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框架柱上面的鋼筋,比下面的鋼筋直徑大,怎麼做
框架柱鋼筋變復直徑,柱的制截面尺寸不變,鋼筋的根數不變,上柱鋼筋直徑大於下柱鋼筋直徑。上部筋大於下部筋是正常的,因為決定配筋量的因素除了軸力、彎矩等。上部某一樓層層高較高時,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另外,在風荷載、地震作用等水平力作用下,最大層間相對位移發生在建築的中部樓層,中部樓層的柱配筋可能比下部大。
當抗震框架柱上層柱鋼筋比下層柱鋼筋直徑大時,上層的柱縱筋要在下層規定的連接區和下層縱筋連接。
上柱鋼筋直徑大於下柱鋼筋直徑時,有兩種做法一是下層封頂,上層下插;另一種是上層粗直徑的鋼筋移動至下層梁下去連接。
B. 怎麼看柱的鋼筋圖
一、種類:
1、受力筋構件中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用於梁、板、柱等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中。
2、箍筋構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剪應力),並固定縱向鋼筋的位置。用於梁和柱中。
3、架立筋與梁內受力筋、箍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
4、分布筋與板內受力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垂直於受力筋。
5、構造筋因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需要配置的鋼筋。
鋼筋的保護層 :為了使鋼筋在構件中不被銹蝕,加強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在各種構件中的受力筋外面,必須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這層混凝土就被稱為保護層。
6、具體位置和作用詳見下圖:
鋼筋的綁扎
螺紋連接,綁扎仍為鋼筋連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C. 柱鋼筋小變大的做法
採取插筋的方式,從變大的樓層往下插,搭接長度1.5倍的錨固長度。
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的成功與否。
D. 柱子鋼筋大變小怎麼做
綁扎,焊接,螺栓,其實這時錨固長度夠了就齊了
E. 鋼筋柱子怎麼加密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1.4.14條框架柱箍筋加密區長度是柱凈高1/6、柱截面長邊尺寸、500mm這三者中的最大值。對於抗震等級為1、2級的角柱應沿柱全高加密。
F. 鋼筋柱子是怎麼加葉
布置方法如下: 梁和柱的四個角部位的鋼筋就叫角部鋼筋。也叫:角筋。而它的作用回是大答體上就是這幾種:受力 ,錨固 ,架立等作用,具體位置具體分析。 具體就是分散轉移荷載,防止牆體開裂,避免出現應力集中的不利情況,以致對建築物造成破壞。
G. 基樁與基礎柱的鋼筋怎麼連接
基礎樁與基礎柱的鋼筋不是直接連接的,兩者沒有直接連接的要求;
對於樁基礎,專基樁的鋼屬筋是錨入基礎承台或者基礎底板內的,基樁鋼筋錨入基礎底板或承台的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7倍,對於部分預制樁,需在樁端根據設計要求設置樁端連接鋼筋來錨入基礎內;樁端鋼筋要求斜錨入基礎承台或基礎底板內,斜錨角度一般為60~75度。
基礎柱鋼筋一般是直接錨固入基礎底板、基礎承台內,柱筋底端部需彎折,以利於固定和錨固。
H. 鋼筋柱子怎麼扎才扎得又快又好
用熟練工種。
I. 獨立柱有5根鋼筋怎麼做
怎麼可能是5根呢?柱子鋼筋都是對稱設置,即偶數
你可以聯系一下設計,可能是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