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電焊焊管道怎麼焊
1. 焊接300根管子通常選用3.2mm焊接電極進行兩次焊接。
2. 選擇合適的電流至關重要,過大的電流會導致飛濺、咬邊和下垂焊縫,而電流過小則會導致熔渣過多,影響焊接質量。
3. 對於300號焊管,必須採用單面焊和側焊的方式。坡口製作要良好,確保坡口間間隙均勻。
4. 電極需在150°下烘烤1小時,並在保溫桶中存放,室外風大時應加裝擋風玻璃。
5. 焊接300根管子時,應在第二次焊接前清理焊接孔,注意焊縫形狀,避免咬邊,並確保焊縫高度和焊接接頭質量。
(1)焊鋼管怎麼燒得好看擴展閱讀:
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的選擇:
根據焊縫空間位置和焊接層次,選擇合適的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例如,12mm平板對接平焊的封底層選用φ3.2mm的焊條,焊接電流在80-85A之間;填充和蓋面層則選用φ4.0mm的焊條,焊接電流在165-175A之間。合理選擇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有助於控制熔池溫度,從而保證焊縫成形。
電弧燃燒時間的控制:
在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接中,採用斷弧法施焊。封底層焊接時,斷弧頻率和電弧燃燒時間直接影響熔池溫度。由於管壁較薄,電弧熱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通過控制電弧燃燒時間來調節熔池溫度。如果熔池溫度過高,可減少電弧燃燒時間以降低溫度,避免產生縮孔或焊瘤。
焊接方法的分類:
1. 熔焊:通過加熱將焊件接縫處金屬熔化,常見的有電弧焊、電渣焊、電子束焊和激光焊。
2. 壓焊:在加壓條件下連接焊件,常見的有電阻焊、高頻焊、擴散焊、摩擦焊和超聲波焊。
3. 釺焊:使用熔點較低的釺料熔化後連接焊件。
焊接鋼管的分類:
1. 按焊接方法分類:電弧焊管、高頻或低頻電阻焊管、氣焊管、爐焊管和邦迪管等。
2. 按焊縫形狀分類:直縫焊管和螺旋焊管。
3. 按用途分類:一般焊管、鍍鋅焊管、吹氧焊管、電線套管、公制焊管、托輥管、深井泵管、汽車用管、變壓器管、電焊薄壁管、電焊異型管和螺旋焊管等。
2. 焊接鋼管怎麼才焊的好.
焊接鋼管當然是需要先進的焊接設備啊
3. 怎麼樣才能燒好氬弧焊
燒氬弧焊技巧
1、外填絲可以用於打底和填充,是用較大的電流,其焊絲頭在坡口正面,左手捏焊絲,不斷送進熔池進行焊接,其坡口間隙要求較小或沒有間隙。
2、內填絲只能用於打底焊,是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配合送絲動作,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焊絲控制方向,其焊絲則緊貼坡口內側鈍邊處,與鈍邊一起熔化進行焊接,要求坡口間隙大於焊絲直徑,是板材的話可以將焊絲彎成弧形。
3、引弧一般採用引弧器(高頻振盪器或高頻脈沖發生器),鎢極與焊件不接觸引燃電弧,沒有引弧器時採用接觸引弧(多用於工地安裝,特別高空安裝),可用紫銅或石墨放在焊件坡口上引弧,但此法比較麻煩,使用較少,一般用焊絲輕輕一劃,使焊件和鎢極直接短路又快速斷開而引燃電弧。
性質分析
氬弧是一種左右手同時動作的操作,與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左手畫圓右手畫方相同,所以建議在剛開始學習氬弧焊的人員進行類似的訓練,對學習氬弧焊有一定的幫助。
當熔池熔合不好和送絲有送不動的感覺時,要降低焊接速度或加大焊接電流,如果是打底焊目光的注意力應集中在坡口的二側鈍邊處,眼角的餘光在縫的反面,注意其餘高的變化。
4. 電焊焊管道怎麼焊有幾種焊法
管道焊接常見的幾種方法包括焊條電弧焊(SMAW)、埋弧焊(SAW)、鎢極氣體保護焊(GTAW)、熔化極氣體保護焊(GMAW)、葯芯焊絲電弧焊(FCAW)以及下向焊等。電焊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尤其是在焊接管道時,因其角度多變而更具挑戰性。焊接管道時,焊條與焊縫之間的角度通常應大於或等於90度。此外,電流的選擇也非常關鍵,例如焊接管道底部時電流應較小,而焊接頂部時則需要較大的電流。爬坡焊和立縫焊雖然相似,但電流的選擇也有所不同。
焊接方法根據焊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電弧焊管、高頻或低頻電阻焊管、氣焊管、爐焊管和邦迪管等。電焊鋼管常用於石油鑽采和機械製造業等領域。爐焊管適用於水煤氣管等,大口徑直縫焊管則用於高壓油氣輸送等場合。螺旋焊管則主要用於油、氣輸送,管樁和橋墩等結構。
相關標准包括GB/T3091-1993(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和GB/T3092-1993(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它們主要用於輸送水、煤氣、空氣、油和取暖熱水或蒸汽等一般較低壓力流體以及其他用途管。這些標准規定的代表材質為Q235A級鋼。
GB/T14291-1992(礦用流體輸送焊接鋼管)和GB/T14980-1994(低壓流體輸送用大直徑電焊鋼管)分別適用於礦山壓風、排水、軸放瓦斯用直縫焊接鋼管以及輸送水、污水、煤氣、空氣、採暖蒸汽等低壓流體和其他用途。
GB/T12770-1991(機械結構用不銹鋼焊接鋼管)和GB/T12771-1991(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則分別用於機械、汽車、自行車、傢具、賓館和飯店裝飾以及其他機械部件與結構件,以及輸送低壓腐蝕性介質。
對於焊接的要求包括:提交相關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焊工需經過培訓並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依據設計要求進行專項質量培訓,使用符合要求的凈化氣體和保護氣體,不能自動焊接的焊縫可選擇優秀焊工手工焊接,所有焊縫應符合質量標准,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檢查,並及時建立焊接施工記錄資料。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路關於焊接鋼管的資料,並進行了內容的改寫和條理化處理。
5. 直縫埋弧焊鋼管預焊技術
在管線建設中,油氣長輸管道正向著大口徑高壓力輸送和海底管道厚壁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管線要求採用直縫埋弧焊鋼管。隨著我國幾條大直縫埋弧焊鋼管生產線的引進投產,掌握先進的直縫
埋弧焊焊接技術顯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紹直縫埋弧焊鋼管的預焊技術。
1. 預焊技術現狀
預焊是直縫埋弧焊鋼管的焊接工藝組成部分,它將成型縫沿全長進行「淺焊」,是直縫埋弧焊鋼管生產中的特殊工序之一。
在早期的直縫埋弧焊鋼管生產中沒有預焊,直到第二代UOE焊管機組中才開始出現了預焊機,但此時的預焊為間斷式焊接,間距約300mm,到了UOE焊管機組發展的第三代(1968~1979年問),預焊得到
了極大的重視和發展,已將不連續方式變為連續方式,此階段的預焊技術為現代預焊技術奠定了基礎。
現代預焊技術採用了連續的、高速的氣體保護焊(MAG)方式和焊縫激光跟蹤,焊速可達到7 m/min,焊道成型平直美觀。就MAG焊而言,目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美國和德國等國家採用的單絲雙電源
的大電流高速氣體保護預焊,另一種是日本採用的雙絲高速氣體保護預焊。目前應用較多者為單絲高速氣體保護預焊,我國從德國引進的兩條直縫埋弧焊鋼管生產線中預焊都是採用此種方法。
從鋼管的質量標准中也可反映出預焊技術的發展,在最新的有關海洋、低溫和酸性條件用管標准IS03183—3和GB/T9711.3的6.3款中,已明確提出不允許採用斷續點焊,說明了預焊方式對鋼管質量的重要性。
2. 預焊工藝
2.1 預焊工藝過程
預焊時,先將鋼管管坯進行合縫,隨後進行連續氣體保護焊,在焊接同時進行焊縫狀態和焊接質量的監測和反饋。具體工藝過程為:進口輥道接受管坯--調整管坯開口位置--輸送裝置遞送管坯葉管坯合縫--確認合縫質量--焊槍下降准備焊接--啟動激光跟蹤器進行跟蹤--打開保護氣體及冷卻水閥--啟動焊接(管坯以焊接速度進給)_--到終端熄弧停焊--滯後關斷保護氣體--焊槍上升回位--管坯傳往下道工序。到此,一個預焊周期完成。
在上述工序中,調整管坯的開口位置,是指將開口縫位置調整到要求位置,一般是12點鍾位置,此項工作可通過電控系統中攝像監視系統進行。確認合縫質量,就是對合縫的錯邊量、合縫的間隙等
進行確認,只有確認後才可進行合縫的跟蹤和焊接。為了保證焊接質量,在焊接啟動前,檢查專用焊槍,及時清理焊槍上的飛濺物,可適當噴些防飛濺劑。預焊的啟弧和熄弧一般在啟弧板和熄弧板上進行。管端約80mm范圍內的成型縫在預焊結束後通過手工氣體保護焊進行焊接。
2.2 預焊質量
預焊質量包括合縫質量和焊縫質量。
(1)合縫(也即成型縫)無錯邊或錯邊小於規定值,一般規定錯邊量≤板厚的8%,最大不超過1.5mm。
(2)要保證焊縫有適宜的熔透深度和熔敷量,既要保證焊後不開裂,不產生燒穿現象,又要控制焊縫高度,對外焊焊縫余高不產生影響。
(3)焊道連續,成型良好,以利於保證最後的外焊質量。
(4)焊縫不存在焊偏、氣孔、裂紋、夾渣、燒穿及背面焊瘤等缺陷,要求焊縫中心偏差≤1 mm。
(5)無電弧灼傷,飛濺小,不影響管端坡口及表面質量。
(6)焊縫與母材匹配,焊縫金屬理化性能達到質量要求。
2.3焊接材料及規范
(1)保護氣體。
預焊所用的保護氣體基本上可以與常規的CO:/MAG焊相同,純CO:氣體雖然可進行焊接,但為了減少飛濺,改善焊縫成型, 以利後續焊接工序,仍然推薦富氬氣混合氣體,並加大氬氣的
配比。當焊速大於4m/min時,其保護氣可採用三元混合氣體(Ar+CO:+0:),該工藝過程即屬於「大電流MAG焊」。
(2)焊絲。
同保護氣體一樣,預焊可以採用H08Mn2SiA等常規焊絲,但對於管線鋼的預焊應採用專用焊絲,如X70鋼採用MD82焊絲。針對不同的壁厚,可以選擇西2.5mm、th3.2 mm、64.0 mm等不同直徑的焊絲。
(3)焊接規范。
一般通過試驗進行確定。對於不同規格的焊絲,當焊接線能量處於一定范圍內、焊縫具有良好外觀成型的同時,兼有較佳的理化性能。以舭.0mm焊絲為例,當線能量在3.5 ~4.0 kJ/
cm時,焊縫外觀及理化性能均處於理想狀態。
3. 預焊設備
預焊設備主要包括機械繫統、液壓系統、焊接系統、電控系統等部分。
3.1機械繫統
機械繫統是設備的主體,包括進出口輥道、驅動裝置、合縫裝置、內擴導向裝置等,它實現管坯的合縫、輸送。
(1)進出口輥道。進出口輥道完成管坯的接授、輸送、開口縫位置調整等功能。根據預焊工藝 要求,管坯的下底標高不變,因此要求進出口輥道開口能根據鋼管規格進行調節。
(2)驅動裝置。預焊機一般採用焊槍固定、管坯移動方式。驅動裝置實現管坯合縫和焊接時 的輸送。根據預焊工藝要求,焊接速度連續可調,調節後穩定可靠,此要求也就是對驅動裝置的驅動要求,因此一般採用直流調速電機。傳動方式一般採用鏈傳動。通過安裝在傳動鏈上的推塊推動管坯連續進給。
(3)合縫裝置。合縫裝置完成管坯的收縮擠壓合縫。為了適應妒06~thl422 mm(或咖1 625
mm)的管徑范圍,一般設計7~9組壓輥對管坯進行控制,保證管坯合縫為一個理想的圓形合縫。裝置包括機架、環形架、合縫壓輥等,見圖1。環形架可沿機架上下移動,從而保證管底下表面標高不變。合縫壓輥實現對管坯的擠壓合縫。每組壓輥可沿環形架圓周方向移動。根據不同的管徑,調整不同的輥梁夾角。每組壓輥也可徑向調節,以適應不同的鋼管規格。為了保證管坯合縫的穩定,每組壓輥在周向利用彈簧力鎖緊,鋼管換規格調型時再利用液壓力開鎖;其徑向依靠液壓力鎖緊,保證合縫質量。
(4)內擴導向裝置。內擴導向裝置安裝在機架管坯進口側,用於對管坯內腔的支撐,減少錯邊 量,提高合縫質量,主要用於薄壁管。
3.2液壓系統
液壓系統完成機械繫統的部分功能。一般液壓系統設計有一集中的液壓站,通過管道與合縫輥的周向松鎖缸、徑向退讓保護缸、進出口輥道開口調整機構油缸等相聯,以滿足工藝對這些執行元件的
要求。
3.3焊接系統
焊接系統採用MAG焊連續焊接。主要包括焊機、專用焊槍、水冷系統、送絲系統、送氣系統、地線裝置和焊接操作機等。
為了滿足大電流、高速焊接的要求,可採用兩台DC一1000林肯焊機並聯使用。送絲系統可採用與焊機相配套的NA一3送絲機構。專用焊槍採用噴嘴與導電桿分別冷卻的雙水冷式,保證焊接的穩定與使
用壽命。送氣系統選用三元氣體(Ar+CO:+O:)配比器,並帶有流量檢測開關。焊接操作機用來固定專用焊槍、激光跟蹤機構等,根據鋼管規格、焊點位置可以作縱向和上下位置調節。
3.4電控系統
電控系統實現對整個預焊區的控制,是一個由現場總路線構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統(rCS)。主站可採用西門子s7系列作為控制中心,協調各個從站的動作。控制系統實現下列功能:
(1)焊接操作機的控制。由電機拖動,實現操作機橫梁的升降和伸縮運動。
(2)焊接過程式控制制。採用程序控制器結合焊機本身的控制,實現對焊接過程的控制。
(3)攝像監視系統的控制。能夠保證焊接過程中清楚地觀察焊絲對縫及焊接進行的情況。
(4)激光跟蹤的控制。進口激光跟蹤,實現高速預焊的焊縫自動跟蹤,同時,能夠檢測合縫的錯邊量,當錯邊量超標時,及時報警。
(5)斷弧檢測及控制。檢測焊接過程中的焊接電流、電弧電壓,信號綜合後獲取斷弧信號,當檢測到斷弧時,自動停止焊接過程。
(6)氣體流量的控制。在混流排出口處安裝流量計,將信號引入控制系統,當氣體流量不足時實現報警並停止焊接過程。
4. 預焊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預焊作業中常常出現錯邊、背面焊瘤、燒穿、氣孔、飛濺、焊縫成型差等缺陷。
(1)錯邊。
這是預焊中最常見問題,錯邊超差,直接導致鋼管的降級或報廢。所以,預焊時要 求嚴格控制錯邊量。當整根或大半根鋼管坯出現 錯邊超差時,一般是由於:①開口縫調整不到位 (合縫偏
向一側);②合縫壓輥調整不到位(壓輥的周向角度不對,或以管坯中心線為軸線,左右壓輥不對稱,或相對的壓輥的徑向伸長量不一致),沒有壓圓;③預彎邊沒有預彎到位,板邊存在直邊現象所致。當管坯的頭或尾出現錯邊超差時,一般是由於:①進出口輥道的位置不對;②環形架中心不對;③合縫壓輥壓圓不好,個別壓輥位置偏差;④成型不好(成型後的管坯兩邊高低相差較 大;⑤開口縫寬在150 mill以上);⑥液壓系統壓力波動所致。
(2)背面焊瘤、燒穿。
背面焊瘤,若清除,耗時,影響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不清除,影響內焊焊接成型及內焊焊縫的跟蹤。燒穿,影響內外焊質量,需填補。產生背面焊瘤和燒穿的原因,一般是:①合
縫不緊,也有可能是液壓系統壓力過低;②成型不好,圓度偏差大;③預焊工藝參數選擇不當。一定的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要配以適當的焊接速度,線能量過大或焊速過低,都易產生背面焊 瘤和燒穿。
(3)氣孔。
預焊焊縫氣孑L導致內外焊的內部缺陷。預焊焊縫產生氣孔,一般是由於:①保護氣體質量不佳,如含有水分,壓力流量不夠等舊3;②焊槍出現部分堵塞,保護氣體形成的氣罩不均,有害氣體攪入;③坡口上有銹蝕、油污等所。 (4)焊縫成型差。焊縫成型差,影響後序的內封性能,確保了管體和管件之間不會因松動引起 滲漏。(2)DNl25~DN600的襯塑復合鋼管因口徑較大,擰緊螺紋較困難,故採用溝槽式管接頭連接,執行CJ/T156標准。我公司生產的溝槽式管接頭¨j,出廠前承受過3.75 MPa的耐壓試驗、0.08 MPa的真空試驗和使用壓力1.5倍的氣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