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閥門中的4分,6分,一寸是什麼意思,是怎麼得來的
我們通常稱呼4分和6分及1寸的水閥或者水管,其中4分、6分、1寸指的是水閥或者水管的版管徑的權英製表示方法,分全稱是英分。
比如:1/2英寸即為4分閥(DN15)公稱通徑15,螺紋內徑約為19mm左右。
有時即使閥體沒有標注規格,我們可以用尺子粗略的測量一下即可確定閥的規格,通常4分閥若為內螺紋通常內徑約為18~20mm左右,若為外螺紋可測量螺紋外徑,同理。
比如:3/4′又稱6分閥(DN20),公稱通徑20,通常內徑約在24mm左右。
基本公式換算: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簡稱分)
所以 :1英分=1/8 ′(英寸) ≈3.175mm
2英分=1/4『(英寸)
4英分=1/2『(英寸)
6英分=3/4′(英寸)
(1)鑄鋼管的管徑大小怎麼說擴展閱讀:
「英寸」的由來:
英寸(inch,縮寫為in.),在荷蘭語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節大拇指的長度,當然人的大拇指的長度也是長短不一的。
歷史上還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牛叉,國家強大有話語權,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布了「標准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並依次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一英寸(約25.4毫米),一直延續至今。
⑵ 合金耐磨管道可分為幾種材質耐磨陶瓷管分為幾種材質最好寫上材質編碼,求指點。
耐磨鋼管主要分為耐磨陶瓷管、鑄石耐磨管、鑄鋼耐磨管和粘貼耐磨管。耐磨鋼管廣泛應用於電力、冶金、礦山、煤炭、化工等行業作為輸送砂、石、煤粉、灰渣、鋁液等磨削性顆粒物料和腐蝕性介質.
耐磨陶瓷管
是採用高技術生產工藝--自蔓燃高溫離合合成法製造。該管從內到外分別由剛玉陶瓷、過渡層、鋼管(無縫管、焊管)三層組成,陶瓷層是在2200℃以上高溫形成緻密剛玉瓷(AL2O3),通過過渡層同鋼管形成牢固的結合。復合管因充分發揮了鋼管強度高、韌性好、耐沖擊、焊接性能好以及剛玉瓷高硬度、高耐磨、耐蝕、耐熱性好,克服了鋼管硬度低、耐磨性差以及陶瓷韌性差的特點。外壁厚6-16毫米,內壁後3-8毫米。管徑范圍DN20-DN1500。
鑄石耐磨管外層是螺旋焊管、無縫管或者是直縫焊管,內壁是鑄石。鑄石是一種經加工而成的硅酸鹽結晶材料﹐採用天然岩石(玄武岩﹑輝綠岩等基性岩﹑以及頁岩)或工業廢渣(高爐礦渣﹑鋼渣﹑銅渣﹑鋅渣﹑鐵合金渣等)為主要原料﹐經配料、熔融、澆注、熱處理等工序製成的晶體排列規整、質地堅硬、細膩的非金屬工業材料。鑄石具有很好的耐腐蝕、耐磨性能,其莫氏硬度~8,僅次於金剛石和剛玉。但其韌性、抗沖擊性較差,切削加工困難。 外壁厚6-12毫米,內壁厚25-35毫米。管徑范圍DN100-DN600。
鑄鋼耐磨管鑄鋼(包括合金鋼),其製造工藝相對簡單。但由於材料本身性能的局限和工藝的限制,鑄鋼材料的表面硬度(約60)遠低於陶瓷(80以上)。壁厚在12-40毫米。管徑范圍DN20-DN900。
粘貼耐磨管外層是無縫鋼管或者直縫焊管,內壁是耐磨陶瓷襯板是以AL2O3為主要原料(實際就是剛玉陶瓷),以稀有金屬氧化物為熔劑,經一千七網路高溫焙燒而成的特種剛玉陶瓷,再分別用特種橡膠和高強度的有機/無機粘合劑組合而成的產品。外壁厚6-12毫米,內壁後6-16毫米 。不受管徑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