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製作鋼管車越野車
我也有這個想法,前後獨立懸掛,前後差速器,這個就需要分動器專,和1.0排量麵包車發動機,變屬速箱能配合的分動器舊貨不好找。重慶建設摩托有一款軍品戰斗摩托,就是你說的這樣的結構,也是鋼管的,可以研究一下那個東東,想辦法用現有的材料放大,仿製一個。輪胎和剎車都好辦,現成的太多了。前後差速器可用麵包車前橋的,我的想法是先自己做一個後驅的,用踏板摩托改,先積累些經驗。反正你想做的分動器和解決前後橋轉速差是最大的難點。
❷ 魏強的一個人的「汽車製造廠」
汽修和焊接軸管為魏強賺取了第一桶金,也讓他把自己的愛好發揮到了極致。
除了喜歡玩車,魏強還喜歡上網。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大多數人還對電腦心存好奇時,魏強已經將自己家的電腦接入了互聯網。「當時河津城區以北能上網的電腦只有兩台,一台在一家大公司,另一台就在我家。」通過網路,魏強認識了全國各地的越野車愛好者,互相交流心得,並發起各種賽事。
焊接軸管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事故地點。在焊軸管的過程中,魏強經常為路況發愁,他漸漸萌生了自己製造全地形車的想法。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造車的還是一次越野拉力賽。
2002年,魏強跟隨一個朋友見識了國際上最殘酷的越野拉力賽——馬來西亞雨林賽。當時,參賽的中國車有兩輛。「車檢組在檢查參賽車輛後建議中國車手主動退賽,他們擔心這兩輛車進去就出不來了。結果被不幸言中,由於無法適應路況,兩輛車中途退賽。當時我就想,自己一定要造一輛能與國外車比賽的越野車。」
回國後,魏強就投入到越野車的研發中。為了造車,他先後賣掉了自己的3個汽修廠,把百萬家財都投入到外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造車計劃」中。
從最初的改裝到技術的改進,差速鎖、底盤、懸掛,一個個關鍵技術被攻克。2002年10月,用了3個月時間,他對自己的客貨車進行了試驗性的四驅改裝,其間,設計、繪圖、加工部件、安裝調試等工作全由他獨立完成。
2005年,魏強真正意義上製造的第一輛車正式「下線」。在他的「汽車製造廠」外,我們看到了這輛試驗用車,這就是央視節目中的四驅鋼管車。魏強告訴記者,這部車除了變速箱、發動機、輪胎這些成品件外,其他的配件小到螺絲、螺帽、卡子,大到大梁、軸承、輪轂、車橋、齒輪、半軸等,都由他親自製作或是外送加工,一些小的部件甚至由他繪出圖紙,交由附近的鐵匠鍛造。
魏強習慣於將自己的工廠稱為「一個人的汽車製造廠」。「工人雖然有十幾個,都不是全日制的。嚴格意義上講,是鍾點工或者是合作夥伴。比如需要焊工,電話通知工人過來,現場定價,完工結賬。」
2008年,魏強研發成功帶差速鎖的驅動橋技術並獲得國家專利。2009年,魏強製造的分時六驅越野車下線,並在戈壁灘試車成功。全車除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從馬來西亞采購的輪胎外,5600個零件全是魏強自己測算加工安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