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絲襪越往上越厚
多數的絲襪(連褲襪)有兩種厚度,即在大腿根部以上是加厚的,即臀部和襠部加厚,大腿根部以下不加厚(正常厚度),當然,一般的絲襪腳尖也是加厚的。加厚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實。
所以,准確地說,絲襪不是越往上越厚,而是以「大腿根部」為界限存在兩種厚度。
當然,絲襪(連褲襪)加厚的部位在視覺上沒有超薄的部位性感,視覺沖擊力要差一些。
所以,有一些追求性感的絲襪加厚的地方盡可能少,如腳尖透明T襠連褲襪,只有襠部和腰部各有一窄條是加厚的,像 T 一樣,腳尖部位也沒有加厚,所以叫腳尖透明T襠連褲襪。還有的絲襪完全沒有加厚的部位,只有少數幾條縫合線。
2. 無縫絲襪是干什麼用的
傳統的絲襪是都是有縫的絲襪,大部分買的絲襪也都是有縫的絲襪專。但是隨著時尚的發展,屬更多女孩的愛美之心。很多時候,女孩會穿短褲穿絲襪,但是因為短褲太短,所以造成絲襪邊(有縫絲襪)會露出來,很影響美觀,所以出現了無縫絲襪(無痕絲襪)。還有就是有些女孩喜歡穿涼鞋穿絲襪,在腳尖處會有絲襪邊(有縫絲襪),穿涼鞋很難看,所以就出現了透明腳尖絲襪。讓女孩子們穿著絲襪出席各種場合
3. 為什麼無縫絲襪都是低腰的
無縫絲襪都是低腰的的原因如下:
絲襪一般都是有點緊的,高腰的對腹部有點收緊的作用,低腰的就對腹部沒作用了
4. 如何判斷絲襪的厚度
絲襪的厚度是根據「Denier」來制定標準的,每一雙絲襪的包裝上都標注有多少"D"或多少「Denier」 絲襪
,中文:丹尼爾;簡稱:丹。 「D」或「Denier」是指纖維的纖度單位。每9000米編織該絲襪的纖維重多少克就稱多少「D」。所以,「D」數越高,也就表示纖維的相對重量較高,厚度也因此而增加。超薄的絲襪都是包芯絲或者氨綸材料的,一般薄度至超厚的絲襪材料則包括氨綸棉混紡、天鵝絨絲、絹絲棉混紡、萊卡等不同。「D」數越小,絲襪也就越薄越透。越耐穿的襪子「D」數一般都較高。一般40-60D為春秋襪,60D以上為冬裝襪。夏季絲襪一般DEN數都在20D以下,涼爽輕薄且透明度好,現在的超薄絲襪甚至達到了5D。冬季選用加厚保暖的天鵝絨絲襪,而1600D以上厚度的絲襪已經跟秋褲差不多了。如果含有萊卡材料的絲襪,其實僅僅25D就已經可以在冬天代替棉毛秋褲穿了。這也是為什麼穿絲襪要比穿秋褲好,如果把1600D的絲襪比喻為秋褲厚度的話,那麼相同的保暖度,並且具有更加優越的防濕和隔風效果的25D萊卡絲襪或者60D的天鵝絨絲襪都要比秋褲薄了很多倍,而且比秋褲更加貼身舒適和輕盈。
5. 無縫絲襪是什麼
因為絲襪屬於內衣來類,所自以可以這樣解釋:
所謂無縫絲襪(包括內衣),是指絲襪的襪筒和褲腰的腰筒是無縫的(主要指連褲襪);
反之,就是指內衣袖管和大腿褲管根據的生產工藝,都是有縫拼接的!
再具體一點:無縫絲襪就是和平時穿的襪子一樣,整圈由機器織造而成,兩側沒有經過裁剪,所以沒有縫合線(尤其是腳尖處的縫合線),而且在臀部有加織的部分,屬於立體衣型。
親明白了嗎?
6. 絲襪的最前面,也就是腳趾的地方總有一條線,穿著很不舒服,有沒有解決辦法
你穿的是叫腳尖加固型的,可以考慮換一個類型的連褲襪。
連褲襪柔軟纖細,如稍不注意碰上粗糙、尖硬的東西,就會被刮破或抽絲,形成一道難看的裂痕,所以連褲襪的保護至關重要。
女性穿著時要保持鞋子內層的平整,尤其是打過鞋掌的鞋子內,常有釘尖露出容易勾絲;對落入鞋內的石粒要及時清除;手腳指甲過長過尖和腳掌皮膚粗糙,也是造成襪子抽絲的常見原因,所以在穿襪子時要修剪好指甲。
最後對已掛破了一小點的連褲襪,可以蘸一小滴透明色指甲油在洞口處,既可以掩飾瑕疵,又可以避免繼續脫線。
7. 絲襪厚度
絲襪的厚度計量單位是「D」,D值越大,絲襪越厚,越難被扯壞。每9000米纖維重多少克就稱多少「D」。雖然是重量相關的單位,但是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纖維的粗細程度。所以絲襪厚度的主要參數就是多少D。
絲襪厚度
1D至8D的絲襪一不小心就容易撕破了,屬於超薄絲襪,特點是近乎膚色,價格便宜。10D至20D屬於薄絲襪,是市面上常見的絲襪。
20D至70D的絲襪是半透明狀態的,一些跳舞的人會選用這種厚度的絲襪。80D至150D的已經基本不透明了,適合女士春秋季節穿著。
300D到2000D為特厚保暖絲襪,適合女士冬季穿著,其材質通常為天鵝絨,1600D的天鵝絨絲襪其厚度基本上與普通棉毛褲的厚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