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銹鋼管件計算
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和鉻錳氮不銹鋼等等,因為成分不同,它們的密度也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種材質,才會因各組成部分的不同而不同。按國家標准規定的含量,根據日常的積累,華推算的各不銹鋼的近似的密度(g/cm3)分別為: 材料 201,202,301, 302, 304, 304L, 305,321密度7.937.937.937.937.937.937.937.93 材料309S310S316316L347 405410420409 430434 密度7.987.987.987.987.987.757.757.757.707.707.70以上是幾種比較常用的不銹鋼密度,數據也不一定完全准確,只能供參考.
如果你只是大概地計算,可以按一般鋼鐵密度,取7.85g/cm3來進行計算,相差不會很大(不過,316的話,材料價格太貴了,粗略預算出入就會很大)。 國標材料,我們可以用相對理論數據來計算重量,計算公式是
重量(kg)=厚度(mm)*寬度(m)*長度(m)*密度值(g/cm3)
算件數:500KG/(3.14x0.032x0.032-3.14x0.015x0.015)x0.022x7.85=1153.987個大約1154個左右 單價就看你買的是什麼材料了:202、430、304.。。。。。。
2. 不銹鋼管的計算公式
常用:材質201/304/304L/(直徑 - 壁厚)x壁厚x0.02491x長度=重量(kg)
材質316/316L(直徑 - 壁厚)x壁厚x0.02513x長度=重量(kg)
單位:kg/m
硫酸設備應用
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產量常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標志。用於生產酸的設備和盛放酸的儲罐、容器等通常選擇耐酸不銹鋼管。硫酸雖然是一種含氧酸,但稀硫酸和中等濃度的硫酸的氧化性較弱,因而它們屬於還原性酸。而濃硫酸、特別是熱濃硫酸則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因此屬於氧化性酸。由於硫酸的此種特性,在選用耐硫酸不銹鋼管時,隨硫酸濃度、溫度的不同,所選牌號不同。
稀硫酸、中等濃度硫酸是還原性算,可選擇316不銹鋼管、316L不銹鋼管、316Ti不銹鋼管等含鉬在2%~3%的不銹鋼管。不含鉬的不銹鋼管18-8型Cr-N奧氏體不銹鋼,由於不耐稀硫酸、中等濃度硫酸腐蝕,所以不能用於有硫酸腐蝕的情況。當高鉬含量(Mo≥4%)時,該不銹鋼管耐腐蝕性將會進一步提高。鋼中含鉬、銅、硅(3%~4%)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以及雙相不銹鋼管的耐硫酸性能更佳。
在濃度為90%~98%的高溫濃硫酸中,按使用溫度和濃度,選用硅約6%的不銹鋼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如022Cr17Ni17Si6、022Cr18Ni20Si6MoCu。
在製造酸洗、合成橡膠、人造絲浸槽與硫酸接觸的設備上,可選06Cr18Ni18Mo2Cu2Ti不銹鋼管。在製造耐硫酸腐蝕的管道、泵、閥、塔和容器等設備及構件時,可選用06Cr12Ni25Mo3Cu3Si2N不銹鋼管。
3. 供貨周期什麼意思
就是你的開品研發、開發階段多少天加上量產的時間就是你的供貨時間
4. 什麼是供貨周期
供貨周期就是一般下一個訂單到交貨的期限。
5. 不銹鋼管是怎麼計算的
1樓亂扯抄,2嘍對的 (外徑-壁厚)x壁厚x0.02491x長度=重量(kg),單位為mm 你100mm(壁厚3mm) (100-3)*3*0.02491=7.25kg 7.25kg是一米的重量 回答完畢,專業生.產不銹鋼管廠家 詳細交流看我個人資料
6. 如何計算商品的進貨周期
進貨周期看你資金周轉能力以及你理貨能力出售能力了。當然周期越短,流動資金要求越小,銷售越快
7. 供貨周期與供貨期的其別
供貨周期就是你的開品研發、開發階段多少天加上量產的時間就是你的供貨時間。版供貨期就是供給品的期許可權。周期是協議供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周期不宜過長。如果協議供貨項目的合同有效時間過長,可能造成某些項目的中標供應商在獲得協議供貨合同後,形成市場壟斷。這一方面會對其他供應商產生「擠出效應」,使其失去參與政府采購市場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會因缺乏市場競爭力而降低質量,應該享受的服務卻享受不到,給采購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周期又不能過短。協議供貨采購前的單位需求情況調查、產品市場調查及招標工作比較繁雜,成本較高,確定一個相對固定的協議供貨周期,既可節約一定的人力、財力,又能增加供應商投資硬體和軟體建設的積極性,讓其有足夠的時間來改進服務、兌現承諾,並能增強供貨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8. 供貨周期的含義
這一般是指各企業之間的一種商品交易,是雙方達成的一個供貨日期,比如:甲方向乙方供貨是一周或一月一次這一周或一月就是一供貨周期。
9. 如何計算商品的進貨周期
1.經驗定量法:
購周期=進貨在途天數+平均儲存天數+銷售准備內天數+機動保險天數
某經營周期平均采購容天數=∑(該產品每次采購量×每次進貨間隔天數)/該期內采購總量
2.采購點法:
即當商品庫存下降到某一限定點時,就即時采購的方法
當供貨和銷貨較為穩定時:采購點=平均日銷量×平均采購間隔天數
當供貨和銷貨不穩定時:采購點=(平均日銷量×平均采購間隔天數)±安全儲存量。(供小於求相加,供大於求相減)。