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纜進戶鋼管的長度怎麼計算鋼管距地面多深
按要求迅喊.穿電纜的進戶鋼管應畝閉野從樓房的散水外一米處開態彎始.深度不少於600.進到戶內後要與電表箱或配電箱可靠連接.並且此管一定要可靠接地.
『貳』 電纜管井施工埋深多少
1 直埋2 排管3 電纜構築物中。溝、隧道4 水下x0dx0ax0dx0a.直賣游埋敷設 x0dx0a直埋敷設具有投資省的顯著優點,是被廣為採用的一種敷設方式。 x0dx0a敷設電纜前,應檢查電纜表面有無機械損傷;並用lkV兆歐表遙測絕緣,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10MΩ。 x0dx0a①電纜溝的深度應按有關規劃部門提供的標高來決定,必須保證電纜的埋設深度。直埋電纜的深度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 小於1m。直埋電纜的溝底應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的細土或黃砂,電纜敷設時應留全長0.5%~1%的裕度,敷設後再加蓋 100mm的細土或黃砂,然後用水泥蓋板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1Tlm,也可用磚塊替代水泥蓋板。回填至溝深的一半時 ,建議鋪一層帶有警示標志的彩條布。待回填完成後,應在電纜轉彎處、中間接頭處、與其他管線交*處等特殊位置放置明顯的方 位標志和標樁,以增強防止外力破壞能力。 x0dx0a②電纜穿越道路及建築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鋼管保護。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者,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 1.5倍,超過30m以上者不應小於2.5倍,兩端管口應做成喇叭形,管內壁應光滑無毛刺,鋼管外面應塗防腐漆。電纜引入及引出電纜溝、建築物及穿入保護管時,出人口和管口應封閉。 x0dx0a③交流四芯電纜穿入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時,每根電纜穿一根管子。單芯電纜不允許單獨穿在鋼管內(採取措施者除外),固定電纜的 夾具不應有鐵件構成的閉合磁路。 x0dx0a④地下並列敷設的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需互相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時,損傷其他接頭。對於電纜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 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更改。 x0dx0a⑤農村低壓電力電纜,一般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電纜或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肢配肢。在有可能遭受損傷的場所,應採用有外護層的鎧裝電纜 ;在有可能發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澤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設電纜時,應採用鋼絲鎧裝電纜。 x0dx0aB.排管敷設方式 x0dx0a作為城市目前採用最多的一種敷設方式,,電纜通道狹窄,城市建設頻繁,為更好的利用各種地形,保護電纜安全運行,這是一種 最合理的方式。其不足之處,一是使電纜散熱條件下降,降低了載流量;二是建設成本較高。 x0dx0a①如果電纜出線較多,直埋敷設有困難,且又不易修溝時,可採用排管敷設方式。排管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埋深應在地下0.5m以下。當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每個排管之間應由20mm間隙,以保證散熱。 x0dx0a②敷設電纜時,排管的管口應打磨圓滑,管內的贓物必須清除干凈,防止劃傷電纜。為了便於檢查和維修,每隔150-200m或轉彎處需設置工作井。電纜的接頭均應設在井內。 x0dx0a③選做穿管用的管材科採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比較常用的是採用塑料管。但在選用塑料管材時,應對材料的難稀性、抗沖擊 性、承壓能力做出選擇,不宜採用熱阻系數較大的管材,目前很多廠商生產的波紋PVC慣性能很好,適於選用。 x0dx0aC.穿管所用管材一般採用水泥導管或PVC導管。水泥導管一般用於中低壓電纜管道,我局新建110KV電纜管道大多採用PVC管。PVC管道管壁光滑,安 裝簡便,電纜敷設時摩擦力較小,對外護套損傷較輕。 磚砌或預制溝體敷設方式也是一種普遍採用的電纜敷設方式。優點是可以同時容納許多類型、許多數量電纜,用電纜支架加以區分 隔離;對於高壓電纜,敞開式溝體中電纜敷設更安全直觀。缺點是溝體佔地較寬,不太適合城市地下管線布置。 x0dx0aD.隧道或地下管廊敷設方式對於城市某些地段,地下管線集中,難以布局,這時就必須建設較大空間的地下走廊。根據不同管線,考慮安全合理因素加以安排。在隧道中敷設電纜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防火和防潮。 直埋敷設方式 這種敷設方式投資最少,但由於安全性較差,很容易遭受外力破壞,所以現在不作為電纜永久性敷設方式,只作臨時過渡考慮。 x0dx0aE.水下敷設方式要求電纜本身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有加強鎧裝),外護歷世套防水性佳(如PE護套),以及在電纜敷設前應選擇水流速度較低,外界干擾較少的路徑環境;電纜敷設後應採取嚴密保護措施,如設立標示牌等,保證安全運行。電纜敷設是介於製造和運行之間關鍵環節,電纜敷設質量的好與壞對今後電纜安全可*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應引起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電纜敷設前後要做好以下工作: x0dx0a①做好敷設前的准備工作,首先查看電纜敷設路徑,土建設施(電纜溝、電纜隧道、保護管等)及敷設深度、寬度是否符合規程要求。備好工器具,排除各種障礙,為敷設創造條件。 x0dx0a②電纜必須作為特殊材料吊雲,嚴禁瓜、碰、擠、磨,按敷設要求安排好電纜盤的位置和方向,認真做好外觀檢查。敷設前應對電纜進行耐壓鑒定,合格後方可敷設。由於電力電纜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且運行環境相對穩定,受外界影響小,故被越來越廣泛使用。如何做好10kv電力電纜施工?筆者結合實踐經驗談幾點看法。 x0dx0a一、10kV電纜的選型 x0dx0a常用的電力電纜有油浸、聚氯乙烯絕緣和交聯聚乙烯電纜等。目前多採用交聯聚乙烯電纜。據使用場合不同,結合具體施工情況,電纜型號又有多種選擇。如採用直埋敷設時,應考慮使用鎧裝電纜;電纜橋架內、架空敷設、穿管敷設及電纜豎井內敷設時,應考慮使用無鎧裝電纜;變電站內及有特殊防火要求的場所敷設電纜時,宜考慮使用阻燃電纜等 x0dx0a二、10kV電纜敷設方式 x0dx0a有直埋、穿管、淺槽、電纜溝、電纜隧道和架空敷設等幾種。直埋敷設由於最節省投資又施工簡便,一直被廣泛採用。 x0dx0a直埋敷設適用於市區人行道、綠地及建築物邊緣地帶,在市區敷設時應注意:(1)表面距地面距離不小於0.7m,纜溝底部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軟土細砂,電纜敷設於溝中後,應鬆弛一些成波浪形,鬆弛長度約為全長的0.5-1%,敷設後再加蓋100mm厚軟土或細砂,並加蓋電纜保護板,覆蓋寬度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纜溝回填至溝深一半時,鋪一層帶警示標志的電纜標志帶,回填土應分層夯實。回填完成後,在直線段每隔50-100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築物處、與其它管線交叉處設標志,以防外力破壞。(2)電纜穿越公路時,應敷於堅固保護管內;有的重要道路不能破路,採用非開挖技術,敷設高密度聚乙烯(HDPE)電纜導管。電纜敷設在長度較短的橋梁兩側時,也可採用塗塑鋼管。電纜保護管的兩端宜伸出道路路基兩邊各2m。管口應無毛刺和尖銳稜角,兩端應做成喇叭形,無塗層金屬管應在外表塗防腐漆,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得小於1.5。(3)地下並列敷設的電纜,接頭位置相互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損傷其它接頭,可設置電纜接頭井,將各接頭錯開擺放在托條上。 x0dx0a直埋敷設安全性較差,易受外力破壞,且不利於維護和檢修。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中,考慮公用隧道敷設方式,運行效果良好,降低了重復投資次數和反復開挖路面現象,便於檢修維護,但初期投資大。 x0dx0a三、電纜頭製作 x0dx0a運行經驗表明,除外力原因,大部分電纜故障的故障點都在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部位,且大部分故障原因是密封不良,潮氣侵入而造成的絕緣程度下降。在電纜頭施工中應注意:(1)注意環境濕度及粉塵情況,水分和雜質是非常有害的,容易引起局放的發生,所以施工前將環境衛生打掃干凈,接頭施工人員應戴手套,如果環境濕度大於70%可提高環境溫度或加熱電纜,嚴禁在霧或雨中施工。(2)製作電纜頭,從剝切電纜開始應連續操作直至完成,縮短絕緣暴露時間,剝切電纜時不應損傷線芯和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的包繞、裝配、熱縮冷縮套件等應清潔。(3)電纜頭應採取加強絕緣、密封防潮、機械保護等措施。10kV三芯電力電纜中間頭兩側的電纜金屬屏蔽層、鎧裝層應分別連接良好,不得中斷。直埋電纜接頭的金屬外殼及電纜金屬護層應做防腐處理。(4)10kV三芯電纜終端處的金屬護層須接地良好,塑料電纜每相銅屏蔽和鋼鎧應錫焊接地線,電纜接地線應採用銅絞線或鍍錫銅編織線。施工質量要符合國家施工驗收規范要求。 x0dx0a四、大電流電力電纜引發的渦流問題 x0dx0a電力電纜在施工中,有採用鋼支架的,有採用鋼質保護管的,有採用電纜卡與架空敷設的,凡是在電力電纜周圍形成鋼(鐵)性閉合迴路的,均有可能形成渦流,特別是在大電流電力電纜系統中,渦流更大。譬如:某地曾有一段約0.4km的10kV架空電纜,採用鋼絞線作為架空支撐物,用電纜卡子固定電纜,投運後不久發生接地故障,經檢查為電纜卡子與鋼絞線形成閉合渦流迴路,起熱後把電纜絕緣層燒壞,引起接地故障。經分析試驗,在電纜卡子與鋼絞線結合處用絕緣層(如剝開的電纜絕緣外皮)隔離後,不再有渦流現象,以後運行多年正常,未發生類似故障。由此可見,在電力電纜施工時,必須採取措施,使電纜周圍不能形成鋼(鐵)性閉合迴路,防止電纜引起渦流現象發生。 x0dx0a五、電纜的機械性損傷問題 x0dx0a由於10kV電力電纜外徑較大(施工中多使用截面240mm2),運輸、敷設都較為困難,電力電纜對轉彎半徑的要求也比較嚴格(交聯電纜彎曲半徑不小於電纜直徑的15倍)。在施工中,如果轉彎角度過大,可能使導體內部受到機械損傷,而機械損傷因被電纜絕緣層掩蓋而無法看到,即使測量迴路電阻,絕緣和泄露試驗也很難發現缺陷,運行時則在受損處過熱使電纜絕緣強度下降,直到出現故障。運行中發現多次電纜頭故障的原因是在製作電纜頭時引起的,三根電纜頭長度一致,與設備連接時由於受地形限制,中相電纜頭偏長而成為拱形,電纜頭根部受損放電。後採取措施,根據不同設備的連接,適當縮短中相電纜頭連接長度,使三相電纜頭均不受外力,實踐證明運行效果良好。由此可見,電纜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電纜受到的扭力,在電纜轉彎時預留電纜,讓電纜處於自然彎曲,杜絕內部機械損傷現象。 x0dx0a六、電力電纜防潮問題 x0dx0a潮氣或水分一旦從電纜頭或外護層進入電纜絕緣後,就有可能從絕緣外銅絲屏蔽的間隙或從導體的間隙縱向滲透,危及整個電纜系統。因此必須從運輸、敷設、安裝、試驗各個環節做好防潮方案。敷設電纜前要確認電纜端部密封完好,敷設過程要避免外力破壞電纜,且敷設後要及時檢查電纜牽引頭和電纜主體有否損傷,發現受潮要馬上處理。由於中、低壓電力電纜網多採用樹枝狀供電方式,電纜接頭數量較多,因此把好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堵漏密封關是保證電纜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x0dx0a包含以上提到的電纜施工的幾個方面,電纜施工均應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的國家標准執行。
『叄』 電纜保護管鍍鋅鋼管在混凝土地面埋設深度不應小於多少米有規范標准碼
南方30以上就可以
北方70~90厘米 一般是這樣 可以防凍
『肆』 10KV電纜穿鋼管埋設時,電纜溝的深度多少合適
請參考一下GB50168-92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規定:
直埋電纜:
第5.4.2條 電纜埋置深回度應符合下列要求答:
一、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小於1m。在引入建築物、與地下建築物交叉及繞過地下建築物處,可淺埋,但應採取保護措施。
二、電纜應埋設於凍土層以下,當受條件限制時,應採取防止電纜受到損壞的措施。
一般的在施工中,直埋電纜大家都採用鎧裝電纜,為了確保安全。
管溝敷設:
電纜與熱管道(溝)、油管道(溝)、可燃氣體及易燃液體管道(溝)、熱力設備或其他管道(溝)之間,雖凈距能滿足要求,但檢修管路可能傷及電纜時,在交叉點前後1m范圍內,尚應採取保護措施;當交叉凈距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將電纜穿入管中,其凈距可減為0.25m。
四、電纜與熱管道(溝)及熱力設備平行、交叉時,應採取隔熱措施,使電纜周圍土壤的溫升不超過10℃。
『伍』 電纜地埋深度為多少
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小於1m,且電纜應埋在凍土層以下。
在電纜引入建築物、與地下建築物交叉及繞過地下建築物處等受條件限制時,可淺埋,但應採取保護措施。
在電纜線路路徑上有可能使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地下電流、振動、熱影響、腐植物質、蟲鼠等危險的地段,均應依據規范要求採取保護措施。
電纜在拐彎、接頭、交叉,進出建築物等地段應設明顯的方位標樁。電纜直線段每隔50-100處應加設間距適當的路徑標樁。標樁應牢固,標志應清晰,標樁露出地面以15cm為宜。
(5)電纜套鋼管入土多少擴展閱讀
電纜線路所需敷設的電纜保護管應加工好並放置現場。電纜保護管的加工應符合以下要求:
①管口應無毛剌和尖銳稜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②電纜管在彎制後,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於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③金屬管應在外表塗防腐漆或塗瀝青。
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
電纜敷設可用人力拉引或機械牽引。用機械的最大牽引強度宜滿足表-1的規定,其速度不宜超過15m/min,且應在牽引頭或鋼絲網套與牽引鋼纜之間裝設防捻器。
『陸』 室外埋地敷設的電纜導管埋深不應小於多少
根據《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1994中,5.3.3隻對電纜直埋的深度做了要求:(2)滴啊藍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於0.7米;當位於車行道或耕地下時,應適當加深,且不宜小於1.0米。5.4.3地中埋設的保護管,應滿足埋深下的抗壓要求和耐環境腐蝕性。通過不均勻沉降的回填土段等受力加大的場所,宜用鋼管。另外直埋應選鎧甲式。
『柒』 電纜到電線桿上面在土裡預留幾米或者十幾米為什麼哪裡有圖集急需!!!
如果是12米砼桿,則桿上預留10米,主要預留製作終孫賀端頭,土裡預留者慧5米;
如果是15米砼桿,則首凱答桿上預留10米,主要預留製作終端頭,土裡預留5米。
電纜護管採用直徑為150mm*2m的鍍鋅鋼管一條,50cm埋地,150cm露出地面。
『捌』 室外埋地電纜套管的埋設要求有哪些
1、電纜敷設前後必須用500伏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10兆歐。
2、電纜芯線應採用圓套管連接。套管一般分為銅套管和鋁套管,銅芯電纜用銅套管壓接,銅套管為含銅99.9%以上的銅管製成,壁厚不小於1mm,長度是套管直徑的8-10倍;
鋁芯電纜用鋁套管壓接,鋁套管的含鋁應不小於99.6%,壁厚不小於1.2mm,長度同樣是套管直徑的8-10倍;
如果敷設的電纜是銅芯和鋁芯電纜的連接,應採用銅鋁過渡接頭,並且需要對銅鋁過渡接頭在與導線壓接前進行退火處理 。
3、在地埋電纜線路的接頭和轉角處必須設置手孔井或標樁,為便於維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間距應小於50m。
4、在電纜溝、手孔井內以及進入控制箱、配電櫃的電纜和中間接頭、終端頭均應配有記載電纜規格、型號、線路名稱或迴路號數的電纜指示牌。
5、電纜連接的中間頭或終端頭必須密封防水。剖切電纜線是不能將電纜線芯絕緣外皮損傷。每次的電纜線路施工都應有施工的原始記錄。
這其中包括:電纜型號、規格、長度、安裝日期、中間接頭和終端頭的編號。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電纜線路的變動和修改,方便地埋電纜線路的查勘和維修每次地埋線纜線路有所變動時,都應該及時更正相應的技術資料和電纜指示牌,確保線路資料的正確性。
6、地下直埋電纜線路應採用鎧狀電纜。電纜的埋設深度應由地面至電纜外皮不小於0.7m;電纜外皮至地下建築物的基礎0.6m,不得小於0.3m;
電纜相互間距:水平接近時最小為0.1m,不同部門的電纜相互間距0.5m;電纜互相交叉時最小凈距0.5m;
電纜與熱力管道、煤氣、石油管道接近時的凈距為2m,相互交叉時凈距為0.5m;電纜與樹木主幹的距離不小於0.7m。
7、直埋電纜溝內不得有石塊等其它硬物雜質,否則應鋪以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電纜敷設後上面再鋪以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然後蓋以混凝土保護板或磚,覆蓋的寬度應超出電纜兩側各50mm。
8、直埋電纜在進入手孔井、人孔井、控制箱和配電室時應穿在保護管中,且管口應做防水堵頭。與城市道路、橋梁等交叉時應增加保護管,保護管的頂部到路面的深度不小於0.7m,保護管兩端伸出車道不小於0.5m。
電纜從地下引出地面時,地面上應加一段2.5m的保護管,管根部應伸入地下0.2m,保護管須固定牢靠。
9、電纜溝的砌築應考慮分段排水,溝底應有良好的散水坡度,溝的蓋板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蓋板,室內經常需要開啟的電纜溝一般用鋼蓋板。
整條電纜溝都應裝設連續的接地線,接地線的兩頭和接地極連通。金屬電纜支架必須與接地線相連,接地線可採用40×4扁鋼(最小截面不小於80mm2),溝內金屬構件均應經全部熱浸鋅。
電纜在支架上水平敷設時,終端、轉彎以及電纜接頭的兩側都須加以固定,電纜支架的水平間距為0.8m,垂直間距為1m。
10、在橋上敷設的電纜應加墊彈性材料製成的襯墊,橋兩端和伸縮縫處應留有電纜鬆弛部分,以防電纜由於結構脹縮而受到損壞。
11、電纜穿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時,直線段保護管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有一個彎曲時不小於2倍;有兩個彎曲時不小於2.5倍。
電纜穿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上時,直線段保護管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2.5倍,過長時應設手孔井或人孔井。
12、鋼管敷設彎曲角度一般不小於90°,彎曲半徑應不小於鋼管直徑的6倍,條件許可時可以做到鋼管直徑的10倍,明管敷設只有一個彎曲時,可為4倍。
鋼管用束節連接時,必須牢固並塗防腐油脂,束節兩端的鋼管要有可靠的電氣連接。管口必須光滑、無毛刺,管內清潔無雜質。
在預埋時,各類保護管管口應用木塞堵住管口,以防雜物進入管內。導線在管內不準有接頭或傷痕,導線穿管後應用絕緣布包紮或用塑料套管,嚴禁兩種不同規格材料的導線穿在同一根管中。
『玖』 市政道路內電纜埋深應該是多少
市政道路內電纜人行道埋深0.8米以上,車行道1米以上。電纜在土壤中直埋敷設時要考慮冬季專凍土層屬厚度,避免因土壤結凍損壞電纜。中原地區凍土層一般不超過0.7米,所以直埋電纜埋設深度要求大於0.7米即可。穿保護管敷設的電纜不受此限制,滿足機械強度要求即可(如穿過道路的保護管只要不至於被車輛壓壞或路面損傷造成電纜損壞就行)。
一、直埋敷設電纜的路徑選擇,宜符合下列規定:
1、應避開含有酸、鹼強腐蝕或雜散電流電化學腐蝕嚴重影響的地段。
2、無防護措施時,宜避開白蟻危害地帶、熱源影響和易遭外力損傷的區段。
二、 直埋敷設於非凍土地區時,電纜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纜外皮至地下構築物基礎,不得小於0.3m。
2、電纜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於0.7m;當位於行車道或耕地下時,應適當加深,且不宜小於1.0m。
三、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於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四、直埋敷設的電纜與鐵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時,應穿於保護管,保護范圍應超出路基、街道路面兩邊以及排水溝邊0.5m以上。
五、直埋敷設的電纜引入構築物,在貫穿牆孔處應設置保護管,管口應實施阻水堵塞。
『拾』 電力電纜套管地埋有什麼要求
1
直埋敷設電纜的路徑選擇,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應避開含有酸、鹼強腐蝕或雜散電流電化學腐蝕嚴重影響的地段。
2
無防護措施時,宜避開白蟻危害地帶、熱源影響和易遭外力損傷的區段。
2
直埋敷設電纜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電纜應敷設於壕溝里,並應沿電纜全長的上、下緊鄰側鋪以厚度不少於100mm的軟土或砂層。
2
沿電纜全長應覆蓋寬度不小於電纜兩側各50mm的保護板,保護板宜採用混凝土。
3
城鎮電纜直埋敷設時,宜在保護板上層戚唯鋪設醒目標志帶。
4
位於城郊或空曠地帶,沿電纜路徑的直線間隔100m、轉彎處或接頭部位,應豎立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
5
當採用電纜穿波紋管敷設於壕溝時,應沿波紋管頂全長澆注厚度不小於100mm的素混凝土,寬度不應小於管外側50mm,電纜可不含鎧裝。
3
直埋敷設於非凍土地區時,電纜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電纜外皮至地下構築物基礎,不得小於0.3m。
2
電纜外皮至地面深冊仔斗度,不得小於0.7m;當位於行車道或耕地下時,應適當加深,且不宜小於1.0m。
4
直埋敷設於凍土地區時,宜埋入凍土層以下,當無法深埋時州磨可埋設在土壤排水性好的乾燥凍土層或回填土中,也可採取其他防止電纜受到損傷的措施。
5
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於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電纜與電纜、管道、道路、構築物等之間的容許最小距離,應符合表5.3.5的規定。
表5.3.5
電纜與電纜、管道、道路、構築物等之間的容許最小距離(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