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獨立基礎中x,y代表什麼鋼筋
代表X、Y方向的鋼筋。X、Y方向如果沒有特殊註明,X方向是平行於A、B軸線的方向,Y方向是平行於1、2軸線方向的
⑵ 在鋼筋圖紙上X代表什麼方向
X代表左右方向。
圖紙作用對無法在平面圖及立面圖表述清楚的局部剖切以表述清建築版設計師對建權築物內部的處理,結構工程師能夠在剖面圖中得到更為准確的層高信息及 局部地方的高低變化。
剖面信息直接決定了剖切處梁相對於樓面標高的下沉或抬起,又或是錯層梁,或有夾層梁,短柱等。同時對窗頂是框架梁充當過梁還是需要另 設過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圖紙審查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和其他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
2、地基基礎和結構設計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眾利益。
4、施工圖是否達到規定的設計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為設計依據的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要求。
⑶ 獨立基礎底板上x和y方向上的鋼筋哪個在下面
長向鋼來筋在短向鋼筋源的下面。
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 m2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3)基礎鋼筋x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⑷ 圖集上獨立基礎底板配筋中,x向配筋究竟是表達鋼筋橫放還是豎放
一般復設計的時候也是默認水平制向是X向,豎向是Y向,說的X向配筋就是沿著X向放置。一般X向即水平向,通常都是從左到右的方向。
關於哪個方向鋼筋在上的問題,如果設計指定,按照設計做。
如果沒有指定,一般來說是按照受力大小放置:即,受力較大方向(短跨)的鋼筋在外側,比如獨立基礎,只配置下筋,那短跨方向的鋼筋就在下側。
如果是筏板基礎的上筋,短跨方向的鋼筋就在上側(還是外側)。
⑸ 基礎承台鋼筋B:X:25@150(雙排)是什麼意思
這個標注可抄能有誤!
不是基礎承台而是基礎板的鋼筋吧;
標注缺少y方向鋼筋,B:X:25@150表示底部、x方向,共25根鋼筋,間距150mm,沒有表示鋼筋直徑、沒有表示鋼筋等級;
標注中(雙排)不解其意,基礎板的鋼筋可以有雙層、雙向,沒有雙排!
請上傳截圖圖片再討論,或及時置疑設計人,他有責任向施工方解釋清楚。
⑹ 茷板基礎鋼筋X方向B和T是代表下層鋼筋網嗎和Y方向B和T是代表上層鋼筋網嗎
題主理解是錯誤的,在筏板基礎雙層雙向中:X向和Y向統一「B」表示底部貫通縱筋,「T」表示頂部貫通縱筋,可見下圖規范,明白了請採納!
⑺ 伐板基礎鋼筋x:b,y:b表示意思
B 表示底部鋼筋 T表示頂部鋼筋 X Y分別表示橫向和縱向.
⑻ 基礎底板鋼筋Y是什麼方向,X是什麼方向
簡單的說,從上到下為Y軸(北上南下)簡稱縱軸,從左到右是X軸(西左東右)簡稱橫軸。
⑼ 板配筋圖中B:x和Y代表什麼
板配筋圖中B表示下部鋼筋,XY分別表示橫向縱向的鋼筋。
舉例:
板配筋圖裡面只標註:T:X&Yφ7@180表示上部鋼筋,X、Y向均為A7間距180,。
布置方式採用「XY向布置」並且是「單板」。
注意事項:支座處的負屈服彎矩要比無翼緣矩形梁的負屈服彎矩提高30%左右。
(9)基礎鋼筋x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樓板配筋
(1)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
(2)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梁配筋
(1)當連續梁跨高比≤9時,由於梁承受彎矩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縫寬度和燒度都較小;
(2)當跨高比≥10時,隨著鋼筋強度的提高,縱筋計算配筋率明顯減小;
(3)當跨高比較大荷載較大時,配筋可能受裂縫寬度和撓度的限制,與釆用HRB400鋼筋相比,不能體現HRB500鋼筋的強度優勢,宜選用鋼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間時,與採用HRB400鋼筋相比,採用HRB500鋼筋節約鋼筋較為明顯,宜採用HRB500鋼筋。
綜合上述,當梁跨高比較小且承受荷載不大時梁縱筋宜選用HRB400鋼筋,避免採用HRB500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當梁跨度或荷載較大時,採用高強鋼筋可能受裂縫和燒度制約,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梁截面高度或跨高比和筋強度等級。
⑽ 施工圖中,獨立基礎的鋼筋B和T代表什麼B:X
B代錶板底,對應英文單詞bottom。
T代錶板面,對應英文單詞top。
獨立基礎是整個或局部結構物下的無筋或配筋基礎。一般是指結構柱基,高煙囪,水塔基礎等的形式。獨立基礎分三種: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
獨立基礎編號如下:
(10)基礎鋼筋x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特點:
1、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聯合獨立基礎。
2、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平方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獨立基礎計算方法: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