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有哪些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抗扭鋼筋:是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的鋼筋。
2、構造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
二、特點不同
1、抗扭鋼筋: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
2、構造鋼筋:構造鋼筋的錨固長度為15d,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三、代號不同
1、抗扭鋼筋:代號為N。
2、構造鋼筋:代號為G。
(1)什麼時候腰鋼筋加抗扭和構造擴展閱讀:
鋼筋的安裝要求: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扭鋼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構造鋼筋
Ⅱ 抗扭腰筋與構造腰筋有什麼不同
作用不同代號不同,抗扭腰筋用N打頭,構造腰筋用G打頭。抗扭腰筋錨固與梁縱筋相同,構造腰筋錨固15 d。
Ⅲ 抗扭鋼筋和構造鋼筋的區別
總結下來就搭接長度不同,構造15d,抗扭搭接lle,ll,錨固la,lae。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
1、梁高≥450的時候,在梁的兩邊設置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間距≥200
2、梁側面鋼筋的直徑不小於受扭鋼筋時,受扭鋼筋可以替代構造鋼筋,也就是說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只有一種出現,不可能樑上又是抗扭鋼筋,又是構造鋼筋。
3、構造鋼筋的搭接和錨固長度15d,15d是搭接重疊15d,錨固是伸入支座的長度,不用彎鉤。
抗扭鋼筋,搭接長度是LLe或者LL,錨固長度是lae或者la,錨固也是伸入支座裡面的長度,不用彎鉤。腰筋都是直錨,不管長短。
4、梁寬≤350時,拉筋(拉鉤)用6厘圓鋼,梁寬≥350時,拉筋是8厘的,拉筋間距是非加密區梁間距的2倍,遇到多排腰筋,上下兩排腰筋錯開掛拉鉤。
在工地上扎鋼筋,在扎梁的時候,腰筋直接扎到梁中間,根本沒有看過圖紙,以前認為梁腰筋都是一樣的,那個時候的印象就是拉鉤大小不同,有6個厘和8個厘,扎腰筋的時候都是把腰筋伸入柱子和梁麵筋差不多長短,然後接頭的搭接是40cm-60cm,好像沒有過15cm或者20cm的接頭,經過學習圖紙知道了原來腰筋也是分為抗扭鋼筋和構造鋼筋的。
抗扭鋼筋和構造鋼筋的區別就是一個長短的區別,構造鋼筋是15d的長度,抗扭鋼筋是搭接lle,ll,錨固長度是lae,la,抗扭鋼筋要比構造鋼筋長處一大截。
在實際施工的時候鋼筋接頭可以長絕對不能短,因為工地上很多人都沒有學習過16G101圖集,更不知道什麼lle,lae,他們也不會去存這樣的算量表格,只能按照經驗來做,看到腰筋就想到,哦,腰筋搭接是40-60cm,然後搭接紮上
Ⅳ 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間距要求有不同嗎
構造腰筋是腹板高度不小於450mm,在梁的兩側設置的構造鋼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的0.1%而設的構造鋼筋。而抗鈕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是按《砼規》9.2.5條進行計算得到的,其沿截面周邊布置受扭縱向鋼筋的間距不應大於200mm及截面的短邊長度。
Ⅳ 如何判斷腰筋什麼時候配受扭筋,什麼時候構造配筋
驗算看抗扭驗算夠不夠,不夠就加N。正常的是粱高了就加構造鋼筋。
Ⅵ 梁中腰筋(構造筋)和扭筋有什麼區別
二者的區別:
1、縱向構造鋼筋,又稱腰筋,用以增強梁內鋼回筋骨架的剛性,增強梁的抗扭答能力,防止梁中部因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而產生的側面開裂。當梁扣除翼緣厚度後的截面高度大於或等於450mm時,在梁的兩側應沿高度配置腰筋,每側腰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扣除翼緣厚度後梁截面面積的0.1%,間距不宜大於200,直徑為10~14。
2、抗扭鋼筋是計算出來的用來抵抗梁內扭矩的鋼筋,在一定的程度上,兩種鋼筋有著共同的作用。
3、抗扭鋼筋是根據計算二配,構造鋼筋不用計算根據構造要求而配。
Ⅶ 抗扭鋼筋和構造鋼筋都可以是腰筋嗎
腰筋和抗扭筋的區別是:1.腰筋是構造鋼筋,不計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時候配置版,抗扭權筋是要計算的,要滿足配筋率,要滿足構件的受扭承載力。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兩側,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還用在螺旋樓梯,用在截面的四角,側面,頂面等位置。3.腰筋是縱向構造鋼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兩部分組成。
Ⅷ 架立筋、腰筋、構造筋、附加筋、抗扭筋的區別
一般在梁的鋼筋的集中標注處就會表明其為抗扭筋n(表示方式系「n根數φ直徑」)或者構造筋g(表示方式系「g根數φ直徑」),注意,構造鋼筋凈系按構造設置,抗扭鋼筋要進行力學計算…
Ⅸ 腰筋就是構造筋和抗扭筋嗎
腰筋分為兩種:構造筋和抗扭筋
1.構造鋼筋 G表示,梁腹板高度(即板下樑截面高度)>=450時,需配置側向構造鋼筋,其間距不宜大於200,應均勻布置。梁寬<=350時,拉筋直徑=6
梁寬>=350時,拉筋植筋=8
拉筋間距為箍筋非加密區的兩倍。
2.抗扭鋼筋 N表示,要區別與G 鋼筋,因為G鋼筋只是構造要求,可由施工人員按照圖集規定設置,而N鋼筋是有受力要求的,需要由設計人員進行抗扭計算來確定的。
其錨固長度和方式同KL下部鋼筋 (03G101-1 P24) 詳細的你可以看一下03G101-1圖集,構造鋼筋錨固、搭接長度15d。受扭鋼筋的搭接長度取值為L i或者L i e(抗震)。錨固長度與方式和框架梁下部縱筋相同。詳細的建議哥們看看03G101—1圖集P24頁第4.2.3條第五則和P33、P34兩頁的內容tian
Ⅹ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的區別
梁腰筋分構造筋(G打頭)和抗扭筋(N打頭)兩種
構造筋(G打頭)是不需要計算的、按構造配置滿足要求即可
抗扭筋(N打頭)是需要通過計算來配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