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框架樑上部縱筋2排筋怎樣加固
規范木有規定這么綁扎,一般常規來做的話:如果二排只有兩根那麼在邊上綁扎在箍筋上就好了,第二個情況,三根及以上的在一排與二排中間放根25的鋼筋,鋼筋長略短於梁寬,綁上就妥妥的了!
『貳』 梁二排怎麼布置
你的問題比較寬泛,僅就以下幾點做個說明:
1、按圖紙上的標注。一般按平法圖版集,都是用/分開的。例如權6C25 4/2(說明C是HRB400級的鋼筋符號,手機上不好打,所以用C替代),這就說明有6根25的鋼筋,分成二排,一排是4根,第二排是2根。
2、梁有二排鋼筋,梁底、梁面都有可能出現。
梁底部鋼筋出現二排鋼筋,無特殊說明時,一般是同梁底第一排鋼筋。
梁面出現二排鋼筋,主要是伸出凈長不同。第一排是1/3Ln,而第二排是1/4Ln。
還有不明可追問,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叄』 梁的上部縱筋 分兩排 第二排怎麼綁扎 大概意思如圖 希望各位大俠詳細解答 謝謝
一般不會按你提供的圖設計
『肆』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鋼筋在實際中是怎麼布置的在澆砼之前怎麼固定!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鋼筋應在距離支座邊1/20梁凈跨長處斷。目的是避免不需要錨入支座的鋼筋進入支座造成支座內鋼筋擁擠。在平法集中標注里有帶 - 號的鋼筋就是。
『伍』 樑上部,下部二排鋼筋都為奇數,中間那根鋼筋如何綁扎
樑上部,下部二抄排鋼筋都為奇數,中間那根鋼筋結扎的方法:可以放在第一排鋼筋的第二根下面,但也是沒有箍筋可以固定的,可以加個拉鉤與第一排鋼筋固定。 不建議放在中間一是混凝土不好振搗,二是無法固定。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陸』 梁鋼筋中,箍筋是二支箍,請問第二排的鋼筋大於兩根的話,第二排中間的那些鋼筋要怎麼布置上去
當第二排鋼筋無固定處時,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間另橫放短鋼筋——且鋼筋直徑不得小於25且不得小於梁主筋的規格直徑。
規范要求:梁主筋間距不得小於25且不得小於主筋的規格直徑。
生命愉悅!有用請採納。
『柒』 框架柱鋼筋第二排怎麼布置
框架柱鋼筋第二排怎麼布置
您的框架柱鋼筋第二排是(對支座而言)專樑上部鋼筋稱:第一排、第屬二排。梁下部鋼筋稱:上排、下排。
「布置」框架柱鋼筋第二排應距第一排25MM,且又要看其根數和箍筋是兩肢還是四肢……,貼箍筋肢布置。
其伸入梁內的位置及長度:第二排非通長筋伸出至ln/4位置。ln的取值規定為:對於端支座,ln為本跨的凈跨值;對於中間支座,ln為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其ln/4是指從柱(梁)邊算起,端支座尚要加錨固部分,中間支座要加柱寬來計。
『捌』 梁二排中間鋼筋怎樣綁扎
應該是在梁二排二邊的二排紮好後擔一個鋼筋架在兩邊二排上再扎中間二排
『玖』 樑上部筋第一排和第二排在施工中如何固定
樑上部鋼筋的話,第二排可以用扎絲吊在第一排上就行的,如果用短鋼筋頭也是不怎麼好固定,但是在下部鋼筋的話,可以採用中間夾短鋼筋頭固定。
『拾』 梁二排筋如何綁扎
1、加工製作箍筋時把箍筋端部的彎鉤加工成90度。綁扎完框架梁第一排鋼筋後內,再使用工具將箍筋端部容的彎鉤繼續打彎,彎成近似180度。如果提前彎成180度的話,一排縱向受力筋就位困難。
2、加工箍筋時,可以把相應的箍筋端部的135度彎鉤向下移,至二排箍筋的下部。缺點是浪費了一點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