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鋼筋有長短
標準的都是定尺12米,長短不齊應該不是正品
Ⅱ 樁基為什麼要加鋼筋。
理論上,樁基是僅受豎向載荷的,這種情況下,確實如你所想樁基礎無需配筋。
但在回實際上,往往答卻達不到這種理想狀態。例如:
樁基穿過的土層,如果流塑性較大(如淤質土),往往會因季節水線變動、周圍打樁影響而產生土層流動,從而對樁基產生水平剪切力或彎矩;這種情況下,樁基就需要配筋。
再細說一點,有些樁基不是全配筋,而是局部配筋(多用於沉管(孔)灌注樁),仔細看下會發現,配筋區正好穿過流塑性較大的軟弱土層。
Ⅲ 為什麼鋼筋要進行搭接
一般來說,搭接比焊接或者機械連接的成本更低,施工更快,所以只要允許搭回接的地方通常都用答鋼筋搭接。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鋼筋受力的連續性和力的可靠傳遞。
鋼筋生產企業為了運輸方便,除了盤條鋼筋外其他的鋼筋都是6m或9m一根供貨。盤條鋼筋可以很大長度供貨,但是現場的二次運輸也有長度限制,很難想像將80米長的鋼筋從地面運送到20樓。所以在工程中不可避免有搭接或者焊接的地方。
Ⅳ 建築地基為什麼用鋼筋而不是不銹鋼
1、鋼筋埋在混凝土裡,表面緊緊裹著混凝土(是鹼性的),不會生銹(除非混凝土保護層破內裂進了水和容空氣),用不著不銹鋼;
2、規范規定基礎的保護層更厚,不少於40mm;保護層就是為了保護鋼筋不直接接觸水和空氣的;
3、不銹鋼表面光滑,不能很好地與混凝土粘裹,就不能與混凝土聯合工作,適得其反;
4、不銹鋼性質硬而脆,不適合做鋼筋混凝土;
5、不銹鋼價格太貴,花錢討不到好處。
Ⅳ 為什麼鋼筋上都是螺紋
鋼筋上的螺紋主要是用來增大摩擦的,一般鋼筋是被埋在水泥當中使用,如果鋼筋上有羅恩的話和水泥緊密的貼合,那麼將會連成一體不易脫落。
Ⅵ 磚牆里為什麼有鋼筋
首先,二者材料不同,名字上就解釋了。
2,鋼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比磚專牆大很多的。
3,做法上鋼屬筋混凝土是模板,鋼筋,澆築混凝土。磚牆還用說嗎?
4,鋼筋混凝土造價遠遠大於磚。
5,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樓層大於磚結構。
希望大家接著補充。。。
Ⅶ 建築鬍子筋為什麼鋼筋
預應力圓孔板(多孔板),板端剪線留下的Φ4、Φ5的短鋼筋,工人們稱其為「鬍子筋」,較為形象,故建築上有鬍子筋一說。
馬凳筋作為板的措施鋼筋是必不可少的,從技術和經濟角度來說有時也是舉足輕重的,它既是設計的范疇也是施工范疇更是預算的范疇。一些缺乏實際經驗和感性認識的人往往對其忽略和漏算。馬凳不是個簡單概念,但時至今日沒有具體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沒有通用的計算標准和規范,往往是憑經驗和直覺。
不過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實際施工,那麼計算馬凳筋就不是件難事。任何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和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都是有害的。
(7)為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預制板布置注意如下:
1、標注預制板的塊數和類型時, 不要採用對角線的形式。因為此種方法易造成線的交叉, 宜採用水平線或垂直線的方法, 相同類型的房間直接標房間類型號。應全樓統一編號,可減少設計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員看圖。
2、板縫盡量為40, 此種板縫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時從房間裡面往外布板, 盡量採用寬板, 現澆板帶留在靠窗處, 現澆板帶寬最好≥200(考慮水暖的立管穿板)。
3、如果構造上要求有整澆層時, 板縫應大於60。整澆層厚50, 配雙向φ6@250, 混凝土C20。純框架結構一般不需要加整澆層。
Ⅷ 為什麼鋼筋和混凝土要一起使用呢
混凝土:也就是俗稱水泥,比起鋼筋便宜得多,而且又不會生銹,因此內被廣泛採用。但是混凝容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必須要用鋼筋來補救。秘密在於它們在受力時有不同的表現。混凝土在受壓時雖然很堅固,但是受張力或扭力時郄很脆弱,很易破裂
。相反,鋼筋就可以承受很大的張力,所以我們就把鋼筋加進混凝土的內部,使它能抵受更大的張力。在這混合材料中,混凝土與鋼筋在受熱時的擴張系數是一樣的,你知道原因嗎?其實這是經過刻意選取的,如果不一樣的話,受熱時其中一種材料比另一種膨脹得較多,便很容易使它破裂了。所以,它們常常一起出現,並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