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1G101中如何確定梁拉鉤鋼筋直徑
11G101-1圖集中第來87頁中梁寬源小於350mm的拉鉤6mm,梁寬大於350mm的拉鉤8mm。
一般來說,梁高度≥400亳米時設計者要根據需要在梁兩側成對配置抗扭筋或構造鋼筋,這時還根據構造要求配置鋼筋拉鉤,鋼筋拉鉤的間距是對梁箍筋間距來說採用的是隔一拉一的作法,拉鉤鋼筋兩端掛在梁側面上的縱向構造鋼筋上。
如設計沒有特別說明,箍筋加密處仍然也是隔一加一,它們和箍筋綁扎在一起共同抗外力。關於梁箍筋加密段布置由設計選用相關平法圖集,圖集上有相關要求的。現在設計院(土建專業)都採用平法標注設計,施工者盡管照圖正確實施即可。
(1)梁鋼筋拉勾怎麼掛擴展閱讀:
梁鋼肋綁扎
在梁側模板上畫上箍筋間距,擺放箍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在主筋上用粉筆劃好每段梁之間的箍筋位置,然後套好箍筋,箍筋彎勾方向應依次錯開,主次梁接頭處主梁箍筋增加二根加密且梁凈跨1/3處加密間距100m。
第一道箍筋距梁側邊50 mm,先綁扎兩頭箍筋依次至中間全部綁完,再綁扎腰筋,腰筋與箍筋綁扎牢固,最後綁扎拉鉤鋼筋。
⑵ 土建中梁的拉筋(拉鉤)怎樣綁扎
梁中的拉鉤是綁扎在梁構造筋或者受扭筋上面,拉鉤的角度規定兩邊內都是135°,但是為容了方便綁扎-般都是一頭角度為135°, 另一頭角度為90。
在梁比較高的情況下,要在模板沒有被封之前就將拉鉤提前綁紮好。
(2)梁鋼筋拉勾怎麼掛擴展閱讀:
當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即多排隔一拉一梅花形,單排隔一拉一(指非加密區)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只是給出一個計算拉筋間距的演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標注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為200mm,則拉筋間距為200*2=400mm 。
但是,有些人卻提出「拉筋在加密區按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在非加密區按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這是錯誤的理解。
不過,在前面的敘述中可以明確一點,那就是「拉筋的規格和間距」是施工圖紙上不給出的,需要施工人員自己來計算。
⑶ 梁的拉鉤是直接掛在腰樑上還是拉住箍筋
朋友您好,一般來說,梁高度≥400毫米時設計者要根據需要在梁兩側成對配置抗扭筋或構版造鋼筋,權這時還根據構造要求配置鋼筋拉鉤,鋼筋拉鉤的間距是對梁箍筋間距來說採用的是隔一拉一的作法,拉鉤鋼筋兩端掛在梁側面上的縱向構造鋼筋上,如設計沒有特別說明,箍筋加密處仍然也是隔一加一,它們和箍筋綁扎在一起共同抗外力。關於梁箍筋加密段布置由設計選用相關平法圖集,圖集上有相關要求的。現在設計院(土建專業)都採用平法標注設計,施工者盡管照圖正確實施即可。
⑷ 400X600地全梁如何安排鋼筋,應不應該放拉勾,如何擺放
一般按上圖。
上下部主筋按計算定,一般不少於4根。
側向內鋼筋一般是容按構造定,600高的梁一般是2根14的鋼筋。
箍筋直徑按計算定,400寬的梁一般是四肢箍筋,就是按圖所示。
拉筋一般是同箍筋直徑,也有直接說明直徑按8mm的,間距一般是按箍筋間距的二倍。
⑸ 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拉鉤怎麼掛箍圈加密去用掛拉鉤嗎
拉鉤抄的間距在加密區、非加襲密區都是2倍箍距。宜同時勾住腰筋及箍筋。
當梁較高(腹板高度hw≥450mm)時,為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6或¢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5)梁鋼筋拉勾怎麼掛擴展閱讀:
將板面上集中載荷更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在施工過程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在垂直受力鋼筋方向而產生的拉力,避免產生豎向裂縫。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
⑹ 鋼筋拉鉤怎麼布置
鋼筋拉鉤怎麼布置:
設置為箍筋非加密區間的兩倍。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內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容,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層柱子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但沒必要全段都加密,因此除了加密區以外的部分都稱為非加密區。
比如梁的話,取1.5倍梁高和500兩個中最大值靠梁兩端的地方加密,中間就是非加密區。
⑺ 梁內拉勾應設置幾排鋼筋等級是否同箍筋規定在哪本圖集
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9.2.13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寬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
梁內拉勾應設置幾排,與腰筋的層數相同,鋼筋等級同箍筋,直徑可以為6mm,規定在G101圖集
⑻ 鋼筋拉勾綁扎要求
拉鉤一般都應該是135度,應該要求將拉鉤和被拉結的鋼筋之
間用綁絲綁扎
需要在節點處綁扎,要不打混凝土的時候會移動,失去作用。
在施工中,鋼筋拉鉤的搭設及施工規范
⑼ 天正怎麼布置鋼筋拉勾
剪力抄牆拉鉤600mmX600mm梅花型就是,兩個拉鉤之間的距離為600mm,上下兩個拉鉤錯開位置布置,也就是兩個拉鉤的中間位置的上方600mm高處是上一排的拉鉤位置。
剪力牆(shear wall)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牆根據受力特點可以分為承重牆和剪力牆,前者以承受豎向荷載為主,如砌體牆;後者以承受水平荷載為主。在抗震設防區,水平荷載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產生,因此剪力牆有時也稱為抗震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