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數量表怎麼看
筋數量表中的g和b分別表示什麼意思,b表示鋼筋長度?
回答:數量表中,g常表示鋼筋重量
❷ 根據工程量清單,怎麼看出混凝土、鋼筋用量
問題比較籠統,看相對什麼的指標了。可以相對面積,也可以相對結構本身。
❸ 怎麼看鋼筋的位置。數量
怎麼看抄鋼筋的位置。數量
這圖中是有幾根鋼筋怎麼看得啊為什麼說是上柱比下柱多呢
答:你截了一張「抗震KZ縱向鋼筋連接構造(但不知你是什麼地方截圖的,少了下伸1.2LaE)」上柱比下柱多的示意圖,他要告訴你:上柱比下柱多的構造要求:上柱比下柱多出來的鋼筋,應伸到下柱中去,長度要從梁面算起下伸1.2LaE。故本圖是看不出有幾根鋼筋,有幾根鋼筋?應配合看:柱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才能知道:截面尺寸、鋼筋的直徑、位置、數量及箍筋直經、幾肢、間距等。
❹ 廣聯達軟體中鋼筋匯總後怎樣查看不同直徑的鋼筋量
鋼筋定額表,鋼筋工程建立的時候,選擇好地區模板,報表預覽中有鋼筋定額表
❺ 廣聯達模型怎麼查頂板鋼筋量
繪制板鋼筋後,匯總計算,選中樓板鋼筋,查看工程量,就可以查看樓板鋼筋的工程量。
❻ 怎麼在魯班中查看鋼筋量
在顯示鋼筋量的界面,看你想查看時構件夾裡面的量還是想查看某個構件的鋼筋版量,打權個比方比如你想查看整個項目的鋼筋量,點開魯班鋼筋,進去的第一個界面,左上角有列印預覽項,點開裡面是報表選擇項,有很多種顯示鋼筋的方式,比如按直徑范圍等等。
❼ 鋼筋算量軟體中怎樣查看鋼筋工程量
先匯總計算 大量來可以批量選擇 然後自點查看鋼筋量 或者直接點到報表裡看 報表分好多種 要熟悉在那個表裡找什麼量 編輯鋼筋能先到具體一個部件的下料單 還有個鋼筋三圍可能檢查你畫的鋼筋是否正確
❽ 拿到圖紙怎麼下手,怎麼算混凝土的量,鋼筋的量,怎麼看鋼筋圖
從結構施工上看只要看結構圖,就有鋼筋的具體數量了;從預算的角度,而鋼筋是一根一根地計算的,另外,我們還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鋼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的含鋼量。
總之,精確的算,必須逐根計算後匯總。
鋼筋計算原理及計算方法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柱
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頂層:
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3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內側鋼筋根數為:1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邊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
內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h邊兩側鋼筋總數。
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錨固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❾ 在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中,把柱,粱畫完之後,然後匯總計算後,在哪個地方查看需要多少鋼筋
我給你看圖片
鋼筋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