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搭設必須超過施工作業面多少米,有具體的規范要求沒有。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中要求一般超過1.2米。
1、落地式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5m,高度在35~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高度大於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並對專項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2、腳手架基礎平整、夯實、混凝土硬化,基礎應採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桿底部設置底座或墊板。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於200mm的木墊板。
3、落地式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宜採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緊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道邊坡的距離不小於500mm。
4、腳手架基礎應考慮周邊設有排水措施,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應高於室外自然地坪50mm,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不小於200mm×200mm的排水溝,保證腳手架基礎不積水。
5、腳手架外側自第二步起底部設180mm擋腳板,在高600mm與1200mm處各設同材質的防護欄桿一道。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則按腳手架外側防護做法。
(1)鋼管腳手架應高於作業面多少錢擴展閱讀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參考資料:腳手架搭設安全注意事項---網路
⑵ 外腳手架搭設高度要求高於樓層多少
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外排架手架應隨結構上升而加高,保持在工作面1.20m以上,隨外排架的升高在腳手架外側掛設滿鋪安全網,並拉結牢固,安全網搭接不小於100mm。
搭腳手架的要求: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
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里架子,使橫桿伸出牆外,再將斜桿撐起與挑出橫桿連接牢固,隨後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桿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
2、連牆件的設置
根據建築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並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牆件的搭設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4、腳手板鋪設
腳手板的底層應滿鋪厚木腳手板,其上各層可滿鋪薄鋼板沖壓成的穿孔輕型腳手板。
5、安全防護設施
腳手架中各層均應設置護欄和擋腳板。腳手架外側和底面用密目安全網封閉,架子與建築物要保持必要的通道。挑梁式腳手架立桿與挑梁(或縱梁)的連接。
應在挑梁(或縱梁)上焊150~200mm長鋼管,其外徑比腳手架立桿內徑小1.0~1.5mm,用扣件連接,同時在立桿下部設1~2道掃地桿,以確保架子的穩定。
6、懸挑梁與牆體結構的連接
應預先埋設鐵件或者留好孔洞,保證連接可靠,不得隨便打鑿孔洞,破壞牆體。
7、斜拉桿(繩)
斜拉桿(繩)應裝有收緊裝置,以使拉桿收緊後能承擔荷載。
8、鋼支架
鋼支架焊接應該保證焊縫高度,質量符合要求。
(2)鋼管腳手架應高於作業面多少錢擴展閱讀:
腳手架搭設方法:
1、普通懸挑架
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牆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築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牆距離,並做好標記;用鋼捲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並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牆件可靠拉接後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牆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後立內排。其餘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
2、主桿基礎
本工程腳手架地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後夯實,採用強度等級不低於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於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
3、立桿間距
(1)腳手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5m,步距1.8m;連牆桿間距豎直3.6m,水平4.5m(即二步三跨):里立桿距建築物0.3m。
(2)腳手架的底部立桿採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鋼管立桿的對接接頭交錯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錯開500mm以上,且要求相鄰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
(3)立桿應設置墊木,並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於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
(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於架高的1/400。
4、橫桿設置
(1)大橫桿在腳手架高度方向的間距1.8m,以便立網掛設,大橫桿置於立桿裡面,每側外伸長度為150mm。
(2)外架子按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兩端固定在立桿,以形成空間結構整體受力。
5、剪刀撐
腳手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大於15m。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於1m,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6、鋪設要求
(1)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木板:板寬為200mm,里外立桿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
(2)滿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牆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腳手片須用18鉛絲雙股並聯綁扎,不少於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現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7、防護欄桿
(1)腳手架外側使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且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
(2)選用18鉛絲張掛安全網,要求嚴密、平整。
(3)腳手架外側必須設1.2m高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頂排防護欄桿不少於2道,高度分別為0.9m和1.3m。
(4)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如遇大開間門窗洞等),在腳手架內側設1.2m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
8、連牆件
(1)腳手架與建築物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設一拉結點。樓層高度超過4m,則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樓層高度超過6m時,則按水平方向每6m設置一道斜拉鋼絲繩。
(2)拉結點在轉角范圍內和頂部處加密,即在轉角l米以內范圍按垂直方向每3.6米設一拉結點。
(3)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且盡量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接點處。
(4)外牆裝飾階段拉結點,也須滿足上述要求,確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結點時,必須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
9、架體內封閉
(1)腳手架的架體里立桿距牆體凈距為200mm,如因結構設計的限制大於200mm的必須鋪設站人片,站人片設置平整牢固。
(2)腳手架施工層里立桿與建築物之間應採用腳手片或木板進行封閉。
(3)施工層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網或其他措施進行封閉。
支承結構型鋼的縱向間距與上部腳手架立桿的縱向間距相同,立桿直接支承在懸挑的支承結構上。上部腳手架立桿與支承結構應有可靠的定位連接措施,以確保上部架體的穩定。通常採用在挑梁或縱向鋼粱上焊接150-200mm、外徑φ40mm的鋼管,立桿套座其外,並同時在立桿下部設置掃地桿。
⑶ 外架應高出作業層多少米
外腳手手架搭設應高出作業層隔1根豎桿1.5米,隔1根3米,要讓它位置錯開,1.5米那根好插接頭扣件,那根3米在上一步又好插接頭扣件。
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外排架手架應隨結構的上升而上升,並保持在工作面上方1.20米處,隨著外排架的上升,在腳手架外側掛設安全網,結結牢固,安全網搭接不小於100毫米。
要求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控制使用荷載,且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先搭好架子,使桿件伸出牆外,然後斜撐與挑桿連接牢固,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設腳手架,四周設置欄桿和腳架,下方設置安全網,確保安全。
2、根據建築物軸線尺寸,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牆體連接件。垂直方向每隔3~4米設置一個,各點錯開,形成梅花狀排列。牆體部分的搭設方法與落地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4、腳手架腳手板的底層應覆蓋厚木腳手架,其上每層可覆蓋印有薄鋼板的穿孔輕型腳手架。
5、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在每層均應設置護欄和腳架。腳手架外側和底部用密目安全網封閉,架子和建築物要保持必要的通道。懸挑腳手架立桿與懸臂梁(或縱梁)的連接。
懸臂梁(或縱梁)上應焊接150~200mm長的鋼管,其外徑比腳手架立柱內徑小1.0~1.5mm,應採用扣件連接。同時,立柱下部應設置1~2根掃地桿,以保證貨架的穩定性。
⑷ 腳手架需要高於工作面多少才符合安全規范
腳手架應高於工作面1.2m才符合安全規范。
一、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_130-2011規定:腳手架應高於工作面1.2m。
二、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以上二步。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牆件二步時,應採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上一層連牆件搭設完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1) 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
(2) 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
(3) 擋腳板高度不應小於180mm;
(4) 中欄桿應居中設。
拓展資料
腳手架設備在施工中使用時所形成的高處作業,其安全問題,都是各工程或設備的安全技術部門各自作出規定加以處理。
對操作人員而言,當人員墜落時,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標准所稱墜落高度基準面,是指通過最低的墜落著落點的水平面。而所謂最低的墜落著落點,則是指當在該作業位置上墜落時,有可能墜落到的最低之處。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墜落高度。因此,高處作業高度的衡量,以從各作業位置到相應的墜落基準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為准。
⑸ 房屋建築中外架高於作業面指什麼
外架高於作業面是指,在進行房屋建築施工過程中,建築施工必須與外腳手架同步進行,且外架必須高於施工作業層,現在的規定是1.5m。
⑹ 腳手架需要高於工作面多少才符合安全規范
問:腳手架需要高於工作面多少才符合安全規范?
答:《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_130-2011規定:腳手架應高於工作面1.2m,
1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以上二步。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牆件二步時,應採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上一層連牆件搭設完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2
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圖7.3.11);
(1)
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
(2)
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
(3)
擋腳板高度不應小於180mm;
(4)
中欄桿應居中設。
3
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牆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⑺ 腳手架應高於樓層或作業層多少請說明依據,謝謝
3米,因為人身高一般在1.75以上,加上作業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