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鍍鋅鋼管支架間距如下圖:
(1)鋼管護臂樁鋼管間距多少擴展閱讀:
管子的直徑可分為外徑、內徑、公稱直徑。管材為無縫鋼管的管子的外徑用字母D來表示,其後附加外直徑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徑為108的無縫鋼管,壁厚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徑表示,如De63,其他如鋼筋混凝土管、鑄鐵管、鍍鋅鋼管等採用DN表示。
在設計圖紙中一般採用公稱直徑來表示,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和維修的方便人為地規定的一種標准,也叫公稱通徑,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規格名稱。
管子的公稱直徑和其內徑、外徑都不相等,例如:公稱直徑為100MM的無縫鋼管有102*5、108*5等好幾種,108為管子的外徑,5表示管子的壁厚。
因此,該鋼管的內徑為(108-5-5)=98MM,但是它不完全等於鋼管外徑減兩倍壁厚,也可以說,公稱直徑是接近於內徑,但是又不等於內徑的一種管子直徑的規格名稱,在設計圖紙中所以要用公稱直徑,目的是為了根據公稱直徑可以確定管子、管件、閥門、法蘭、墊片等結構尺寸與連接尺寸,公稱直徑採用符號DN表示。
如果在設計圖紙中採用外徑表示,也應該作出管道規格對照表,表明某種管道的公稱直徑,壁厚
Ⅱ 樁與樁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預制樁(擠土樁)的樁的最小中心距:排數不少於3排且樁數不少於9根的摩擦型樁樁基:非飽和土4d;飽和黏性土4.5d。其他情況:非飽和土3.5d;飽和黏性土4.0d。
預壘水泥土樁簡稱預制樁,適用於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處理。作為地基加匿的預制樁可採用邊長150~300mm的預制混凝土樁、直徑300mm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斷面尺寸100~300mm的鋼管樁和型鋼等。
施工准備
(1)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並經過檢查辦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施工區附近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並應妥善加以保護。
(2)處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築物或構築物的使用和安全時,應會同有關單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3)場地應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必要時填鋪砂石、鋼道板、枕木等施工措施,進行地面加固。
(4)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並用白灰做上標志,便於施打。
(5)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其數量不少於2根,確定貫人度並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6)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Ⅲ 二米厚混凝土的鋼管間距是多少
2米厚混凝土,荷載比較大,鋼管間距應該在40厘米左右。
Ⅳ 基坑臨邊防護鋼管搭設標准,一米需要多少鋼管
基坑臨邊防護鋼管搭設標准,一米需要畝激鋼管取結於基坑結構。結構四周邊線內50cm處設置全封閉式防護身欄,使用材料均採用Ф48×3.5鋼管。其高度不低於1.2m、立桿間距不大於2.5m、豎向每隔0.6m設一道通長大橫、每隔一根立桿設一道三腳架。 沿鋼管長度方向刷紅白間隔森派的油漆、掛醒目標志牌;護身欄桿四周滿掛密目安全網、白天設警示牌迅春襪、夜間設紅色標志燈;臨邊四周1m范圍內不準堆放材料、停放機具。
Ⅳ 圍護樁跳樁施工間距要求規范
樁間距小於橋碧握3.5d時,宜採用跳打,應控制每天打樁根數,同一區域內不宜超過12根樁,避免樁體上浮,樁身傾斜。 (5) 施打時應保證樁錘、樁帽、樁身中心線在同一條直線上,保證打樁時不偏心受力。 (6) 打底樁時,應採用錘重或冷錘施工,將底樁徐徐打入,調直樁身垂直度,遇地下障礙物及時清理後再重新施工。 (7) 接樁時焊接要連續飽滿,焊渣要清除,焊接自然冷卻時間應不少於1min,地下水位較高的應適當延長冷卻時間,避免焊縫遇水如淬火易脆裂,對接後間隙要用不超過5mm鋼片嵌填,保證打樁時樁頂不偏心受力,避免接頭脫落。 1.5.3 質量關健要求 (1) 預應力管樁強度應達到設慧春計強度的100%後才能開始打樁。 (2) 對照地質資料及按設計要求敏慶合理選擇施工機具,採用重 錘低擊的原則選用樁錘並控制打樁總錘擊數。
Ⅵ 腳手架鋼管支撐多大間距
普通的扣件式腳手架,鋼管直徑48mm,壁厚3.5mm。
長度:廠家交貨一般為6米,其餘的長度是自己根據需要加工的。
如果是碗扣式支架的話,立桿的長度一般為1.2、1.8、2.4/3.0米四種,為了調節高度還有0.9米、1.5米、2.1米三種,不過這三種只能用於頂部或最底部,橫桿有0.3/0.6/0.9/1.2米四種。
Ⅶ 多根焊接鋼管地埋安裝,管於管之間的間距是多少公分。
多根焊接鋼管地埋安裝,
管與管之間的間距根據內部不同介質而不同,
有毒可燃介質要求大一些,
當然最起碼考慮維修安裝間距,
一般情況下至少0.3米以上。
Ⅷ 混凝土柱子加固鋼管的間距是多少
底部三道按40cm的間距,向上可以擴大到50cm,最上面可以到60cm間距,下面的壓力比較大,需要密一點,上面的壓力比較小,可以疏一點,規范有要求。
施工准備施工前應認真閱讀設計施工圖,必須要將結構面清理干凈,按設計圖紙,放線標明鋼筋錨固點的鑽孔位置,鑽孔位置標明後由現場負責人驗線。鑽孔按設計圖紙要求明確螺栓錨固位置、成孔直徑及錨固深度。
(8)鋼管護臂樁鋼管間距多少擴展閱讀:
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質及其相對含量決定的。同時也與施工工藝(攪拌、成型、養護)有關。
鑽孔完成後,將孔周圍半徑0.5米范圍內灰塵清理干凈,用氣泵、毛刷清孔,此過程要作到三吹兩刷,即吹孔三次、清刷兩次,清刷完畢後,用棉絲沾丙酮,清刷孔洞內壁,使孔洞內最終達到清潔乾燥;如遇較潮濕的情況,還須用加熱棒,進行乾燥處理。
將處理好的鋼筋插入知圓孔內,孔兩端用環氧砂雀洞漿封堵,封堵時,須在一端留出注膠孔,另一端留出出氣孔;待環氧砂漿凝固後方可進行高壓注膠。
將配製好的錨固用膠裝入打膠筒內,安裝打膠嘴;將錨固用膠通過注膠搭歲塌孔注入孔洞內,直至另一端出氣孔溢出膠為止;而後,用環氧砂漿或其它材料將注膠孔及出氣孔封堵死。
Ⅸ 127鋼管樁間距
127鋼管樁間距為30mm。根據相關公開資料查詢得知,接頭連接處鋼管的長度為30mm。
Ⅹ 房屋施工外架搭接有哪些規范,鋼管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1、材料
⑴鋼管:直徑為48或51mm、壁厚為3~3. 5mm的熱軋無縫或有縫鋼管,用作主柱、大橫桿、小橫桿、斜撐等。
⑵連接構件:回轉扣、直角扣、對接扣、駁芯。
⑶底座:用φ40鋼管和4~5mm鋼板製成,用於主柱的墊腳。 底座的底板面積不應少於200c。
⑷腳手板:竹、木或鋼腳手板。
2、作業條件
⑴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要求編制腳手架搭設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進行場地清理。
⑶對土質松軟的地基已進行強化處理。
操作工藝
1、主柱
⑴主柱應選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鋼管。
⑵主柱的縱向間距不應超過2m, 一般在八層建築物內30m以下使用,八層以上的另出搭設方案。雙排架的內外排柱的間距為0.8~1.2m。內排柱離牆20cm,當大於20cm時,平橋下必須加兜底安全網。如遇裝飾線,也可以適當加長內柱的小橫桿,相釀陣竹。
⑶立主柱時先搭臨時支架將柱固定,柱腳套上底座。當柱的荷載超過底座承載面積地基反力時,底座下應墊厚板或混凝土墊塊。
⑷立好主柱後,用鋼管或篙竹將同一平面內的柱腳連結牢固。柱駁口應交錯,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雙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單排架的主柱之間設副柱(俗稱"針柱"),副柱一般採用篙竹,間距不大於1m,從第一度大橫桿(打底梁)開始向上設置,用篾扎緊在大橫桿上(注:必須做好三條以上的大橫桿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長,先在已裝的立柱頂插入駁芯,再將後裝的立柱套上、擺正,然後在介面處裝上對介面,上緊螺栓。
2、大橫桿
⑴大橫桿應選用無彎曲變形的鋼管。用直角扣將大橫桿與縱向排列的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平直,與主柱互成90°。
⑵大橫桿的垂直間距不大於2.1m,在腳手架外側每兩度大橫桿之間綁扎兩行篙竹作安全護欄。高層在用棚板1.2m左右護腳及掛安全網。
⑶大橫桿的接長做法與主柱相同。
3、小橫桿
⑴小橫桿應先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短鋼管。小橫桿兩端用直角扣分別與內、外排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與主柱和大橫桿互成90°。
⑵小橫桿的水平間距不大於1m,垂直間距不大於2.1m( 一層平橋的高度)。
4、斜撐
⑴設置斜撐應選用挺直的鋼管。不得採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屈折、表面明顯凹陷的鋼管。
⑵斜撐應與腳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橫桿的交點連結,不得支撐在非受力點處。斜撐與腳手架桿件的連接採用回轉扣。
5、平橋
⑴平橋支承在小橫桿上。當鋪設鋼制腳手板時,在小橫桿上縱向排列鋼管對龍,並用直角扣扣緊。對龍的間距(包括大橫桿)不大於400mm。對龍上鋪腳手板,用鉛水線與對龍扎緊。
⑵當鋪設竹、木腳手板時,(小橫桿要在縱向鋼管對龍面上, 並用直角扣扣緊,在小橫桿面上縱向排列綁扎篙竹對龍)。
6、斜橋
⑴斜橋的柱、對龍、橫桿、踏步桿等構件採用鋼管。斜橋的面板可採用鋼或竹、木腳手板。
⑵斜橋的斜度不大於"標五"(i=1:2);縱向柱距不大於2m, 橫向柱距視橋的寬度而定;直對龍間距不大於45cm,踏步間距不得大於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橫桿)均採用鋼管,間距一般為2m,柱與底托的交點用直角扣扣緊。由底托所支承的對龍、陣竹及面板的做法。
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⑴腳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橫桿要平正。
⑵各種連接扣件必須扣接牢固,防止桿件打滑。
⑶相鄰兩柱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在同一步距內。
⑷里、外、上、下相鄰的兩根大橫桿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集中在一組主柱間距之間駁接。
⑸搭設十字撐,應將一根斜桿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則扣在小橫桿的伸出部分。斜桿兩端的扣件與立桿節點的距離不大於20cm,最下面的斜桿與主柱的連接點離地面不大於50cm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