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圖紙上文字說明是板帶這一項,後面有這么一句話鋼筋連接必須是機械連接,監理認為是牆體水平鋼筋18的也
監理是對的,我們要理解設計的意圖
設計說必須機械就是說,這個部位的鋼筋屬於受力鋼回筋,不是水平構答造鋼筋,同時說明,如果用綁扎,計算會出問題(超筋),所以只能用焊接(閃光焊、氣壓焊)或者機械連接。為啥他又不說焊接呢?原因是,焊接需要夾具夾住兩段鋼筋,牆鋼筋很密,很難使用夾具,於是設計就強制寫了機械連接。
筒倉,蓄水池等,屬於,水平方向受力比較大的殼體單元,而且設計防滲需要,設計會保守的計算,保證裂縫寬度,別看你們在機械連接多花了一些錢,萬一有滲漏,在防滲上面花的錢,是這些接頭的10倍不止
我最丟人的一次就是,我總部按焊接計算的鋼筋,結果現場施工連8米跨主梁都搞搭接,害的我每層鋼筋量少算4噸,被領導罵。我都奇怪,8米跨度主梁,按11G101鋼筋怎麼會夠錨固的。多用鋼筋,多花錢,還要請人吃飯,這是多麼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一輩子都學不來。
Ⅱ 圖紙沒有標明鋼筋的吊筋,說明上有那按怎樣施工
你說的一定是地梁(dl),地梁與框架梁、屋面梁等梁的鋼筋標注形式正好相反!
Ⅲ 圖紙沒有說明鋼筋直螺紋連接為幾級連接,我送試件應該按幾級連接呢求高人賜教!
JGJ107-2010《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
7、施工現場接頭的檢驗與驗收
7.0.l 、工程中應用鋼筋機械接頭時,應由該技術提供單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7.02、 鋼筋連接工程開始前,應對不同鋼筋生產廠的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施工過程中,更換鋼筋生產廠時,應補允進行工藝檢驗。工藝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不應少於3根;2、每根試件的抗拉強度和3根接頭試件的殘余變形的平均值均應符合本規程表3.05和表3.07的規定;3、接頭試件在測量殘余變形後可再進行抗拉強度試驗,並宜按按本規程附錄A表A1.3中的單向拉伸載入制度進行試驗;4、第一次工藝檢驗中1根試件抗拉強度或3根試件的殘余變形平均值不合格時,允許再抽3根試件進行復驗,復驗仍不合格時判為工藝檢驗不合格。
7.03、接頭安裝前應檢查連接件產品合格證及套筒表面生產批號標識;產品合格證應包括適用鋼筋直徑和接頭性能等級、套筒類型、生產單位、生產日期以及可追溯產品原材料力學性能和加工質量的生產批號。
7.04、現場檢驗應按本規程進行接頭的抗拉強度試驗,加工和安裝質量檢驗;對接頭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應在設計圖紙中另行註明相應的檢驗項目;
7.05、接頭的現場檢驗應按驗收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採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型式、同規格接頭,應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與驗收,不足500個也應作為一個驗收批。
7,0.6 螺紋接頭安裝後應按本規程第7.0.5條的驗收批,抽取其中10%的接頭進行擰緊扭矩校核,擰緊扭矩值不合格數超過被校核接頭數的5%時,應重新擰緊全部接頭,直到合格為止。
7.07、對接頭的每一驗收批,必須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個接頭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按設計要求的接頭等級進行評定。當3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符合本規程表3.0.5中相應等級的強度要求時,該驗收批應評為合格。如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檢。復檢中如仍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則該驗收批應評為不合格。
7.0.8 現場檢驗連續10個驗收批抽樣試件抗拉強度試驗一次合格率為100%時,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1倍。
7.0.9 現場截取抽樣試件後,原接頭位置的鋼筋可採用同等規格的鋼筋進行搭接連接,或採用焊接及機械連接方法補接。
7.0.10 對抽檢不合格的接頭驗收批,應由建設方會同設計等有關方面研究後提出處理方案。
Ⅳ 鋼筋的連接形式一般在圖紙的哪個部分可以找到
一般的施工圖對鋼筋的連接方式是不做規定的,具體方法由施工方提供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相關規范確定。
Ⅳ 圖紙上在哪裡看鋼筋採用的連接方式
結構設計總說明
Ⅵ 施工圖用不用說明柱鋼筋連接方式
不用,一般施工過程中有三種連接方式,綁扎、焊接、機械連接,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說明
Ⅶ 圖紙要求的鋼筋連接14到20用焊接和機械連接,他們說地方規范不一樣,我看了圖紙沒有說用哪本規范
所有規范條文規定都是對工程質量的最低要求,當圖紙要求有過於嚴格的地方回,可以在圖紙答會審時提出異議,或圖紙會審時漏提時,還可以質疑設計人,或參建各方會議協商達成會議紀要,完善簽認。
關於鋼筋連接,規范容許綁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三種方法,並提倡機械連接。規范條文不會具體規定多大直徑採用什麼方法,應由設計圖紙確定,這也是規范在不影響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尊重設計、尊重施工的體現。
Ⅷ 這是個預埋件的圖 上面是鋼板 下面是鋼筋 我想知道鋼板跟鋼筋是怎麼連接的圖上也沒說明
焊接 。
Ⅸ 各種鋼筋連接都宜採用那種連接方法,規范上有規定嗎,出自那裡,,
一般都是用焊來接連接,源成本較低,連接質量可靠宜優先使用,綁扎連接由於需要交接搭接長度,浪費鋼筋且連接不可靠,故宜限制使用,機械連接,設備簡單,無明火作業,節約能源,不受氣候影響可以隨時連接,技術易於掌握,使用范圍較高,尤其對於焊接困難的情況;另外工地常用做法一般對於大於直徑25MM的鋼筋一般使用機械連接,直徑在14~25MM范圍內一般使用焊接連接,直經14MM以下用綁扎連接。設計有要求的按實際執行。
Ⅹ 鋼筋連接方法有哪些在工程中應如何選擇
鋼筋連接方式,可分為綁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等
使用規定:(1)直專徑大於12mm 以上的鋼屬筋,應優先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2)當受拉鋼筋的直徑大於28mm 及受壓鋼筋的直徑大於32mm 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3)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4)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其縱向受拉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以上是規范規定,具體施工中要遵循,另外設計圖紙如果有特殊說明的以圖紙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