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聯達異形柱如何讓編輯鋼筋
你可以參考軟體自帶的說明:「柱截面編輯」以下供參考
對於矩形柱、圓形柱、參數化和異形柱,都可以使用截面編輯。
在構件或圖元的屬性編輯器中,「截面編輯」這一項選擇為「是」即可顯示柱截面編輯的界面,如下圖所示。
說明:
1、對於矩形柱、圓形柱和參數化柱新建後,軟體默認「截面編輯」為「否」,如果需要切換到截面編輯,修改為「是」即可。
2、對異形的柱,新建構件後,軟體默認「截面編輯」為「是」,因為異形柱一般都需要手動進行縱筋的排布和箍筋的繪制。
實例介紹
下面以參數化柱為例,來介紹截面編輯功能的使用。
新建參數化柱,選擇第一種參數化圖形L-a截面。
按照圖紙標注的鋼筋信息,輸入縱筋信息和箍筋信息,然後修改「截面編輯」為「是」,彈出「截面編輯」對話框,如下圖所示。
圖中默認給出縱筋和外圍的箍筋,縱筋的根數與屬性中輸入的一致,縱筋的排列,按照屬性中輸入的鋼筋信息,先布置角筋,剩餘的鋼筋按照邊長平均布置。
角筋以紅色顯示,邊筋以粉色顯示。目前,縱筋的位置對本身的計算結果沒有影響,但是在布置箍筋時需要准確設置縱筋的位置,否則箍筋的長度計算不符合實際情況。
下面我們逐個介紹截面編輯中的功能。
1、布置縱筋:下拉框中有3個命令,操作方法如下;
1)布置角筋:
作用:整體一次性按形狀自動生成角筋;
操作步驟:在右側的輸入框中輸入角筋的信息,然後在下拉框中選擇「布置角筋」命令,軟體自動布置角筋;
2)按邊布置角筋:
作用:一次布置一個位置的角筋;
操作步驟:在右側輸入框輸入鋼筋信息,如「1B22」,然後選擇「按邊布置角筋」,選擇相交的兩條邊,在相交位置生成角筋;
3)布置邊筋:
作用:在一條邊上布置邊筋;
操作步驟:在右側的輸入框中輸入鋼筋信息,例如「2B22」,選擇「布置邊筋」命令,選擇柱的邊線布置邊筋。
2、對齊縱筋
作用:用來移動縱筋,實現兩根鋼筋的對齊,方便繪制箍筋。
操作步驟:選擇【對齊縱筋】按鈕,選擇作為標准線的鋼筋,然後選擇要移動的鋼筋,然後選擇要平行的邊。
3、布置箍筋
作用:繪制箍筋或者拉筋。
操作步驟:
1)在「布置箍筋」按鈕左側的輸入框中輸入箍筋信息,例如「A10@100/200」,如下圖所示;
2)在「布置箍筋」下拉框中選擇一種繪制方式,軟體提供了「矩形」、「直線」和多種弧線繪制方法;
3)選擇縱筋所在的位置繪制箍筋或拉筋。
4、編輯彎鉤
作用:用來編輯箍筋或拉筋的彎鉤角度
操作步驟:
a、點擊【編輯彎鉤】功能;
b、點擊需要編輯彎鉤的箍筋,此時在箍筋旁,會顯示出彎鉤角度顯示框;
c、在彎鉤角度顯示框中,選擇需要的彎鉤角度即可。
5、刪除
作用:用來刪除縱筋或箍筋以及拉筋,以及標注。
操作步驟:選中要刪除的鋼筋點或者線,點擊【刪除】按鈕,軟體提示「確定刪除」,點擊「是」即可,不需要刪除,點擊「否」。
選中鋼筋後,也可以通過鍵盤上的「Delete」鍵刪除鋼筋線或標注。
6、標註:下拉框中有「顯示標注」、「布置縱筋標注」、「布置箍筋標注」和「移動標注」幾個功能。
作用:
a、對縱筋或箍筋以及拉筋進行標注,便於查看;
b、通過標注後,修改標注中的鋼筋信息來實現鋼筋的修改。
1)顯示標註:設置是否顯示標注;
2)布置縱筋標註:布置縱筋的鋼筋信息標注;
操作步驟:選擇「布置縱筋標注」命令,單擊選擇需要布置標注的鋼筋,可以選擇多個相同鋼筋;選擇完畢後,點擊右鍵確定;然後點擊滑鼠左鍵,確定標注的位置生成標注。
3)布置箍筋標註:布置箍筋的鋼筋信息標注;
操作步驟:同「布置縱筋標注」;
4)移動標註:移動已經標注的內容;
操作步驟:選擇標注線,拖動滑鼠移動到指定位置,點擊滑鼠左鍵確定位置即可。
說明:所有標注都可以進行修改,修改標注時,只要選中標注的信息,重新輸入即可。例如縱筋標注原來為「5B20」,可以修改為「5B16」,箍筋信息也可以進行修改。
7、存檔和提取
作用:對已經編輯好的柱截面和鋼筋布置情況進行「存檔」,後期通過「提取」功能來提取重復使用。
操作步驟:點擊【存檔】按鈕,選擇指定的存儲位置,輸入文件名稱,點擊【保存】;
點擊【提取】按鈕,選擇已經存檔的文件,點擊【打開】,即可提取保存的截面
② 鋼筋算量中自定義線截面編輯鋼筋的la怎麼計算的
要看你用的是什麼軟體的,廣聯達的在畫前向另一邊移動滑鼠就會調整方向,魯班鋼筋可以直接選中彎勾點翻轉。
③ 自定義構件截面編輯好之後在哪裡編輯鋼筋
如果是廣聯達點返回就有了
④ 自定義線怎樣編輯鋼筋信息
自定義線鋼筋,先復定義線,制然後在截面編輯中按圖紙中的形狀來編輯,把縱向的分布筋在縱向鋼筋欄中輸入總的根數及規格,如10a8,然後把橫向的彎折鋼筋在其他鋼筋中選擇對應的鋼筋圖形並輸入鋼筋信息,如a10@150,在鋼筋圖形欄中輸入各部分的長度信息.輸入完後用直線畫圖就可以了.在新版2013中,可以在編輯截面中直接布置鋼筋,和在暗柱中布置鋼筋方法差不多.
⑤ 房屋平面怎樣布鋼筋
布置方法:
1、上下位置 現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版鋼筋短跨在上,權長跨在下。根據受力特點,應該是短方向受力較大,對板下部受力筋來講應放在下邊,長邊方向受相對較小,應放在上邊;上層筋相反短邊放在上邊,長邊放在下邊。詳見04G101-4。
從設計角度來講,當樓板大於150mm厚時,一般是建議採用上下上層配筋的。因為樓板厚度大的情況下,通長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上部跨中負彎矩的作用,雖然理論上沒有跨中負彎矩,但是考慮現場的施工實際情況(支模、施工時人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鋼筋。布置雙向鋼筋的時候,短跨是計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當然這也要取決於板的長寬比,當長寬比接近於1:1的時候,雙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應當配置在外側。
2、接頭位置 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見101-2。焊接接頭位置要保證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長度要成1.4。
3、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鋼筋間距的一半,從梁外側筋外側開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側模外5公分。
⑥ 在midas civil 中如何輸入普通鋼筋
如果是RC,則輸入梁的普通鋼筋,則先要用設計截面定義梁截面,而柱子則可以用數值截面定義,這樣的話,就可以在截面鋼筋選項中定義了。
如果是PSC構件,那麼則用設計截面定義結構,然後就可以在截面鋼筋選項中定義了。
縱向鋼筋 表格裡面的輸入項是直徑、數量、距離上部或下部的距離、間距等,按對稱位置布,不對稱的鋼筋一條條輸入。
直徑:選擇鋼筋直徑。
(6)鋼筋截面編輯時如何在任意點布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這么來的:
fy=fyk/ry;
fy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比如210MPA、300MPA、360MPA;
fyk為鋼筋的抗拉強度標准值,比如235MPA、335MPA、400MPA;
ry為鋼筋的材料分項系數,為1.11--1.12
註:
①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大於 310N/mm2時,仍應按 310N/mm2取用,其他構件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大於 360N/mm2時,仍應按 360N/mm2取用;對於直徑大於 12mm 的Ⅰ級鋼筋,如經冷拉,不得利用冷拉後的強度;
② 當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10 時,光面鋼筋的強度設計值應按 190N/mm2取用,變形鋼筋的強度設計值應按 230N/mm2取用;
③ 成盤供應的 LL550 級冷軋帶肋鋼筋經機械調直後,抗拉強度設計值應降低 20N/mm2,且抗壓強度設計值不應大於相應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④ 構件中配有不同種類的鋼筋時,每種鋼筋根據其受力情況應採用各自動強度設計值。
⑦ 2013鋼筋算量軟體新建異形柱截面編輯時如何布縱筋鋼筋
如圖上所示布置縱筋、箍筋等
⑧ 鋼筋怎麼隔一布一
圖集《抄11G101-1》第40頁有解釋和例題。
隔一布一襲-------為非貫通縱向鋼筋的標注間距與貫通縱筋相同,兩者組合後的實際間距為各自標注間距的1/2。當設定貫通縱筋為縱筋總截面面積的50%時,兩種鋼筋應取相同直徑;當設定貫通縱筋大於或小於總截面面積的50%時,兩種鋼筋則取不同直徑。
例:板上部已配置貫通鋼筋Φ 12@250,該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貫通鋼筋為⑤Φ12@250,表示在該支座上部設置的縱筋實際為Φ12@125,其中1/2為貫通縱筋,1/2為非貫通縱筋(伸出長度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