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縫鋼管 > 遼寧鞍山奧通鋼管廠效益怎麼樣

遼寧鞍山奧通鋼管廠效益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2-25 00:51:49

㈠ 寶雞石油鋼管廠和石油機械廠相比,那個好啊

我是西南石油大學機械專業畢業 在寶雞鋼管幹了兩年辭職就走了,工資也不高,加班很多,還要倒班。最好選擇去油田單位和鑽探公司,不要去機械廠,尤其是寶雞石油鋼管廠。碩士比本科多不到什麼錢。

㈡ 目前國內哪個鋼鐵廠效益最好

效益最好不太清楚幫你找了目前中國鋼鐵廠排名 排名僅供參考!

1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上海
2 首鋼總公司 北京
3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遼寧
4 本溪鋼鐵(集團)公司 遼寧
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湖北
6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四川
7 廣州鋼鐵企業集團公司 廣東
8 太原鋼鐵(集團)公司 山西
9 江蘇沙鋼集團公司 江蘇
10 邯鄲鋼鐵集團公司 河北
11 南京鋼鐵集團公司 江蘇
12 馬鋼(集團)公司 安徽
13 唐山鋼鐵集團公司 河北
14 湖南華菱鋼鐵集團公司 湖南
15 杭州鋼鐵集團公司 浙江
16 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公司 天津
17 包頭鋼鐵(集團)公司 內蒙古
18 萊蕪鋼鐵集團公司 山東
19 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 山東
20 青島鋼鐵控股集團公司 山東
21 安陽鋼鐵集團公司 河南
22 廣東省韶關鋼鐵公司 廣東
23 酒泉鋼鐵(集團)公司 甘肅
24 新余鋼鐵公司 江西
25 昆明鋼鐵集團公司 雲南
26 重慶鋼鐵(集團)公司 重慶
27 建龍鋼鐵控股公司 北京
28 宣化鋼鐵集團公司 河北
29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 廣西
30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公司 江蘇
31 通化鋼鐵集團公司 吉林
32 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公司 新疆
33 鄂城鋼鐵集團公司 湖北
34 福建省三鋼(集團)公司 福建
35 新興鑄管公司 河北
36 江蘇永鋼集團公司 江蘇
37 河北津西鋼鐵公司 河北
38 遼寧特殊鋼集團公司 遼寧
39 天津天鋼集團公司 天津
40 山西海鑫鋼鐵集公司 山西
41 邢台鋼鐵公司 河北
42 天津鋼管公司 天津
43 萍鄉鋼鐵公司 江西
44 承德鋼鐵集團公司 河北
45 水城鋼鐵(集團)公司 貴州
46 南昌鋼鐵公司 江西
47 凌源鋼鐵集團公司 遼寧
48 石家莊鋼鐵公司 河北
49 長治鋼鐵(集團)公司 山西

㈢ 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的歷史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後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奪取了原由俄國控制的長春至大連之間的南滿鐵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為加強對東北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於大連設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作為在經濟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的大本營。
1909年8月,滿鐵派人對鞍山地區進行非法的秘密探礦,先後調查了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大孤山、櫻桃園、關門山、小嶺子、弓長嶺等十餘座鐵礦山,並發現了大石橋菱鎂礦、煙台粘土礦等資源,發現鞍山地區是開礦建廠冶煉鋼鐵的寶地。
於是滿鐵總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奪鞍山地區鋼鐵資源的計劃,由大漢奸於沖漢和日本人鐮田彌助出面,組建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總局在奉天成立,資本14萬日元,名義上中日投資各半,實則由滿鐵全額初資。在千山設采礦總局,兩年後總局遷鞍山。1917年獲得了大孤山、櫻桃園、東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對面山、關門山、小嶺子、鐵石山等8個礦區的開采權。其總面積達14578畝。1921年又獲得的白家堡子、一擔山、新關門山等3個礦區的開采權。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萬噸。該總局經營到1940年宣布解散,並入昭和制鋼所。
1916年滿鐵在辦公司的同時開始鞍山制鐵所的建廠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鐵所,1917年4月3日舉行「地鎮祭」, 動工修建高爐。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鐵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鐵所所長,建廠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煉焦廠開始生產焦炭。4月29日,1號高爐點火,標志鞍山制鐵所正式投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了東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軍部支持下,將原定在朝鮮興建的昭和制鋼所改遷鞍山,由滿鐵全額出資,在鞍山制鐵所已有基礎上,興建制鋼廠、軋材廠,成為鋼鐵聯合企業。株式會社鞍山昭和制鋼所為日本法人,屬滿鐵的子會社,社長為伍堂卓雄。昭和制鋼所成立前與滿鐵簽訂了繼續僱用原鞍山制鐵所全部工作人員的協議,從而兼並了鞍山制鐵所。1936年6月4日,振興公司將大孤山等11個礦區的礦業權租給昭和制鐵所直接從事開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鋼所接管了振興公司的產權債務。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鋼所辦完了礦轉讓手續,徹底兼並了振興鐵礦無限公司,形成了采礦、選礦、煉鐵、軋鋼的連續生產作業系統。
隨著日本軍備規模的擴大,鞍鋼的生產規模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41年,已經具備年產生鐵250萬噸、鋼錠130萬噸、鋼材75萬噸的能力。其鋼鐵生產能力占日本控制的總生產能力的28.4%,規模僅次於九州的八幡制鐵所(今天的新日鐵)。當時滿洲國另外一個鋼鐵生產企業——本溪湖煤鋼會社(隸屬於日本大倉財閥),規模僅相當於昭和制鋼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鋼所的生產能力達到最高,當年生產鐵130萬噸、鋼84.3萬噸、鋼材49.5萬噸。據《鞍山志·鞍鋼卷》記載:「1935年—1945年,昭和制鋼所及滿洲制鐵會社鞍山工廠累計生產生鐵905.6萬噸、鋼547.4萬噸、鋼材327.8萬噸。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後,8月26日,蘇軍到達鞍山。從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僅40多天時間里,蘇聯紅軍監押數萬名日本戰俘,將鞍鋼的機械設備連同其他一些物資共達七萬余噸拆卸運走。尤其是一些關鍵設備被竊取之後,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下降為零,破壞極為嚴重。此外,蘇軍撤離鞍山後,社會秩序混亂,一些居民乘機拆卸並拿走了鞍鋼的一部分運輸皮帶、滾珠、油脂、小型馬達和電線等等,亦造成了一些損失。
國民黨資源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鞍鋼的原有設備,完好的部分多被拆遷到了蘇聯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車里雅賓斯克等地鋼鐵工廠。一些拆遷時損壞的殘次設備下落不明,估計已經被回爐或報廢。
1948前蘇聯紅軍撤退後,在國民黨統治的22個月中,鞍鋼總共只生產了9500噸鋼,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時,已是千瘡百孔、滿目凄涼了。這期間,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鞍鋼破敗荒涼,市街蕭條零亂,水、電、煤氣停供,工人失業,居民外流,建成區僅剩9萬人口。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山和鞍鋼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軍攻克沈陽,東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成立鞍山鋼鐵公司,同時宣布撤銷鞍山鋼鐵廠。 翌年4月鞍鋼在邵象華等專家努力下恢復生產。7月9日鞍山鋼鐵公司舉行開工典禮,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 鞍鋼成立後組建了機構:設4處、9部,29個廠礦。(即:秘書處、計劃處、人事處、經理處、制鐵部、運輸部、煉焦、化工、煉鐵、選礦、煉鋼、耐火、軋鋼、中型、鋼管、薄板、氧氣、發電、給水、燃氣、製造一廠、製造二廠、制釘、鋼繩、機修、電修、裝配、造廠及弓長嶺礦、小房身礦、櫻桃園礦、雙廟子礦等。此處設置了職工醫院,工業學校等。公司職工有10512人,其中有職員486人,技術人員418人,工人 9608人。) 為了盡快恢復生產,鞍鋼從沈陽、丹東等地接回保護下來的1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量才任用。成立了專家組,起草修復鞍鋼計劃方案。並做好遺留下的日本技術人員的工作,發揮這些人的技術特長,使鞍鋼生產能力到1949年底達到產礦石51萬噸,生鐵及鋼分別為20萬噸位,鋼坯50萬噸,鋼材30萬噸。為了解決設備緊缺問題,鞍山市發動了全市人民獻器材活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獻交器材1123種21萬件。1948年12月到949年 1月,鞍鋼職工4255名獻出器材62400件,從而解決了鞍鋼修復設備急需。接著又展開了生產立功競賽等活動,促進修復進度加快。1949年3、4月間有部分廠先後復工。4月5日煉出第一爐鋼。5月1日中央派賀龍出席煉鋼廠復工典禮。6月又煉出第一爐鐵水。年底基本恢復生產。1950年從全國各地調來500多縣地級以上幹部支援鞍鋼,從中南、華南招500多名文化素質高、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這時期一邊堅持生產,一邊修復,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從湖北大冶、四川重慶等地將國民黨時期殘存的鋼鐵工業設備調集到鞍鋼,以及花費外匯通過香港向瑞士、瑞典購買重要器件設備,才使其恢復生產的。1950年3月27日中蘇簽定《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恢復和改建鞍鋼技術援助協議書》。1952年3月19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黨組就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分布問題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1、集中全國力量,特別是技術人員,首先進行鞍鋼的恢復與改建,爭取迅速完工。2、確定大冶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的第二個鋼鐵基地。3、大 冶的設計工作委託蘇聯進行。4、正式通知蘇聯,本溪在「一五」期間只恢復偽滿時留下現未開工的2座高爐、2排煉焦爐和相應的礦山、選礦等工程。中共中央於5月6日批示同意。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集中全國力量,首先建設鞍鋼》的決定。7月14日鞍鋼三大工程之一的無縫鋼管廠動工建設。由蘇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並提供設備支援(由中國利用蘇聯貸款購買,多是從西里西亞繳獲的和蘇聯替換下來的翻新二手設備)。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復的鞍鋼8號高爐開工。
到1952年殘存在鞍鋼的設備全部恢復生產。煉鋼煉鐵、焦爐、礦山、平爐、高爐、選礦及其他廠礦都已生產。這時期國家總投資達2.32億元。這時期總人數為6.76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29人。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集中力量建設鞍鋼。擴大鞍鋼生產規模,建設大型國有聯合生產企業,在原生產規模基礎上完成48項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擴建;達到生產鐵250萬噸,鋼320萬噸,鋼材250萬噸。一五期間實現37項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軋鋼、無縫鋼管、煉鐵高爐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鞍鋼全面得到改造和擴建生產能力超過原計劃指標。這一時期出現了王崇倫,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1957生鐵產量達336.1萬噸,鋼291.07萬噸,鋼材192.39萬噸。國家投資17.59億元,上繳利潤 22.4億元。為此,鞍鋼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型鋼鐵基地,被譽為祖國的鋼都。
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一五計劃時期(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翌年7 月 9 日在廢墟上開工,迅速恢復了生產,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現總佔地面積 176 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 129.19 平方公里。 集團公司擁有 6 座大型鐵礦山、 4 個選礦廠、 1 個煉鐵總廠、 2 個煉鋼廠、 13 個軋鋼廠和焦化、耐火、機械、動力、運輸、建設、綜合利用等輔助配套單位,以及技術中心、設計研究院、自動化公司等科研、設計單位。生鐵、鋼、鋼材的綜合能力均在 1000 萬噸以上。
建國以來,鞍鋼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9 年至 2004 年,鞍鋼共生產鋼 3.21 億噸、生鐵 3.16 億噸、鋼材 2.22 億噸。上繳利稅 835 億元,相當於國家同期對鞍鋼投資的 15.4 倍,並向全國冶金行業輸送技術人才 5 萬餘人。 鞍鋼目前能夠生產 700 多個品種、 25000 多個規格的鋼材產品。全面通過 IS09002 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 9 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 API認證。 在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鞍鋼採用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治理,廠區上空呈現一片藍天。建成了日處理能力 22 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回收利用循環水 16.8 萬噸。 加強了礦山排岩場和尾礦壩的生態恢復治理,目前已完成礦山復墾面積 155 公頃,植樹 60 萬株。廠區綠化面積達到 34.2 %。鋼鐵主體通過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SHMS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和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
1995 年以來,鞍鋼按照「改革、改組、改造、加強企業管理」的要求,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形成母子公司體制框架,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不斷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成立了鞍鋼集團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了鞍鋼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斷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走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老企業技術改造新路子,主體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的完整產品系列。鞍鋼成為國內能夠生產轎車面板的少數鋼鐵企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是鞍鋼人在市場經濟的錘煉中形成的堅定的經營理念和不懈的追求。到 2006 年,形成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 1600 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到 2010 年前,使鞍鋼整體規模達到 2000 萬噸鋼以上,成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進入世界 500 強。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八。

㈣ 鞍山9路公交車與25路交匯站

9路途經站點

25路途經站點

沒有交匯站點。

㈤ 東北地區的老重工業基地有哪些

遼寧省:

1、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

2、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廠

黑龍江:

1、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

2、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5)遼寧鞍山奧通鋼管廠效益怎麼樣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㈥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的企業簡介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已走過 50 多年歷程,累計生產無縫鋼管 1025 萬噸、 2 萬多個品種規格。其主導產品有:高中低壓鍋爐管、石油油管、套管、管線管、地質管、合金管、汽車半軸套管、液壓支柱管、氣瓶管、石油裂化管、化肥管、流體管和結構管等。產品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機械、石油、煤炭、電力、航空、航海、軍工等行業,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目前擁有 Ф 159MPM 限動芯棒五機架連軋管機組、具有年產能力為 20 萬噸, Ф 2 19 改進型自動軋管機、具有年產能力為 25 萬噸, Ф 100 圓盤延伸機組 具有年產能力為 10 萬噸,同時擁有 石油管加工生產線和冷拔生產線, 是國內重點無縫鋼管生產企業之一。
邁進二十一世紀的無縫鋼管廠, 本著「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技改方針,於 2002 年,投資 2.98 億元,引進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德國西馬克米爾公司 Ф 159MPM 限動芯棒五機架連軋管機、義大利安莎爾多電控設備及奧地利 MFL 公司排管鋸,對 AG 機組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工程於 2002 年 7 月 25 日正式開工, 2003 年 8 月達產。改造後的 Ф 159MPM 機組創造了國內同類型引進機組「工程投資最少、建設周期最短、達產速度最快」三項新紀錄。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 2004 年 7 月 7 日,對設備裝備水平落後的 Ф 140 機組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改造後的機組為 Ф 2 19 改進型自動軋管機組,電氣系統採用德國 SIEMENS 及美國 AVTRON 全數字控制裝置;自動化系統採用美國 GE 公司 9030 系列 PLC 、乙太網和 PROFIBUS-DP 網路連接形式進行自動化控制;機械繫統採用穿孔機小角度錐型輥、軋管機全方位液壓裝置、軋管機 GC 輥縫自動控制裝置、高精度三輥定徑機等先進設備。改進後的 Ф 2 19 改進型自動軋管機組的生產能力達到 25 萬噸。
該機組是鞍鋼自行設計、自行設備製造、自行設備安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同類機組一流水平的自動軋管機組。 Ф 2 19 自動軋管機組的建成投產填補了鞍鋼不能生產大口徑無縫鋼管的空白。
為進一步佔領東北大口徑無縫鋼管市場, 2005 年 8 月 5 日起 ,利用現有的冷拔車間廠房,投資 760 萬元,於 2005 年 11 月建成大口徑擴管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 2.5 萬噸,生產規格外徑范圍為 245 -340mm , 壁厚范圍為 7 -18 mm 。
鞍鋼無縫鋼管產品,在生產、製造和檢查過程中,嚴格執行內控標准,使產品各項參數處於最佳的控制狀態,包括鋼管外表面、內表面、壁厚、外徑、幾何尺寸、機械性能等等。為強化生產工藝、產品質量, 1997 年;順利通過 ISO9002 質量管理體系保證; 1998 年,通過美國石油協會 API 認證; 2001 年,通過 ISO14001 環境體系認證; 2002 年,通過 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形成一套完整職業健康、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產品質量保證體系。
通過不斷努力,鞍鋼無縫鋼管產品質量大幅提高, 1999-2004 年,獲得中國冶金產品實物金杯獎; 2002-2004 年,連續 3 年獲遼寧省用戶滿意企業; 2004 年, Φ 159MPM 連軋管機組生產工藝技術獲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遼寧省科技術成果二等獎。
隨著大規摸技術改造的不斷深入,鞍鋼整體裝備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Ф 159MPM 、Ф 219 機組建成,標志著鞍鋼無縫鋼管產品已躋身當代鋼鐵界先進行列,鞍鋼將以優質產品質量,周到便捷的服務,全力滿足用戶各種不同的需求。

㈦ 山西有哪些鋼鐵廠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鑫鋼鐵)是一家集鋼鐵、焦化、水泥、房地產等產業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於1987年成立,總部位於山西聞喜縣東鎮。 2004年,公司銷售額達到54.6億元。2017年4月,公司停產超過1年,被其他企業重組。

中文名稱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上市公司

年營業額
年銷售收入50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

總部地點
山西聞喜縣東鎮

員工人數
13000餘人

經營范圍
鋼鐵企業

創始人
李海倉

董事長
李兆會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

所屬產業
鋼鐵、水泥、房地產

總資產
71億元人民幣

簡稱
海鑫鋼鐵、海鑫鋼鐵集團

員工數
10145人

公司名稱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收起
公司簡介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集鋼鐵、焦化、水泥、房地產、金融、保險等產(行)業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佔地面積3.6km 2,目前擁有總資產50億元、員工9500餘人,現己形成年產260萬t鐵、 260萬t鋼、210萬t鋼材、60萬t焦炭、40萬t水泥的綜合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50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自1987年創建以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做大做強為目標,充分發揮民企體制和機制的優勢,實現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已進入全國冶金行業20強,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

公司技術裝備先進,產品質量優良。1080m3、1380m 3高爐,80t、90t轉爐等主體設備已達到國家特大型鋼鐵企業裝備水平。70萬t高線、80萬t棒材採用了當代國際領先技術。在生產工藝技術上海察公司已實現了鐵水預處理、濺渣護爐、富氧噴煤、切分軋制四項國際鋼鐵企業領先技術;公司的主要產品鋼坯已取得國際SGS質量認證,高速線材是「山西省優質產品」、「山西省名牌產品」,螺紋鋼是「國家首批質量免檢產品」、「山西標志性名牌產品」,海察牌高線、棒材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授予「全國質量穩定合格產品」。

主要產品
海鑫牌焦、鐵、鋼、材

企業發展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使海鑫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逐年增長。1995年,海鑫納稅突破了1000萬元,隨後是一路飈升,到2004年海鑫銷售額達到54.6億元,納稅額已突破了3.66億元,在全國民營企業中名列前茅,占聞喜縣全縣財政收入的70.4%,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還先後被評為「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全國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山西省模範納稅大戶」等光榮稱號。海鑫的發展有力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海鑫的壯大還吸納了眾多員工。

從2001年起至今,海鑫共安排就業崗位5600多個,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00餘人,大中專畢業生1800餘人,轉移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2400多人,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00餘人,大大減輕了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穩定。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海鑫集團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先後為國家扶貧行動捐助200萬元;支持聞喜城建累計達1500萬元;為周邊鎮村打井、建校、修路達3000萬元;2004年又拿出1752.5萬元用於公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已累計拿出1.33億元用於扶貧濟困、修路架橋、打井灌溉、興學助校等公益事業,盡到了對

㈧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

戰略思想
在長大方式上,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並重組並重轉變;
在產業布局上,從內陸發展向沿海發展和國際化經營轉變;
在自主創新上,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向「領跑者」轉變;
在對外輸出上,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轉變。
戰略目標
到2015年,年產鋼進入世界鋼鐵行業前10位,成為鋼鐵業特強、多角化產業協調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特大型跨國集團。
總體發展戰略
壯大鋼鐵主體:實施資本運作,構築核心優勢,做強做大采礦、黑色金屬冶煉及加工,鋼鐵貿易和冶金工程技術服務三項主業。
實施多角化經營:發展裝備製造、建築施工、耐火材料生產等相關產業,使之成為具有相當經營規模和較強競爭能力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拓展國際化經營:以優化和延伸產業鏈為核心,完善國際化經營體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拓展發展空間。
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做到規模擴張、結構調整和挖潛增效相結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發展規劃重點
⑴加快鞍山、營口鮁魚圈、朝陽三大鋼鐵基地建設,優化產業布局。
⑵提升國際競爭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推進聯合重組,提高鋼鐵主業的綜合競爭力。加強和完善產業鏈建設,對原材料、生產、銷售各個環節實施一體化管理;充分利用鞍山區位資源優勢,加強國內外鐵礦石、煤炭等戰略資源開發,為企業中長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從戰略布局的角度,加強海內外鋼鐵廠的兼並重組和建設。
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核心技術優勢,在鋼鐵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支撐技術領域實現新的跨越,在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開發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⑷推進管理創新,以客戶需求為驅動,以價值創造為導向,以競爭力提升為核心,以戰略管理為主導,通過組織再造和流程再造,建立科學高效的現代管理模式。
⑸實現節能減排,開發應用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改造現有的生產工藝裝備,建設生態文明型企業。
⑹提升企業文化,以「 創新、求實、拼爭、奉獻 」為核心,不斷豐富和發展具有時代特徵的企業文化內涵。 自主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早在鞍鋼恢復生產後,廣大職工就開展了增產節約、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萬能工具胎」、精軋機「反圍盤 」、「快速煉鋼法」等一大批新技術涌現出來,使當時的鞍鋼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到了「九五」以後,鞍鋼的創新達到一個新的高峰。這一時期,鞍鋼結合自身實際,始終堅持以我為主,致力於加強原 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成果,實現了自主集成轉爐、連鑄、熱連軋、冷連軋等生產線,成功掌握了熱連軋、冷連軋等鋼鐵核心工藝技術,並成功輸出到凌鋼和濟鋼,可謂成果倍出。在此基地上,成功建設了鞍鋼鞍山基地西部500萬噸板材精品基地和鞍鋼營口鮁魚圈基地。
產學研銷一體化的產品創新機制,使鞍鋼開發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品。鞍鋼形成了以上述高端產品為主導的熱連軋鋼板及鋼帶、冷軋薄鋼板及鋼帶、塗鍍板、寬厚 板及中板、冷軋硅鋼、大型軌梁、無縫鋼管和線材八大精品系列。在品種、規格、材質方面覆蓋汽車用鋼、石油用鋼、鐵路用鋼、橋梁及建築用鋼、電力用鋼、交通運輸用鋼、輕工家電用鋼和軍工用鋼等各個重要應用領域。成為目前國內能夠生產高檔汽車面板的鋼鐵企 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創新體系建設
通過多年的發展,鞍鋼集團形成了產、學、研、銷一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即以研發機構為主導,以主體廠礦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國家級院校所 為協作,以知名專家為支撐,能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的自主創新體系。
成立了由兩院院士和國內鋼鐵行業著名專家組成的技術咨詢委員會,參與鞍鋼集團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咨詢 工作。對科技重大項目實行分層目標管理,明確技術開發和產業轉化的目標,確定投入產出目標責任,將新產品開發、技術指標、自主知識產權及科技成果等內容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知名學府和先進企業開展高水平、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 強化從源頭到終端、從局部到整體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閉合科技管理工作;完善科技人員工作業績評價辦法,實現了科研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科研資源的協同效用,推進了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前沿技術研究工作。 企業發展戰略,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樹立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綠色製造工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探索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新概念工廠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堅持技術進步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同步進行,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鐵、鋼生產實現了大型化、連續化和現代化,廢水、廢氣、廢渣實現再資源化,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節能降耗。積極生產高強鋼、耐候鋼等一大批長壽高效的「綠色產品」。鞍鋼用實際行動較好地破解了企業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呈現出產量規模擴大污染大幅度下降的良好局面。今日的鞍鋼已成為天藍水碧,樹木成林,綠草茵茵,鳥語花香的花園式工廠。
污水處理
採取系統內部水循環和系統間串接使用等方式,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改造水凈化和循環系統,建成集中工業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作為生產補充水回用生產中。收集尾礦庫溢流水用於礦山復墾灌溉。在2003年鞍鋼完成了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務,結束了選礦廢水污染河流的歷史。 鞍鋼鞍山基地
鞍鋼鞍山基地位於遼寧省鞍山市,為鞍鋼集團公司總部所在地。
鞍鋼鞍山基地始建於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鐵所和昭和制鋼所。1948年鞍山鋼鐵公司成立,經過60年的建設發展,鞍山基地具備從采礦、選礦、煉鐵、煉鋼到軋鋼綜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動力、運輸等單位組成的大型鋼鐵生產企業。主體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年產鋼16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重軌、無縫鋼管、型材、建材等完整產品系列。
鞍鋼鞍山基地包括東部1100萬噸老區和西部500萬噸精品板材基地。對於東部1100萬噸老區,「九五」以來,鞍鋼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通過實施「平改轉」、「全連鑄」、提鐵降硅、全冷礦入爐等,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技改之路,新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 焦爐、高爐、冷軋、鍍鋅、彩塗板、冷軋硅鋼生產線,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冷軋硅鋼到鍍鋅板、彩塗板的完整產品系列。完成了大型廠、厚板廠、無縫廠的改造,使從礦山、焦化、煉鐵、煉鋼、連鑄到軋鋼全流程的工藝裝備全部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為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品種結構的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加速老區改造的同時,鞍鋼西部500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建設於2004年11月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項目包括煉鐵、煉鋼、連鑄、熱連軋、冷連軋等為一體的高效、緊湊、節能、生態保護型的短流程生產線,能夠年生產鐵520萬噸、鋼500萬噸、鋼材460萬噸。工程於2006年5月17日正式竣工投產。
鞍鋼西部500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集鞍鋼自主技術創新之大成,所有大型設備均實現國產化,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後,使鞍鋼成為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造船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總體生產規模、產品結構和技術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躋身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鋼鐵企業行列。
至此,鞍鋼鞍山基地改造和建設基本完成,整體裝備水平躍入世界先進行列,總體產量規模達到1600萬噸。
鞍鋼鞍山基地全面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9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API 認證,建築材料獲英國勞氏公司CE標志認證書。鞍鋼股份公司和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兩大主體單位。鞍鋼股份公司為鞍鋼集團控股上市公司,分別在深圳和香港上市。鞍鋼集團礦業公司為鞍鋼集團全資子公司。
鞍鋼營口鮁魚圈基地
鮁魚圈鋼鐵項目位於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是鞍鋼全流程自主設計、集成、施工建設的一座現代化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擁有能源動力、焦化、燒 結、煉鐵、煉鋼、軋鋼以及原料倉儲、成品碼頭、水庫、鐵路運輸、理化檢驗等公輔配套設施設備,具備年產650萬噸鐵、650萬噸鋼、200萬噸寬厚板和450萬噸熱軋板等系列鋼鐵產品的生產能力。主要生產未來市場需求有較大增長空間的高檔次、高附加值的高強度板、 造船板、艦艇板、橋梁板、容器板、工程機械板、管線板等專用中厚板及高端熱軋薄板等精品板材,滿足建築橋梁結構、造船、機械、壓力容器和管線等行業對高質量寬厚板及薄規格品種板材的需求,將板材產品生產規模化、系列化、高附加值化。特別是建設素有「軋 機之王」、世界上最大規格的5500mm寬厚板軋機,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滿足了國民經濟的特殊需要。
鞍鋼鮁魚圈鋼鐵項目的建設堅持自主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加強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力應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及國產裝備。在項目建設的各個系統各個領域大量運用鞍鋼自主創新和自主集成成果,實現了重點領域和關鍵 環節的一系列新突破,成為中國首個自主設計、技術總負責、工藝技術最先進、裝備水平和產品檔次最高的現代化全流程鋼鐵廠。
鞍鋼鮁魚圈鋼鐵項目建設的目標定位於世界一流鋼鐵精品生產基地和具有行業引領意義的實踐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概念鋼鐵工廠。在建設過程中,全面落實「減量、再利用、循環」的循環經濟「3R」原則,通過技術裝備大型化、現代化,全面實現清潔生產工藝,通過循環經濟運行模式 ,最大限度地增強對鐵素資源、能源、水資源和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和再利用能力,年自發電量比例達到56%,水循環利用率達97.8%,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達到99.3%,從根本上解決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沖突。積極推進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在廠區安裝3台風力發電機組,年總發電量將達到825萬千瓦時。在7處辦公樓安裝太陽能加熱設備,解決現場職工洗浴用熱水。研究實施海水淡化,滿足鮁魚圈分公司辦公大樓及管控中心的生活用水及雜用水需求。使鮁魚圈鋼鐵項目清潔生產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鋼鐵概念工廠。
2006年5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鞍鋼鮁魚圈鋼鐵項目,2008年9月10日正式投產運行。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優化了鞍鋼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全面增強鞍鋼產品的競爭力,全方位滿足用戶在品種規格方面的不同需要,對遼寧實施「五點一線」發展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鞍鋼鮁魚圈基地由鞍鋼股份公司鮁魚圈分公司管理。 走出國門,實施國際化經營,不僅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也是鞍鋼人放眼世界的不懈追求。
自1981年產品走出國門,鞍鋼開始了並不平坦的國際化之路。90年代以後,隨著鞍鋼的發展,進出口貿易總額有所增加。並且開始海外資源的探索,成立了鞍澳合資公司。同時,在全國冶金行業較早地開始了從印度、巴西采購進口鐵礦。鋼材出口量逐漸增加超過百萬噸的量級。進入新世紀,鞍鋼以產品出口為先導,逐步加大國際化經營的力度,使鞍鋼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如重軌、船板、冷軋板、無縫鋼管、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等成功走進國際市場,成為包括德國大眾、 美國通用、韓國現代造船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全球供貨商,用戶遍布美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在全國同行業居於前列,出口創匯額從1982年的1957萬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23.02億美元。鞍鋼產品的國際影響和信譽進一步提高,鞍鋼正在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品牌。
與此同時,鞍鋼加快營銷網路全球布局,先後建立香港公司、澳大利亞公司、歐洲公司、美國公司、韓國公司、日該公司、印度公司、中東公司等10個海外公司。同時加強國際化產業鏈布局,在西班牙與英國斯坦科公司合資建有鞍鋼西班牙有限公司,收購義大利維加諾公司60%的股權,使鞍鋼擁有首個海外鋼材加工中心。
此外,按照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統籌考慮資源與市場,鞍鋼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資本市場的動作,成為澳大利亞金達必公司第一大股東;與美國GE公司、韓國STX公司、比利時貝卡爾特、英國維蘇威、日本美達王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 鞍鋼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鋼鐵為主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在機械製造、工程建設、電氣、設計、耐火、礦渣、自動化、綜合利用等領域,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在鋼鐵主業大發展的同時,鞍鋼將這些原來依附主業的輔助產業也列入發展規劃,形成多角化發展的戰略格局。
在裝備製造工藝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方面,鞍鋼已形成了冶金成套設備、水電產品和專項產品三大類產品格局,產品出口到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功地為三峽電站試制出70萬千瓦水輪機下環,具備了生產大型先進水輪機部件的能力,改變了此類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
鞍鋼按照與世界先進企業一起「登山」的原則,頻頻與世界頂級企業展開合作,在「非鋼」領域尋求突破。與比利時貝卡爾特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成立合資公司,專門生產及銷售高附加值的優質輪胎用鋼簾線。與通用電氣公司締結戰略夥伴關系,以提升自身在低壓電器產品製造和生產組裝方面的能力。與維蘇威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耐火材料公司,共同開發靜壓耐火材料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等高品質產品。這些舉措,不僅盤活了原有非鋼產業資產,而且為鞍鋼發展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閱讀全文

與遼寧鞍山奧通鋼管廠效益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管的耐熱多少度 瀏覽:314
逆戰鋼管打手三連擊怎麼躲 瀏覽:917
冷拔無縫管和冷拔焊管 瀏覽:285
用什麼磨不銹鋼的邊才不傷手 瀏覽:222
鋼結構方管價格 瀏覽:864
做鋼材銷售有什麼平台 瀏覽:980
碳鋼與P92用什麼焊材 瀏覽:703
50標准方管 瀏覽:992
搭棚焊晶體管 瀏覽:228
不銹鋼生銹嗎為什麼 瀏覽:160
cad怎麼表示鋼筋 瀏覽:631
韶關硬質合金哪個好 瀏覽:471
鋼筋的屈曲比有什麼用 瀏覽:836
不銹鋼怎麼清洗用什麼方法 瀏覽:973
肇慶硬質合金多少錢 瀏覽:571
合金鋼材質是什麼代碼 瀏覽:4
ep4ce6e22c8n如何焊接 瀏覽:826
鋅合金軸承座和鑄鐵軸承座哪個好 瀏覽:432
德龍鋼鐵排名多少 瀏覽:788
核電焊接自動化發展如何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