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圖集上的剪力牆起步筋間距是多少
剪力牆筋間距的二分之一就是起步筋間距
⑵ 頂板起步鋼筋應該是多少,在16g101_1的弟幾頁
一半的板筋間距。
16G101-1圖集的99頁
請採納謝謝
⑶ 剪力牆豎向鋼筋第一根起步筋間距是多少,16g 那頁有依據!
起步筋間距:剪力牆端部都有邊緣構件,自邊緣構件最內一根縱筋起,不大於牆豎筋間距起步。
暗柱間距:剪力牆豎向分布筋起步筋,距離邊緣構件就近縱筋一個間距(牆豎向分布筋間距)。
16G101-1圖集不是規范,它是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的構造大樣,不能要求16G101-1圖集面面俱到,不能要求16G101-1圖集完整包含各種規范所有內容。
(3)16g圖集鋼筋起步間距是多少擴展閱讀:
剪力牆的特點
短肢剪力牆結構是指牆肢的長度為厚度的4-8倍剪力牆結構,常用的有「T」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線型、「一」字型。
這種結構形式的特點是:
①結合建築平面,利用間隔牆位置來布置豎向構件,基本上不與建築使用功能發生矛盾;
②牆的數量可多可少,肢長可長可短,主要視抗側力的需要而定,還可通過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來調整剛度中心的位置;
③能靈活布置,可選擇的方案較多,樓蓋方案簡單;
④連接各牆的梁,隨牆肢位置而設於間隔牆豎平面內,可隱蔽;
⑤根據建築平面的抗側剛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牆,形成主要的抗側力構件,較易滿足剛度和強度要求。
對短肢剪力牆結構的設計計算,因是剪力牆大開口而成,所以基本上與普通剪力牆結構分析相同,可採用三維桿-系簿壁柱空間分析方法或空間桿-牆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廣東省建築設計院的廣廈CAD的SS模塊。
後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華大學的TUS、廣東省建院的SSW等。其中空間桿牆組元分析方法計算模型更符合實際情況,精度較高。雖然三維桿系-簿壁柱空間分析程序使用較早、應用較廣,但對牆肢較長的短肢剪力牆,應該用空間桿-牆組元程序進行校核。
在進行以上分析後,按《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進行截面與構造設計,相對於異形柱結構,短肢剪力牆結構的理論與實踐較為成熟,但這種結構在結構設計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視的方面。
由於短肢剪力牆結構相對於普通剪力牆結構其抗側剛度相對較小,設計時宜布置適當數量的長牆,或利用電梯,樓梯間形成剛度較大的內筒,以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同時也形成兩道抗震設防;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短肢剪力牆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現整體彎曲變形為主,底部外圍小牆肢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一些模型試驗反映出外周邊牆肢開裂,因而對外周邊牆肢應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強小牆肢的延性抗震性能。短肢牆應在兩個方向上均有連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牆肢。
⑷ 鋼筋於鋼筋的間距要求
一、間距要求:
1、流程:主筋穿好箍筋,按劃好的間距逐個分開→固定主筋→穿次梁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梁底主筋與箍筋綁住→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
2、主梁與次樑上部縱向鋼筋相遇處,主、次梁鋼筋次梁鋼筋置於主梁鋼筋之上。
3、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直徑為25mm的短鋼筋,短筋的設置間距≤1000mm。
4、懸臂梁端部邊梁的上部鋼筋,布在懸臂梁筋的上部。
5、梁箍筋的接頭(彎鉤重迭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力鋼筋上。
6、四角主筋用騎馬式綁扣,使主筋與梁箍圓弧部分相吻合。
7、距牆或柱邊50mm為第一道箍筋位置。
8、梁鋼筋接頭採用閃光對焊連接,接頭百分率控制在不超過50%的范圍內。 鋼筋接頭位置:上皮筋接頭留在跨中1/3范圍內,下皮鋼筋接頭留在支座內,且滿足錨固長度要求。 板鋼筋的安裝。
9、板上洞口尺寸≤300mm,一般將鋼筋從洞邊繞過,當>300mm時按設計要求設加強筋。
10、雙層網筋之間為保證上層筋的有效高度,採用設置幾字形支撐筋,一般縱橫向間距為φ10@600mm,撐腳長度不小於200mm。
11、板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雙向受力主筋的鋼筋網,應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相鄰綁扎點的綁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
12、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
二、參考資料:
《鋼筋規范要求》
⑸ 剪力牆與柱間的豎向筋起步間距是多少
距離,為牆身豎向筋間距的1/2;新型模板支撐體系板底模、模板跨度≤2.0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 時方可拆模;
跨度2.0 m—8.0 m 時, 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拆模;對於梁,拱殼跨度≤8.0 m 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 、跨度大於8.0 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 時方可拆模。
暗梁縱筋的距離,為牆身水平筋間距的1/2。建築裝飾時,牆面抹灰面積大,在抹灰前用砂漿在牆上按一定間距做出小灰餅(又稱打點),沿小灰餅垂直和水平方向繼續用砂漿做出一條或幾條灰筋間距不大於1.5m,以控制抹灰厚度及平整度。
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5)16g圖集鋼筋起步間距是多少擴展閱讀:
結合建築平面,利用間隔牆位置來布置豎向構件,基本上不與建築使用功能發生矛盾;牆的數量可多可少,肢長可長可短,主要視抗側力的需要而定,還可通過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來調整剛度中心的位置。
能靈活布置,可選擇的方案較多,樓蓋方案簡單;連接各牆的梁,隨牆肢位置而設於間隔牆豎平面內,可隱蔽;根據建築平面的抗側剛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牆,形成主要的抗側力構件,較易滿足剛度和強度要求。
⑹ 板鋼筋起步距離究竟應該是多少
11G101、16G101是s/2。s~板筋間距
12G901是50。
有的工程是長城杯也會要求是50。
所以,不同情況不同分析吧。
⑺ 鋼筋起步筋間距在11g101圖集哪一頁
可以參考12G901-1圖集,它是11G101圖集系列的。
樑柱箍筋:50mm,2-2頁注2
剪力牆豎向鋼筋:一個間距,3-2到3-5頁
剪力牆水平鋼筋:50mm,3-9頁
板筋:50mm,4-7頁
⑻ 18年圖集中剪力牆豎向鋼筋起步間距sss是什麼意思
以前規范要求豎向鋼筋起步為5公分,現在更改起步鋼筋為一個牆豎筋間距「S」表示為一個豎向鋼筋間距,具體規范見下圖,明白了請採納!
⑼ 鋼筋混凝土現澆板鋼筋起步間距多少 在哪個圖集啊
這個是50,在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中有明確要求的。
很多人以為是101中的半個間距,這個是不對的,在901圖集中有明確的圖示也是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