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頻焊接附:API標准關於管子焊接質量的規定
API標准關於管子焊接質量的規定API-5L和API-5CT是兩項重要的石油行業焊接標准。API-5CT對非整體熱處理和整體熱處理管子的壓扁試驗有嚴格規定。非整體熱處理管子需在90°和0°位置壓扁,直至管壁接觸,且在規定距離內不得出現裂紋或斷裂,焊接過程需無不良組織結構和缺陷。整體熱處理管子的焊縫需在最大彎曲處受壓,同時考慮焊縫位置,同樣要求無裂紋或斷裂,並遵循組織結構和缺陷的要求。
API-5L標准對壓扁試驗的驗收標准更細致。對於不同鋼級和壁厚的電焊鋼管,焊縫必須在壓扁過程中保持不開裂。例如,X60及以上鋼級的鋼管,焊縫在壓扁到外徑的一半或三分之二時需無裂紋。而對於A25鋼級,壓扁至四分之三時焊縫需無裂紋,其餘部分金屬不應有焊縫或斷裂。壓扁試驗過程中,還需關注分層和過燒金屬現象。對於小規格鋼管,焊縫范圍包括熔合線兩側特定長度的金屬,大規格則更寬。
壓扁試驗的板間距離在表C.23和表E.23中有詳細的規定,根據鋼級和壁厚的不同,最小間距有所不同。壓扁試驗過程中,如有試樣在12或6點位置過早失效,應在3或9點位置繼續,早期失效不應作為拒收理由。壓扁試驗至少要求達到0.85D的板間距離。
以上是API標准對管子焊接質量的詳細要求,確保了焊接管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頻焊接(本詞條摘錄於東北塘人博客——焊管與冷彎型鋼)高頻焊接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它是利用高頻電流所產生的集膚效應和相鄰效應,將鋼板和其它金屬材料對接起來的新型焊接工藝。高頻焊接技術的出現和成熟,直接推動了直縫焊管產業的巨大發展,它是直縫焊管(ERW)生產的關鍵工序。高頻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焊管產品的整體強度,質量等級和生產速度。
② 焊接後鋼管出現裂縫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出現裂縫的原因:
1.焊縫收縮應力太大,容易產生緩慢裂紋。
2.焊縫受熱不均勻,容易發生脆性專。
3.焊接方法和順序不合屬理。
4.層間溫度控制不好。
防止措施:
1.首先要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採用對稱焊。
2.多層多道焊,焊完每一道焊縫(別是打底 焊)時要認真處理好焊縫表面的焊渣、氧化皮,以防止贓物在下一層焊縫中形成缺陷。
3.調整冷卻速度,冷卻越快,變形越大。結晶裂紋傾向也越大。
4.焊後消除殘余應力。
③ 直縫鋼管規定要求
直縫鋼管的規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機械性能試驗:直縫鋼管需進行機械性能試驗,以確保其滿足相應的力學性能標准。
壓扁試驗與擴口試驗:鋼管還需經受壓扁試驗和擴口試驗,以檢驗其在特定條件下的變形能力和承壓能力。
內壓力承受能力:直縫鋼管需具備一定的內壓力承受能力,必要時需進行2.5Mpa的壓力試驗,且在一分鍾內無滲漏現象,以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安全可靠。
渦流探傷檢驗:作為水壓試驗的替代方法,渦流探傷方法可依據GB7735《鋼管渦流探傷檢驗方法》標准執行。通過固定在機架上的探頭對焊縫進行全面掃查,以檢測焊縫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長度與切斷:經過渦流探傷後的焊管需按標准長度用飛鋸切斷,確保鋼管長度的准確性和一致性。
外觀處理與包裝:鋼管兩端應平頭倒角,並列印標記,以便識別和追蹤。成品管以六角形捆紮包裝後出廠,以確保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以上規定要求旨在確保直縫鋼管的質量和性能符合相關標准和實際應用需求。
④ Q345B無縫鋼管裂紋原因
Q345B無縫鋼管裂紋原因有:
第一、管坯(圓鋼)的原因居多,內部含有較多的裂版紋、夾雜、氣包等。組織的權不均勻是管坯的原因,注意選擇執行管坯標準的,有一定規模的廠家生產的圓鋼就行。
第二、穿孔的溫度、工藝調整也不容忽視,若穿孔溫度低、調整不當,也會造成毛管內部組織的撕裂。
第三、成品退火溫度是合適的。穿孔加熱溫度1180~1230℃,偏低,這是中碳合金鋼的溫度,取1230-1250才合適。爐內時間一般在60min 以上。
無縫鋼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如輸送石油、天然氣、煤氣、水及某些固體物料的管道等。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濟截面鋼材,廣泛用於製造結構件和機械零件,如石油鑽桿、汽車傳動軸、自行車架以及建築施工中用的鋼腳手架等用鋼管製造環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簡化製造工序,節約材料和加工工時,已廣泛用鋼管來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