2×375+4400+2×566-24.12+2×6.25×18=6483mm
④號鋼筋:端部平直段長=900-25=875mm
中間直段長度=6000-2×25-2×875-2×400=3400mm
斜段長度=566mm
彎曲調整值=2×0.67×18=24.12mm
故下料長度=2×875+3400+2×566-24.12+2×6.25×18=6483mm
⑤號鋼筋(箍筋):下料長度=(400+150)×2+25.1×6=1250mm
(2)計算箍筋數量。
(6000-2×25)/200+1=31個
❸ 建築結構施工圖怎麼算梁的鋼筋
目前結構施工多主要採用平法圖集制圖,因此施工須根據結構施工圖並配合標准圖集來施專工,圖集為屬16G101。以所給圖紙為例,知道箍筋直徑為8,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200,雙肢箍,再根據圖集確定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長度,即可算出箍筋的用量,如下圖
❹ 建築圖紙配筋圖怎麼算鋼筋總量
作為預算工作人員,不僅能利用現成的(用平法的)預算軟體,而且應會手算,手算是根本基礎。平法是一種表示方法的規則,有些較簡單的配筋,設計人員可以不用平法表示,有了梁配筋圖,表達完整,就是一樣的。
❺ 根據基礎平法施工圖,分別計算X,Y向受力鋼筋長度和根數
x向大於2500mm 除兩側邊緣鋼抄筋以外所有長度縮減10% 外側兩個不減短長度2600—2c(兩端保護層) 根數:取邊緣兩根
其餘減短鋼筋長度就是(2600—2c)*90% (根數就是2200—2c—起始間距(s/2))/間距
Y向的計算方法同理 只是2200不大於2500 所以沒有減短鋼筋
❻ 如何根據梁平法施工圖計算鋼筋下料長度
主筋=凈跨度加上錨固長度+搭接長度。
箍筋=梁周長-保護層厚度+彎鉤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