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柱的外伸鋼筋指什麼
預先留出的一部分鋼筋錨固長度,用來與梁或其他構件進行連接
2. 柱中的鋼筋有幾大類,分別是什麼鋼筋
柱中的鋼筋有兩大種:
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包括內箍和拉鉤)。
分別為:
縱向鋼筋:
1、承受軸向壓力。
2、壓彎共同作用。
箍筋:
1、定位。
2、與縱筋一起形成骨架。
3、防止縱筋在受壓後外凸。
4、抗剪。
拓展知識: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
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的檢驗與鋼筋接頭的工藝檢驗: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
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3. 建築中柱子的鋼筋集中標注是什麼意思
集中標注是整條梁的基本信息,有梁截面 、箍筋 、上部貫通筋的信息
4. 柱中有哪些鋼筋,分別起什麼作用
柱中有: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包括內箍和拉鉤)。
縱向鋼筋:
1、承受軸向壓力
2、壓彎共同作用
箍筋
1、定位
2、與縱筋一起形成骨架
3、防止縱筋在受壓後外凸
4、抗剪
5. 柱子鋼筋的嵌固部位指哪裡
柱子鋼筋的嵌固部位應該是指柱子鋼筋的錨固,一般鋼筋是錨固,嵌固一般指建築物的埋深及建築物中構件的固定。柱子鋼筋的錨固長度仍按國標圖集11G101或13G101。
在建築結構設計中嵌固端:就是平常說的固定端,不允許構件在此部位有任何位移。這里的位移在結構力學中是指平面x、y兩個方向的位移和圍繞此支座的轉角;而對應的簡支端(邊)則允許有轉角,但是不能有x、y方向的位移;
一般現澆結構,板都是連續的,無板連接處都是簡支,懸挑處是自由邊,而樓板連接處都是連續的,也就是在計算每跨板的時候作為嵌固端處理 。
(5)柱分布鋼筋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
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6. 怎麼看柱的鋼筋圖
一、種類:
1、受力筋構件中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用於梁、板、柱等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中。
2、箍筋構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剪應力),並固定縱向鋼筋的位置。用於梁和柱中。
3、架立筋與梁內受力筋、箍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
4、分布筋與板內受力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垂直於受力筋。
5、構造筋因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需要配置的鋼筋。
鋼筋的保護層 :為了使鋼筋在構件中不被銹蝕,加強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在各種構件中的受力筋外面,必須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這層混凝土就被稱為保護層。
6、具體位置和作用詳見下圖:
鋼筋的綁扎
螺紋連接,綁扎仍為鋼筋連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7. 什麼叫框架柱節點核心區柱箍筋,它的具體位置是在哪個位置
建築工程術語,建築物的結構中,當承重柱與結構梁連接時,柱箍筋沿整段梁高處應加密,加密的箍筋。它的具體位置是在在樑柱交接處柱方向。
樑柱節點核心區承受的剪力比柱身承受的剪力大得多。柱身剪力按柱底彎矩與柱頂彎矩之和除以層高求得,核心區剪力按柱頂彎矩及隔層柱底彎矩除以梁的高度求得。層高比梁高大很多倍。核心區剪力大是顯而易見的。樑柱節點是柱的一部分,又是框架各桿件的連結部位,保證節點核心區的抗剪強度,需要配置足夠的箍筋。
(7)柱分布鋼筋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節點核心區是設計的重點,也是施工的難點。要求在核心區同時配置柱箍筋和梁箍筋是做不到的。由於柱截麵包容梁截面,因此要求柱箍筋自底到頂全高配置;梁箍筋可以只配置到柱邊(如右圖所示)。核心區內柱箍筋的數量和間距,按加密區考慮。
箍筋末端的構造要求是保證箍筋對混凝土抗壓能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當採用拉筋組合箍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並鉤住封閉箍。為了避免形式配箍,宜採用焊接封閉箍筋。
梁、柱縱筋只允許貫穿節點核心區,不允許在核心區內做接頭,如果框架梁連接懸臂梁,則懸臂梁的主筋應由框架梁的主筋向外延伸。
框架端節點處的下部鋼筋,伸入節點的長度按中間節點要求,而上部負筋的錨固比較復雜,試驗研究表明,伸人節點的彎折錨固鋼筋,其錨固作用由鋼筋水平段和垂直段兩部分組成,而水平段是構成錨固的主要成份,在錨固中起很大作用,它受鋼筋的滑移控制。
8. 請問這個柱的鋼筋應該怎麼分布
核子的縱向鋼筋,圖中已經有明確的圖示,不用多說。
箍筋:
水平方向是6肢箍筋,垂直方向是5肢箍筋。
見下圖。
也可以參考16G101-1圖集的70頁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