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腳手架立桿的規范間距是多少
腳手架立桿的規范間距是:
1、立桿:縱橫向立桿間距≯2m,步距≯1.8m地面應整平夯實,立桿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時,立桿下應墊枕木並加設掃地桿。
2、橫桿:縱橫向水平拉桿步距≯1.8m,操作層大橫桿間距≯40cm。
3、剪刀撐:四角應設抱角斜撐,四邊設剪刀撐,中間每隔四排立桿沿縱向設一道剪刀撐,斜撐和剪刀撐均應由下而上連續設置。
4、架板鋪設:架高在4m以內,架板間隙≯20cm,架高大於4m,架板必須滿鋪。
規范規定距離裝飾面不大於100mm。(JGJ130-2011)。主體施工時考慮到模板安裝,一般控制在300以內。結構腳手架和裝飾腳手架對這個距離要求是一樣的。
相關如下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㈡ 鋼索護欄立柱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住宅的欄桿立桿間距是要求凈空間不大於11cm,包括橫桿間距與離地間距。有規范,根據國家強制規范規定,陽台護欄立柱間凈距離不得大於110毫米,總高度不得小於1100毫米。陽台護欄英文BalconyGuardrail是陽台對外邊緣的美化和防護設施,由合金管材經過焊接或組裝而成。常見的低窗檯距地0.5米左右,如果緊貼內牆增加0.4米護欄或柵欄肯定達到規范要求的防護措施。如果窗檯檯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經常站在窗檯上眺望,而且使用者也必須站到窗檯上開啟窗戶,這時,附加在窗檯上的護欄本身高度應達到0.9米。
㈢ 建築施工中,模板工程中立柱間距應為多少
1500米。
大型筏板基礎中措施鋼筋不一定採用馬鐙鋼筋而往往採用鋼支架形式,支架必須經過計算才能確定它的規格和間距,才能確保支架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在確定支架的荷載時除計算上部鋼筋荷載外考慮施工荷載。
支架立柱間距一般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設置一個方向的通長角鐵,這個方向應該是與上部鋼筋最下一皮鋼筋垂直,間距一般為2000mm。除此之外還要用斜撐焊接。支架的設計應該要有計算式,經過審批才能施工,不能只憑經驗,支架規格、間距過小造成浪費,支架規格、間距過大可能造成基礎鋼筋整體塌陷嚴重後果。
(3)鋼管立柱之間的標准距離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模板雖然是輔助性結構,但在混凝土施工中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中,模板工程的造價,占鋼筋混凝土結構物造價的15~30%,占鋼筋混凝土造價的5~15%,製作與安裝模板的勞動力用量約占混凝土工程總用量的28~45%。
對結構復雜的工程,立模與綁扎鋼筋所佔的時間,比混凝土澆築的時間長得多,因此模板的設計與組裝工藝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㈣ 建築中柱子之間的距離多少為好
建築中柱子之間的距離在3.8米到8米左右為好。建築中最佳柱間距:辦公建築的柱間距6米;商鋪柱間距8米;別墅柱間距4-5米;一般磚混結構柱間距3-4米;一般框架結構柱間距6-8米。
現代框架結構一般合理柱距在3.8米到8米左右,過小或過大都不經濟,不能想多大就多大的,如果要跨度非常大,可以做井字梁結構或鋼結構等。
建築中柱子之間的距離是根據建築物的恆重和荷載計算出來的。基礎還要根據地耐力來計算。要建築物安全使用,必須要建築結構工程師審核才可施工,規范也要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來套用。
(4)鋼管立柱之間的標准距離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構造柱是指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接,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等。
此外,房屋的層數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構造柱的設置要求也不一致。構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為 240mm×180mm,豎向鋼筋多用4 12 φ ,箍筋間距不大於 250 mm, 隨烈度和層數的增加建築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和鋼筋等級。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 5m(或牆長超過層高 2 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布置。
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置成封閉狀。
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置要求是宜連續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梁設置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梁、基礎梁一起作用形成整體結構。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結筋連接。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布筋做連接。
構造柱不作為主要受力構件。
㈤ 鋼結構立柱間距距離
一般的工業廠房的柱距是6米,6.8米是個非標尺寸,不算大。但是選檁條長度時會有些麻煩。
㈥ 腳手架的橫桿間距和立桿間距最小是多少
1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的橫桿間距和立桿間距最小為1.05m
2、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的橫桿間距最小為1.80m,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的立桿間距最小為1.2m。
㈦ 房屋施工外架搭接有哪些規范,鋼管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1、材料
⑴鋼管:直徑為48或51mm、壁厚為3~3. 5mm的熱軋無縫或有縫鋼管,用作主柱、大橫桿、小橫桿、斜撐等。
⑵連接構件:回轉扣、直角扣、對接扣、駁芯。
⑶底座:用φ40鋼管和4~5mm鋼板製成,用於主柱的墊腳。 底座的底板面積不應少於200c。
⑷腳手板:竹、木或鋼腳手板。
2、作業條件
⑴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要求編制腳手架搭設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進行場地清理。
⑶對土質松軟的地基已進行強化處理。
操作工藝
1、主柱
⑴主柱應選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鋼管。
⑵主柱的縱向間距不應超過2m, 一般在八層建築物內30m以下使用,八層以上的另出搭設方案。雙排架的內外排柱的間距為0.8~1.2m。內排柱離牆20cm,當大於20cm時,平橋下必須加兜底安全網。如遇裝飾線,也可以適當加長內柱的小橫桿,相釀陣竹。
⑶立主柱時先搭臨時支架將柱固定,柱腳套上底座。當柱的荷載超過底座承載面積地基反力時,底座下應墊厚板或混凝土墊塊。
⑷立好主柱後,用鋼管或篙竹將同一平面內的柱腳連結牢固。柱駁口應交錯,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雙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單排架的主柱之間設副柱(俗稱"針柱"),副柱一般採用篙竹,間距不大於1m,從第一度大橫桿(打底梁)開始向上設置,用篾扎緊在大橫桿上(注:必須做好三條以上的大橫桿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長,先在已裝的立柱頂插入駁芯,再將後裝的立柱套上、擺正,然後在介面處裝上對介面,上緊螺栓。
2、大橫桿
⑴大橫桿應選用無彎曲變形的鋼管。用直角扣將大橫桿與縱向排列的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平直,與主柱互成90°。
⑵大橫桿的垂直間距不大於2.1m,在腳手架外側每兩度大橫桿之間綁扎兩行篙竹作安全護欄。高層在用棚板1.2m左右護腳及掛安全網。
⑶大橫桿的接長做法與主柱相同。
3、小橫桿
⑴小橫桿應先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短鋼管。小橫桿兩端用直角扣分別與內、外排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與主柱和大橫桿互成90°。
⑵小橫桿的水平間距不大於1m,垂直間距不大於2.1m( 一層平橋的高度)。
4、斜撐
⑴設置斜撐應選用挺直的鋼管。不得採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屈折、表面明顯凹陷的鋼管。
⑵斜撐應與腳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橫桿的交點連結,不得支撐在非受力點處。斜撐與腳手架桿件的連接採用回轉扣。
5、平橋
⑴平橋支承在小橫桿上。當鋪設鋼制腳手板時,在小橫桿上縱向排列鋼管對龍,並用直角扣扣緊。對龍的間距(包括大橫桿)不大於400mm。對龍上鋪腳手板,用鉛水線與對龍扎緊。
⑵當鋪設竹、木腳手板時,(小橫桿要在縱向鋼管對龍面上, 並用直角扣扣緊,在小橫桿面上縱向排列綁扎篙竹對龍)。
6、斜橋
⑴斜橋的柱、對龍、橫桿、踏步桿等構件採用鋼管。斜橋的面板可採用鋼或竹、木腳手板。
⑵斜橋的斜度不大於"標五"(i=1:2);縱向柱距不大於2m, 橫向柱距視橋的寬度而定;直對龍間距不大於45cm,踏步間距不得大於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橫桿)均採用鋼管,間距一般為2m,柱與底托的交點用直角扣扣緊。由底托所支承的對龍、陣竹及面板的做法。
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⑴腳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橫桿要平正。
⑵各種連接扣件必須扣接牢固,防止桿件打滑。
⑶相鄰兩柱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在同一步距內。
⑷里、外、上、下相鄰的兩根大橫桿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集中在一組主柱間距之間駁接。
⑸搭設十字撐,應將一根斜桿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則扣在小橫桿的伸出部分。斜桿兩端的扣件與立桿節點的距離不大於20cm,最下面的斜桿與主柱的連接點離地面不大於50cm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網
㈧ 建築外架立桿標准距離是多少
立桿縱距(沿建築物長度方向)1.5m、1.8m。
立桿橫距(內外兩排架桿的間距)的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為:竹笆腳手板的選1.0m,木架板的選1.2m。
步距一般1.5或1.8m,建議同縱距(安全文明好驗收通過)
當然,這些尺寸可調,規范上可查表,規范選用條件外的需計算確定。
因此雙排腳手架的立桿橫距就是指的內立桿和外立桿之間的距離,內外立桿之間的距離稱為橫向距離,而連接內外立桿的水平桿稱為橫向水平桿。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是由大橫桿、小橫桿、立桿、連牆件及剪刀支撐桿件組成並用扣件節點連接起來的空間結構體系。
立桿是工程施工——腳手架工程的組成部分,如同字面意思的解讀,是立起來的桿。
(8)鋼管立柱之間的標准距離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立桿是工程施工——腳手架工程的組成部分,如同字面意思的解讀,是立起來的桿。立桿在間距,連接等方面有很多的要求。
例如:立桿必須採用對接扣件對接,不準搭接。還有,立桿的交錯排布等等。使桿間受力平均分布,增強整體穩定性。
在模架結構中,當僅對其中一根立桿進行垂直載入時:
1、由於中心立桿自身的變形和位移,對其相鄰橫桿以及相鄰立桿的變形和位移影響較大,對周圍其他桿件的影響卻很小。
2、所受荷的中心立桿以及受其影響周圍其他桿件的豎向位移均隨荷載的增加基本呈線性增加
3、在中心立桿承受豎向載入過程中,以所載入的中心立桿的頂端為中心,模架各桿件上點的豎向位移的大小呈現向周圍擴散衰減的趨勢,而且衰減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