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Φ10@200啥意思啊 邊坡支護 護坡樁冠梁配筋圖上面的
這應該是梁配筋裡面的箍筋,採用直徑為10的一級鋼,間距為200mm布置一個!
❷ 冠梁箍筋有兩個間距標注是什麼意思
是箍筋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區別。
例如一條梁的箍筋信息為Φ8100/150表示加密區箍筋間距100mm,非機密區箍筋間距150mm。
如圖:
示意圖
❸ 梁在柱邊設置的第一道箍筋距柱邊距離是多少
一般都是50,樓板鋼筋到梁邊也是
❹ 採用混凝土灌注樁時支護樁有哪些要求
支護樁的要求:
1、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25;
2、支護樁的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HRB400、HRB335級鋼筋,單樁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宜少於8根,凈間距不應小於60mm;支護樁頂部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冠梁時,縱向鋼筋錨入冠梁的長度宜取冠梁厚度;冠梁按結構受力構件設置時,樁身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冠梁的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對鋼筋錨固的有關規定;當不能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時,其鋼筋末端可採取機械錨固措施;
3、箍筋可採用螺旋式箍筋,箍筋直徑不應小於縱向受力鋼筋最大直徑的1/4,且不應小於6mm;箍筋間距宜取100mm~200mm, 且不應大於400mm及樁的直徑;
4、沿樁身配置的加強箍筋應滿足鋼筋籠起吊安裝要求,宜選用HPB235、HRB335級鋼筋,其間距宜取1000mm~2000mm;
5、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35mm;採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藝時,不應小於50㎜;
6、當採用沿截面周邊非均勻配置縱向鋼筋時,受壓區的縱向鋼筋根數不應少於5根;當施工方法不能保證鋼筋的方向時,不應採用沿截面周邊非均勻配置縱向鋼筋的形式;
7、當沿樁身分段配置縱向受力主筋時,縱向受力鋼筋的搭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相關規定。
❺ 在基礎內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礎頂面的距離是多少
在基礎內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礎頂面的距離是100。
獨立基礎內框柱箍筋是否加密要看設計要求,設計圖紙上有加密,就應該加密,設計圖紙上沒有加密,就不用加密。
嵌固層,也就是基礎地下室,圖紙上也會有說明,嵌固層加密是1/3的柱子高度,比如柱子高度3米3,三分之一就是加密1米1。其他樓面柱子加密區,以樓面劃分,樓面上面和樓面下面都是加密1/6的高度,比如樓面到樓面柱子高是3米,那麼上下都應該加戀六分之一的高度,就是上下加密50cm。
❻ 冠梁箍筋高度怎麼確定的
梁箍筋的高度一般都是跟足金的尺寸有關系的,跟高度有關系
❼ 冠梁節點處冠梁箍筋要加密嗎
「箍筋加密」是框架結構獨有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冠梁不是框架結構,沒有這種基本抗震構造措施要求。
圖紙有誤是審查機構的職責,假如圖紙上有標注,是對是錯,與施工方無關,但是,必須清楚註明加密區長度,以便工程結算。若沒有註明加密區長度,則施工方有權質疑!
❽ 支護樁冠梁,樁主筋與冠梁主筋錨固處,冠梁縱筋須用箍筋嗎
樁主筋伸入冠梁35d與冠梁拉結,樁仍然視為梁的支座,冠梁箍筋起步仍然距樁邊50mm。但是支座節點內應增加間距不大於300的冠梁箍筋。
❾ 箍筋起步距離是多少。速度
箍筋起步距離扣50mm,從下到上。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內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容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❿ 箍筋間距是多少
一、箍筋間距,不同的構造有不同的要求。
1、以獨立墩柱作為支撐的板,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其間距不應大於1/3板厚。箍筋應採用閉合式,並箍住架立鋼筋;
2、鋼筋混凝土梁中,應設置直徑不小於8mm且不小於1/4主鋼筋直徑的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梁高的1/2且不大於400mm;
3、當所箍鋼筋為按受力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不應大於所箍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應大於400mm。在鋼筋綁扎搭接接頭范圍內的箍筋間距,當綁扎搭接鋼筋受拉時不應大於主鋼筋直徑的5倍,且不大於100mm;
4、當搭接鋼筋受壓時不應大於主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大於200mm.在支座中心向跨徑方向長度相當於不小於一倍梁高范圍內,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
5、近梁端第一根箍筋應設置在距端面一個混凝土保護層距離處,梁與梁或梁與柱的交界范圍內可不設箍筋;靠近交接面的一根箍筋,其與交接面的距離不宜大於50mm。
6、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箍筋應做成閉合式,其直徑不應小於縱向鋼筋直徑的1/4,且不小於8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的15倍、不大於構件短邊尺寸並不大於400mm。
7、蓋梁截面內應設箍筋,其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
8、柱式墩台的柱身間設置橫系梁時,橫系梁四角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6mm的縱向鋼筋,並設直徑不小於8mm的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橫系梁的短邊尺寸或400mm。
二、箍筋
1、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2、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3、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