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螺旋鋼管生產廠家]什麼是晶粒度晶粒度的大小對金屬材料的強度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晶粒度?晶粒度的大小對金屬材料的強度有什麼影響? 晶粒度是表示晶粒大小的一種尺寸(衡量標准),是為了深入研究奧氏體在熱處理工程正檢驗檢驗晶粒大下的標准。螺旋鋼管生產廠家在規定的單位體積內晶粒數量少的晶體稱為粗晶粒,晶粒數量多的稱為細晶粒。 試驗證明,晶粒大小對金屬的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螺旋鋼管生產廠家晶粒越細、晶界越多,對變形的阻力越大,這就顯示了強度和硬度的提高。鋼在結晶時,由於晶粒結晶方向不一樣,構成了多晶體。一般情況下冷卻速度越快,得到的晶粒越細,晶界就越多,鋼的強度和硬度就越高。
❷ 晶粒大小對金屬的力學性能有何影響 為什麼
晶粒度的影響,實質是晶界面積大小的影響。晶粒越細小則晶界面積越大,對性能的影響也越大。對於金屬的常溫力學性能來說,一般是晶粒越細小,則強度和硬度越高,同時塑性和韌性也越好。
這是因為,晶粒越細,塑性變形也越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內進行,使塑性變形越均勻,內應力集中越小;而且晶粒越細,晶界面越多,晶界越曲折;晶粒與晶粒中間犬牙交錯的機會就越多,越不利於裂紋的傳播和發展,彼此就越緊固,強度和韌性就越好。
晶粒度
晶粒度是衡量多晶體中晶粒的平均大小的尺度。通常有四種方法確定:
(1)通過顯微鏡觀察測定晶粒的平均尺寸;
(2)在顯微鏡觀察下同規定的標准等級圖相比較;
(3)在顯微鏡下數出一定面積內的晶粒數,以計算平均尺寸;
(4)觀察金屬埠,同具有標准晶粒度的試樣相比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晶粒
❸ 為什麼不銹鋼固溶處理,晶粒長大、強度、 硬度會降低
不銹鋼1150°再固溶,晶粒度大多在1~5級,局部保留7~8級,均勻性變差。說明1150°固溶處理溫度偏高,晶粒長大傾向嚴重。長大效應使得爐管的力學性能大幅降低。
彎後經1100℃和1060℃固溶處理後,變形部位的晶粒度均明顯細化。說明低溫固溶可以抑制變形部位的晶粒長大。從晶粒度的變化分析,在實際變形度條件下其再結晶溫度低於1060℃。據文獻的介紹,對一般SUPER304鋼管供貨狀態的固溶處理溫度≥1100℃,最佳熱處理固溶溫度為1150℃。上述分析表明,1150℃固溶溫度可能僅僅適合於軋管(直管)的終態熱處理,可以控制較細晶粒度。但對於固溶態直管產品,彎後由於局部重新產生較大幅度的變形,再經過1150℃高溫固溶處理後其晶粒度嚴重長大,不符合火電使用7級更細的規定[5]。顯然,彎後1150℃固溶溫度偏高。而1110℃和1060℃的固溶處理可以保持再結晶後晶粒度細於8級,其固溶處理溫度是合適的。
金屬材料的性能和晶粒大小密切相關。控制再結晶後的晶粒尺寸是所有金屬材料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大量試驗證明,再結晶晶粒大小與預先冷變形程度之間有圖9所示的關系。在臨界變形度,金屬的晶粒尺寸會迅速長大,形成粗大晶粒。對一般金屬而言,臨界變形度通常在2~10%范圍內。當超過臨界變形度後,隨變形的增加晶粒又變細。試驗彎管經測試變形度在7~9%,因此,變形後在較高的固溶溫度下,晶粒度會迅速長大。溫度高、變形程度大、儲能增加會促進再結晶過程的形核率和生長率,使得再結晶孕育期和整個再結晶過程縮短。嚴格控制固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以及加熱速度可防止形成粗大的晶粒。上述實驗證明,1110℃和1060℃固溶處理的晶粒度是滿足超超臨界鍋爐的技術要求的。理論上固溶溫度選擇在1110℃和1060℃之間也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