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鐵檢修主要是做什麼的
地鐵車輛段根據功能可分為檢修車輛段(簡稱車輛段)和運用車輛段(簡稱停車場)兩種。
1、車輛段工作的主要內容:承擔車輛的定修、大修、架修(廠修)等定期修理任務,段內設備和機具的維修,調車機車、工程車等的整備及維修,以及負責段內列車停放、編組和日常檢查、一般故障處理、清掃洗刷 及定期消毒等日常維護保養。
2、停車場工作的主要功內容:負責段內列車停放、編組和日常檢查、一般故障處理、清掃洗刷及定期消毒等日常維護保養。
地鐵車輛檢修正是其中重要的環節,合理地開展地鐵車輛檢修工作對確保地鐵車輛安全運行、提升車輛運行品質以及降低運營成本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鐵檢修工招聘條件
1、熱愛軌道交通設備維修工作,適應倒班作業,思想政治素質好,作風正派,能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工作責任心強,能吃苦、善於溝通,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無不良嗜好和違紀犯罪現象。
2、中專及以上學歷,年齡40周歲以下(持有技師及以上資格證書者年齡可放寬到45周歲)。身體健康,矯正視力在5.0及以上,無夜盲、色盲和色弱。家庭實際住址需滿足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能夠確保正常上下班。
3、能適應車站地下、地面、高架的自然工作環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樂觀開朗積極上進;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無不良行為記錄。
2. 產生鋼軌折斷的原因是什麼
(一)軌頭核傷
軌頭內部存在微小裂紋或缺陷時,在重復動荷載的作用下,小裂紋向四周發展,核傷擴大,削弱了鋼軌斷面,降低了鋼軌抵抗折斷的能力,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鋼軌猝然折斷,嚴重危及行車安全。
1.發生核傷的主要原因
(1)鋼軌材質不良,軌頭內部存在白點、氣泡、非金屬夾雜物等缺陷,這些缺陷在車輪的重復荷載作用下產生應力集中,逐漸發展為疲勞裂紋,即鋼軌核傷。
(2)鋼軌在日常使用中由於軌面擦傷.剝離掉快、焊補、魚鱗裂紋及鋼軌在裝卸、施工、維修中的意外碰傷等原因產生傷損,在外力作用下傷損向軌頭內部發展為鋼軌核傷,導致鋼軌折斷。
2.易產生核傷的地段和處所
鋼軌核傷主要發生在重載鐵路、曲線淬火軌外股,疲勞軌、再用軌。調邊軌,鋼軌小腰和道岔基本軌等受力較大的地段和處所。
從探傷漏檢導致鋼軌母材斷裂的情況分析,曲線地段鋼軌倒邊及軌面存在魚鱗傷是罪魁禍首。由於鋼軌魚鱗傷損存在,在進行探傷作業時,其雜波信息較多,傷損波形不易分辯,導致誤判率高。工務段對軌面魚鱗傷沒有及時進行鋼軌打磨,使得魚鱗傷繼續向軌頭內部發展。
另外,因曲線普遍進行塗油作業,油脂沿魚鱗傷滲入鋼軌內部,呈現出明顯的滾動接觸疲勞傷損,從而造成鋼軌折斷。
(二)鋼軌裂紋
1.鋼軌螺栓孔裂紋
鋼軌螺栓孔裂紋是在車輪的沖擊作用下,沿螺栓孔周邊形成的疲勞裂紋,螺栓孔裂紋極易造成鋼軌揭蓋,引發重大列車顛覆事故。
螺栓孔裂紋產生的原因:一是接頭本身為薄弱處所,應力傳遞不均勻,易產生應力集中區;二是由於養護維修不到位,存在大軌縫、低接頭、空吊板,人工鑽孔孔位不正確、不倒棱,螺栓孔周邊嚴重銹蝕等現象,在列車的沖擊作用下極易造成螺栓孔裂紋。若探傷檢查未能及時發現螺栓孔裂紋或發現後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鋼軌折斷並發生軌頭揭蓋。
2.鋼軌水平裂紋
沿鋼軌水平方向與軌面近似平行的裂紋稱為鋼軌水平裂紋,鋼軌水平裂紋一般出現在軌腰和軌頭下顎等部位。
鋼軌水平裂紋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軌頭或軌腰部位存在折疊缺陷,在列車的不斷沖擊振動下,出現應力集中而形成水平裂紋,裂紋繼續發展可能導致鋼軌折斷。
3.鋼軌縱向裂紋
與軌面垂直的裂紋稱為縱向裂紋。
鋼軌縱向裂紋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製造過程存在嚴重偏析、縮孔殘余.夾層或非金屬夾雜物等冶金缺陷,在使用初期便出現縱向垂直裂紋,裂紋發展擴大也可能導致鋼軌折斷。
(三)焊縫缺陷
因鋼軌焊接不良,在焊縫處出現夾渣夾砂、假焊、裂縫等缺陷,使得焊縫強度降低;或由於焊接時鋼軌未放平,造成焊縫附近軌面出現高低不平順,增加了車輪沖擊力,嚴重時可能導致焊縫處鋼軌折斷。
1.鋁熱焊縫缺陷
鋁熱焊縫缺陷主要表現為未焊合.氣孔、疏鬆和疲勞裂紋等。前三者屬焊接缺陷,後者是在使用過程中因應力集中而形成的疲勞缺陷。
2.氣壓焊縫缺陷
氣壓焊縫缺陷主要表現為光斑.過燒和疲勞裂紋等。前兩者屬焊接缺陷,後者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應力集中而形成的疲勞缺陷。
3.閃光焊縫缺陷
閃光焊縫缺陷主要表現為灰斑、燒傷和疲勞裂紋等。前兩者屬焊接缺陷,後者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應力集中而形成的疲勞缺陷。
4.焊縫傷損處理不力
探傷發現焊縫傷損後,按照《修規》要求,重傷軌必須及時處理,輕傷軌應採取加固措施。但由於焊縫重傷未作永久性處理,採取臨時處理後監控不到位,從而導致焊縫折斷。
(四)無縫線路鎖定軌溫偏高
鋪設無縫線路時鎖定軌溫高於設計鎖定軌溫范圍,或夏季維修放散了溫度應力,在高溫情況下鎖定線路,到冬季在無縫線路固定區將出現較大的溫度拉力,加之車輪的動力作用,極易使鋼軌折斷。
(五)線路維修質量不良
普速線路普遍存在軌枕失效、空吊板、翻漿冒泥;無縫線路地段扣件扣壓力不足、鎖定軌溫不準;焊縫位於軌枕邊緣,焊縫低塌、兩端軌枕空吊板;線路存在空吊板.三角坑爬行後軌枕間隔不一致等都可能引起軌道的動力不平順,列車通過時沖擊力加大,從而增加了動彎拉應力,容易發生鋼軌折斷。
(六)線路爬行超限
因線路爬行,在列車運行的後方固定區內出現附加殘余爬行拉力,在車輪動力的作用下,可能導致鋼軌折斷。
(七)溫度拉力過大
冬季軌溫低,長軌條承受較大的溫度拉力,當作業不當致使某些區段的長軌條產生不正常伸長時,相當於提高了該段的鎖定軌溫,在冬季該段將承受過大的溫度拉力,以致在薄弱處所被拉斷。
[圖文]鋼軌折斷的應急處理
3. 高速鐵路大多採用無縫線路,怎麼解決鋼軌熱脹冷縮產生大應力,導致脹軌、斷軌的問題
無縫鋼軌技術在高速鐵路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傳統的有縫鋼軌因熱脹冷縮容易產生應力,導致脹軌或斷軌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速鐵路大多採用了無縫線路。
無縫鋼軌的鋪設過程精巧細致。在鋪設時,兩根長達500米的鋼軌會被牽引車帶動,滑行到指定位置。工程技術人員緊隨其後,協助准確放置鋼軌。鋼軌鋪設完成後,火車頭即可沿著鋼軌推動由37節平板車組成的車組。
無縫鋼軌的焊接作業迅速展開。鋪設好的鋼軌立即由焊接施工隊焊接在一起,形成一條無間斷的鋼軌。焊接過程中的應力放散工序至關重要,它能防止鋼軌因熱脹冷縮而產生過大應力,從而避免低溫時的斷軌和高溫時的脹軌現象。
無縫鋼軌的技術特點顯著。首先,無縫鋼軌的國產化率接近100%,鋼軌介面處1.5米以內的平直度誤差控制在0.2毫米以內。其次,車輪在經過鋼軌接縫時,一部分踏面壓在第一根鋼軌上,另一部分則同時壓在第二根鋼軌上,使得兩根鋼軌共同承受車輪壓力,避免了振動,減少了噪音污染。
超長無縫線路的運用進一步提升了效率。由多根標准鋼軌連接而成的長軌條,一般長度為兩至三公里,大幅減少了鋼軌接頭的沖擊力,降低了線路損害,節省了大量原材料,使線路維修費用可節約30%至75%。同時,無縫線路提高了軌道的可靠性,允許火車速度的進一步提升,增加了旅客的平穩感和舒適度。
最後,對於鋼軌的運輸和製造有明確的規定。任何運輸工具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擅自改變鋼軌端部角度,也不得根據專利技術特徵和理論製造出相似的鋼軌或鐵軌。這些規定保護了無縫鋼軌技術的知識產權,確保了技術的獨占性和應用的專一性。
4. 什麼是無縫線路
什麼是無縫線路?無縫線路是一種特殊的鐵路軌道系統,它利用焊接技術將標准長度的鋼軌連接成較長的連續鋼軌。這種設計去除了傳統軌道中的軌縫,使得線路在視覺和使用上更為平滑。無縫線路的出現,得益於對熱脹冷縮原理的理解和利用。
無縫線路的溫度應力與溫度力與普通軌道有所不同。在無縫線路中,鋼軌作為被完全約束的物體,其內部溫度應力與溫度變化幅度有關,與鋼軌的長度無關。這意味著,在實現鋼軌完全約束的條件下,無縫線路可以任意增加長度而不會增加鋼軌的溫度力。這一特性是無縫線路設計的理論基礎。
在實際應用中,無縫線路通過長鋼軌的基地內焊接、長軌運輸、卸軌、落槽、安裝扣件、現場閃光焊、打磨、調整和鎖定等步驟進行鋪設。高鐵和地鐵在鋪設無縫線路時,採用不同方法,如高鐵利用焊軌基地內焊接長軌,而地鐵則在地下隧道內裝配軌排。
既有線的無縫線路換鋪則是在已運行的線路基礎上進行改造,鋪設流程類似於新線路鋪設,只是運輸條件更為便利。無縫線路的養護維修主要包括對高溫脹軌和低溫斷軌的處理。高溫下,鋼軌伸長趨勢被約束產生溫度力,導致脹軌跑道;低溫下,鋼軌收縮趨勢被約束產生溫度力,可能引起斷軌。無縫線路斷軌多發生在焊接接頭和傷損位置。為了保持無縫線路的理想工作狀態,需要進行應力放散以調整內部應力分布。
無縫線路的優勢顯著,包括提高平順性、消除接頭病害、降低材料消耗、降低負極電阻、減少養護維修工作量等。同時,無縫線路也面臨斷軌風險、養護維修要求高、增加脹軌跑道可能性、需要新設備和技術、鋪設和施工難度大等問題。盡管存在這些挑戰,無縫線路已成為軌道交通的主流趨勢,適用於大多數情況,特別是對速度和穩定性有較高要求的場景。
5. 無縫線路長鋼軌折斷緊急處理方法是什麼
當鋼軌斷縫小於50mm時,應立即進逗笑巧行緊急處理,在斷縫處上好夾板或鼓包夾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斷縫前後各50m擰升滲緊扣件,並派人看守,限速5km/h放行列車,如斷縫山鍵小於30mm時,放行列車速度為15—25km/h。有條件時應在原位焊復,否則,應在軌端鑽孔,上好夾板或鼓包夾板,擰緊螺栓,然後可適當提高行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